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这似乎是一个永恒定律:一场时装秀展出的服装和配饰,不到秀真正开始那一刻,是不可能被提前完成的。当我走进时装品牌 XU ZHI 位于上海市中心的工作室时,几乎全部工作人员、实习生和帮手们都在全力赶制着为了即将发生的上海时装周走秀准备的配件—— 用水钻细链拼接制成,闪闪发光的小巧手袋和长长项链,以及一顶顶有着宽檐边的高顶绒帽 —— 此时距离时装秀开始刚好 24 小时。

大概一个多月前,XU ZHI 2019 年秋冬系列最早在伦敦时装周期间率先发布,这意味着大部分的服装其实早已制成。但为了上海的展示,品牌创始人兼设计师陈序之(Xuzhi Chen)依旧加了不少新设计,其中包括几件用裁成宽度相同的色丁布条缝制而成的连衣裙。工作人员正在小心地给每一根布条边缘压烫上施华洛世奇水晶贴片(陈序之是连续四季受到施华洛世奇水晶赞助的设计师),来为裙装在动态时增加更多闪亮细节。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从左至右:XU ZHI 工作室里,一个女生正在测试着刚刚完工的帽子是否佩戴舒适;用水钻细链制成的项链正静静挂在人台上,等待着与之配合的造型

XU ZHI 也是少数每一季坚持着做两场展示的独立设计师品牌,通常是伦敦时装周期间一场静态展示,加上上海时装周期间更多样的形式。在这之前,陈序之曾与上海外滩 W 酒店合作了主题为「夜上海」的时装秀,举办过展览,做过特别短片放映活动等。「上海是可以允许设计师用更活泼多样的形式来展示自己作品的地方。」他这样讲到。而坚持两地一同展示也与品牌的定位有关:陈序之平日居住在英国伦敦,品牌也是在那边创办,但 XU ZHI 在国内市场的受欢迎程度使得他必须要专门为国内的媒体、买手和客人们策划新的企划,吸引更多的曝光,或答谢大家的支持。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在 XU ZHI 的世界里,整理服装上的编绳和流苏是一项常见的工作

陈序之不在工作室内。尽管一百多平方米的工作室面积算是宽敞,但也早已被各种面辅料、样衣、胚布、库存等占得满满当当。为了方便,设计师这一次特别在工作室対街租了间空房子,来方便自己和造型师挑选模特,以及为每个走秀的男生女生搭配最合适的造型。在这里,选角导演手指飞快地不停地在手机上与各个经纪人们沟通着,后者依据她的安排依次带着自家的模特们登门试装。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设计师陈序之为一名男模整理着造型,通常每位模特要尝试三、四个造型才能确定自己要演绎的装扮

一场时装秀的举办是团队合作的结果。此次,陈序之选择了一直以来熟悉的伙伴们来参与到品牌新秀的准备中。造型师 Klaire Chen 是个可爱且行事果断的女生,早前曾为 XU ZHI 在设计师扶持平台 LABELHOOD 上做小型展示,以及品牌受 Giorgio Armani 邀请,在米兰时装周期间走秀等做过造型,是非常能理解品牌目标女性独有特质的人。在Chen看来,模特的着装要与样貌搭配,而身材比例和面容如何更是关键(「头一定要小!」)。当然,也不是说模特们都是越高越好。一个来面试的外国女生显然是比同行们要矮一些,但 Chen 喜欢模特的眼神,还是留住了她:「这样子拍出照片会很吸引人。」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时装秀的模特囊括了不同肤色的男生和女生

时装秀的导演肖耀辉也是陈序之的好友,并是常与 XU ZHI 合作短片拍摄等项目的人。而负责秀场设计和搭建的夫妻档甚至就住在 XU ZHI 工作室楼下,每次在电梯间遇到时都会盛情邀约大家来家里喝酒聚餐。这篇专题委任的摄影师任海华早前为 XU ZHI 的短片拍摄过剧照。就连我本人,也曾全职在 XU ZHI 工作过一段时间。

在临时租用的空房子里,一位工作人员问我可不可以帮忙一起整理外套上的流苏 —— 这在 XU ZHI 的世界里是一项常见的工作。从 2014 年创办以来,XU ZHI 便是因其特别的面料处理而受到大家的关注和好评。这是一种并不算是复杂,但的确耗时耗力的设计手法:简单来说,精选的丝线按数量分成无数缕,每三缕编成一条细细的编绳;这些编绳再被逐一车在底布上固定住,因此就构成了大面积有着规律感的新面料肌理表面。随着品牌设计语言的不断发展,编绳尾端也逐渐演变出了流苏细节,也就是说,工作人员拜托我做的,是把编绳重新解开散成丝线,再用蒸汽机烫得舒展平整。这是一项只能手工完成,没办法用机械代替的工作,但效果回报的确是值得的:在 XU ZHI 的时装秀上, 模特身上的流苏舞动成为了十分标志性的景象,也是观众们争相用手机镜头捕捉的画面。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短租公寓的过道成为了模特们试镜台步的舞台

