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普托大橋項目為莫桑比克培養大量產業工人

新華社馬普托3月28日電(記者聶祖國)說起這幾年最難忘的事,28歲的莫桑比克小夥贊達梅拉自豪地將三個榮譽證書拿給記者看。自2016年加入馬普托大橋項目施工團隊,贊達梅拉已連續三年獲得項目承建方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頒發的最佳本土員工獎。

贊達梅拉將自己的優異表現歸功於焊工師傅的言傳身教,“我的中國師傅很淳樸,他總是跟我們一起幹活,不分彼此。他教我遇事動腦筋,快速解決問題。”

馬普托大橋及連接線項目從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市向南連接南非邊境口岸以及莫旅遊勝地“黃金角”,包括一座跨海灣懸索橋和數條幹線公路。其中,橫跨馬普托灣的馬普托大橋全長超過3公里,主跨680米,成為非洲第一大懸索橋。該橋極大便利了馬普托灣兩岸交通,成為莫縱貫南北、連接南非的交通主幹道的重要組成部分。

马普托大桥项目为莫桑比克培养大量产业工人

圖為2018年5月10日航拍的中國援建的莫桑比克馬普托跨海大橋。(新華社記者王騰攝)

大橋建設的工種包括前場施工人員、修理工、電工、鑽機工、鋼筋工、模板工、焊工、油漆工等。在馬普托大橋建設的高峰時期,有超過200名中國工人帶領當地工人施工,像贊達梅拉這樣的當地工人超過3700人。贊達梅拉就是在大橋項目中學會了焊接技術。

“我幾乎是從零開始。起初,師傅老是說我,你這個不對,不能這麼幹。後來,不用中國師傅帶著,我和工友們也可以獨立完成工作任務了。”贊達梅拉開心地說。

利用為大橋項目工作的收入,贊達梅拉擴建了自家房子,在供女兒上學讀書之餘,還給她報了額外的興趣課。現在仍在大橋從事維護工作的贊達梅拉說:“我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喜歡通過別人幫助和自己努力學到一門技術的感覺。”

對於51歲的尼亞卡而言,大橋不僅改善了他的日常生活,更讓他成了項目上的“多面手”。

马普托大桥项目为莫桑比克培养大量产业工人

圖為2018年5月8日在莫桑比克馬普托航拍的馬普托跨海大橋。(新華社發)

尼亞卡家住馬普托灣南岸一個小鎮,曾在離馬普托市區20公里以外的一個水泥廠上班,那時沒有大橋,每天只能搭乘輪渡上下班。

尼亞卡在大橋前期施工階段就加入了項目團隊,後來又學會駕駛操作各種機車,現在已能獨立帶領一個施工團隊。

據馬普托大橋項目部工程師陳豪舉介紹,隨著工程進展和工序轉化,同一個工人往往會從事不同的工種,尼亞卡就是從最初階段一步步歷練出來的。

對尼亞卡而言,參與修建馬普托大橋最難忘的經歷,莫過於見證大橋最初在水面以下施工。“我之前從沒見過大橋的橋墩在水下是如何打下基礎的,真是大開眼界。”

說起學習操作機車的挑戰,尼亞卡說,有些機器操作起來要格外小心,否則會造成安全事故。“我上夜班時總是很小心,專注於工作就不覺得疲倦了。”

未來,尼亞卡還想辦一所教授各種機車操作方法的學校,把自己學會的本領傳授給更多同胞。

马普托大桥项目为莫桑比克培养大量产业工人

圖為2018年11月11日,在莫桑比克首都馬普托,當地民眾在馬普托大橋及連接線項目通車儀式現場表演傳統歌舞慶祝。(新華社記者聶祖國攝)

31歲的電工馬托拉在為大橋項目工作之前,曾在政府開辦的公共工程培訓中心學習了6個月的電工基礎知識。“我剛剛加入項目時只有一點點電工的基礎,現在如果讓我負責一個項目的電力安裝,我相信我可以做到。”他說。

在大橋項目竣工後,馬托拉拿到了馬普托大橋工作認證書,他相信憑藉這幾年學到的本領,又有認證書加持,他可以另謀一份不錯的職業。

2018年11月,在馬普托大橋及連接線項目通車儀式上,中國駐莫桑比克大使蘇健在致辭中說,大橋項目累計為當地培養各類技術工人5000餘人,成為莫培養本土產業工人的大學校。

馬普托大橋竣工後,贊達梅拉再也沒有見過他的師傅,但日益嫻熟的焊接技術把他和他的中國師傅一直聯繫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