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自從人類社會有了勞動分工、市場和交易,零售就隨之誕生。無論時代怎麼變化,零售的本質仍然不過是人-貨-場三者關係的重新調配。

在《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觸達消費者?》中,小編為您著重剖析了新零售時代的消費者,以及如何應對新生代消費者的電商措施。

而在《破局新零售,品牌方需要什麼商品策略?》,小編為您解答了品牌面對當下的消費者如何制定商品策略才能使電商業務更有銷售力?

以上兩期推送完成了對“新零售時代的人”和“新零售時代的貨”的解讀,這一期,“新零售時代的場”又有哪些趨勢需要雄心勃勃的品牌們捕捉呢?隨小編一起揭秘新零售還有哪些腦洞沒有完全大開吧!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新零售=線上+線下+物流

很多人願意把“新零售”理解為“線上+線下+物流”,的確,新零售的能量需要在打通線上與線下的壁壘後得以釋放,為消費者構建無縫的購物體驗的能力和場景,以期在當下相對緊縮的零售環境逆襲。

因而,品牌商需要對自己線上、線下渠道的定位在心裡有一杆秤。品牌在亞馬遜、天貓、京東等電商平臺設立的店鋪其作用在於利用平臺流量拉新,打造爆款產品;品牌官方的商城、微信商城其作用在於粉絲沉澱,圈住粉絲,做精細化管理,多終端互動,不被平臺綁架;而品牌的線下實體店其作用在於構建線下數字化的銷售場景,填補線下數據盲點,覆蓋線上解決不了的場景。

線上:多渠道電商圖景

國際服裝零售品牌Ralph Lauren(拉夫·勞倫),在2017年4月,其美國曼哈頓第五大道旗艦店無奈關張。拉夫·勞倫推出“Way Forward”戰略,在對線下實體店瘦身的同時,積極在線上尋求出路,聚焦於品牌自有網站、批發網站以及亞馬遜等電商平臺,運用雲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打造多渠道的電商圖景。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Ralph Lauren 中文官網

品牌們之所以需要建立建立多渠道的電商平臺,原因很簡單,因為您的消費者已經分佈到了不同的渠道,不管是PC端、移動端、微信商城還是其他社交電商平臺,都需要品牌方把開啟隱身模式的消費者找出來,做全方位的線上佈局。

線下:數字化+智能化

生鮮超市可以說是跑到了線上與線下融合的第一線。在中國,阿里孵化新業態超市盒馬鮮生,京東搭乘商超巨頭沃爾瑪和永輝,騰訊領投兩輪每日優鮮。

消費者可以基於定位,通過手機app、微信商城等平臺買到自己附近的生鮮產品,下單後門店自提或送貨上門。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生鮮電商app

這種social + local + mobile的模式貌似是最為容易理解,也是很多線下店融合線上範例式的詮釋。

在線下門店數字化的進程中,目前更為有趣的嘗試或許就是加入無人售賣的智能設備元素了。

案例一:無人色彩販賣機

上個月底,美妝品牌瑪麗黛佳推出“無人色彩販賣機”,嘗試終端升級的同時創下了3天售出1600支口紅的記錄。

瑪麗黛佳“無人色彩販賣機”吸引了眾多年輕的消費者,經濟實惠的口紅中樣、先體驗後再購買的模式很容易被消費者接受。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無人色彩販賣機

通過線下軟硬件數據接口的打通,“無人色彩販賣機”實現了品牌線上線下會員系統的完整對接:消費者先掃碼關注線上店鋪,後線下購買實現O2O渠道整合。通過接入LBS,品牌實現對會員進行持續運營,這也意味著當這一模式複製開來,品牌能夠一改傳統的會員運營和管理方式,實現對精準用戶的實時觸達。

案例二:優衣庫“智能買手”大屏

優衣庫將門店升級分為四個階段:1、人貨打通;2、無現金支付;3、佈局新零售,打通線上線下庫存,線上下單門店自提;4、推出門店智能買手大屏,個性化定製,沉澱顧客數據。

2017年7月,優衣庫已在國內100家門店引入與消費者互動的“智能買手”大屏,自此完成從交易、服務、物流到互動的閉環。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智能買手”內置感應系統,可在5米範圍內主動問候顧客,邀請消費者體驗互動屏幕。互動屏幕包括“選新品”、“優惠買”、“時尚穿”、“互動玩”四個板塊,顧客可以針對自己感興趣的方面選擇互動,獲取想要的信息。

“智慧買手”收集顧客每天點擊關注的內容,保留互動資料,直接觸達消費者需求。之後,這些互動數據還會反饋給後臺,沉澱為豐富的客戶資源庫。線上和門店消費者的購物反饋,可以第一時間傳達至設計團隊作為參考。

在測試100家門店後,消費者體驗的互動率比以往廣告、手機端的互動率提高4-5倍,成交轉化率提高15%以上。

如果說無人售賣設備賦予了消費者自主選擇和互動的權力,那麼無人超市/無人便利店的概念或許更為大膽、更有想象力、更指向未來。

案例一:亞馬遜無人便利店——Amazon Go

Amazon Go的購物邏輯是:消費者進入店內打開“Amazon Go”的App,掃描二維碼進入“Amazon Go”商店購物,就可以在貨架選購,亞馬遜應用的新技術“會自動甄別出商品是被拿走還是被放回,並將信息傳到消費者的虛擬購物車中”,最終在APP上完成商品結算。消費者離開商店之後,系統會自動發送一張電子小票,包括購買商品的價格和信息。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案例二:阿里無人零售店——淘咖啡

進入“淘咖啡”需要用戶打開手機淘寶掃描二維碼獲得准入碼,在店內,用戶購買咖啡後由點餐區的後臺操作系統自動從支付寶扣款,而在最終離店時,會再經過一道“支付門”,在通過“支付門”的幾秒時間內,用戶會完成所有所購商品的扣款。整個支付過程無需人工。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有人說之所以提出“新零售”的概念,有一個原因是傳統零售呈現出“兩高一低”的特徵,也就是房租和人工成本的提高以及毛利的降低。從技術上解決這一痛點的方法,可能還真的指望零售的數字化和智能化。

如此,“新零售時代的場”必定會給未來零售帶來更多的想象力,品牌們真的是時候了,破局零售,電商與店商的結合,實體空間與虛擬空間的連接,線上與線下的融通,一切需要從品牌方重新定位“人-貨-場”的關係開始。

破局新零售,品牌方如何搞定銷售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