两年前,在受邀为《T》中文版撰写的独白中,陈序之这样描述着时装设计对于自己的意义:「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无论是设计服装,还是任何其余类别产品,能够让自己的作品是一种人生体悟和感情宣泄,哪怕是没有交代背景故事,受众在接触时都能察觉到一种隐晦的暗语和平静背后的起伏。对我而言,这才是优秀设计的定义。它应该永远是为了人而创作的。而只有随时捕捉到人们各样的微妙情绪,你才能够深刻地理解和体会每个人最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我能用自己的设计给予他们什么。」

这样的文艺腔调帮助 XU ZHI 树立了浪漫诗意的形象。而对于新一季,且不管设计师是否有留意到人们的日常着装需求,他至少是捕捉到了潜在男性顾客的需求渴望,第一次正式设计了男装。「这其实也有我的私心,」陈序之早前这样跟我透露着,「给女生做衣服这么久,我也想可以多给自己设计一些衣服。」当然,赖以成名的女装也一样漂亮:新系列中有着大量毛绒仿皮草大衣外套,和简单好穿的编绳连身裙(裙摆是一圈流苏)。在一整天模特进进出出后,设计师和造型师也终于确定下了二十余位有着不同肤色的男女模特,以及每个人被分配到的造型。此时已经接近凌晨,在工作室进行着的配件加工也已收工,所有的服装、配饰、鞋履、工具等装满了近十个行李箱,等待着一早被运到时装秀主场地。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对于模特们来说,等待时装秀开场是自己的休闲时光,在后台我们捕捉到了一位女模沉浸在阅读中的样子

这是 XU ZHI 首次在上海时装周官方主场地 —— 新天地太平湖公园 —— 举办时装秀。这是一个规整正常的空间,大多时候迎接的是较为成熟的商业品牌,不太会是独立设计师们希望用创意展示手段脱颖而出会选择的场地。但这倒也能让人们窥视到 XU ZHI 的未来发展方向,即设计师似乎是下定决心要拓宽品牌的受众市场,获得更多商业上的成绩

。与早前设计相比,新系列中被大大提高的实用性,也在反映着这些。而为了鼓励年轻品牌这般的成长,时装周组委会这一次也是特别把 XU ZHI 的展示安排在了新一季开场档位。

在太平湖公园秀场,常出现并不一定了解时尚行业,但持票入场的普罗大众(秀场外的黄牛党通常可以把时装秀请柬炒到数百块一张的地步)。对公众来说,时装秀更多是场娱乐,而非行业运作的必要环节。下午一点时,观众开始进场,结果坐在我身边的是位有些懵懂的大叔。「请问这里可以拍照么?」是他询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显然他对品牌也并不了解。「这说明设计师很厉害?」在听了更多解释介绍后,他补充问道。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XU ZHI 2019 秋冬系列。滑动查看更多

XU ZHI 是大家的宠儿。他的秀上不缺来捧场的媒体、时尚博主等业内人士。并且就像天助一样,下午时场外下起了雨,而这也确实和时装秀背景音乐中,陈序之挑选的水滴落地声效彼此呼应。真正的时装秀仅有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朋友们蜂拥着冲到后台来当面祝贺设计师新系列成功发布;模特们也逐一上前拥抱陈序之,感谢他给了自己工作的机会。

我还在想着早前那位不断提问的大叔,好奇他对于整场秀的观感。或许他对于这个行业了解不深,但却是品牌渴望面向的大众中间一份子。这是几乎所有独立时装设计师品牌都在面临的问题:小众规模自然可以玩些概念和出位手段,但若是想要把事业带到新高度,就不得不重新思考对外发声,与公众交流的新方式。

当然,对于 XU ZHI 而言,一场规规矩矩的时装秀不代表自己收紧了创意表达。另一个品牌正在进行着的项目是一部纪录片的拍摄,通过聚焦与设计师相关人士们的寻常生活,来探讨性别、身份认同等多个议题。

一场时装秀开始前的 24 小时

摄影:任海华

编排:Antoine Yang

Copyright © 2019 T Magazine. All Rights Reserv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