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常香玉是著名的豫劇藝術大師。9歲學戲,81歲溘然長逝。從藝整整72年,她飽嘗了舊社會民間藝人的辛酸,也有幸在解放後尤其是改革開放後將豫劇藝術發揚光大。正因為如此,她的一生始終對黨、對祖國和人民都無限忠誠。至今,當人們提及常香玉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會記得她曾經為朝鮮戰爭捐贈的那架飛機——“常香玉”號。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賣車賣首飾立志捐獻飛機

1950年,朝鮮戰爭的烏雲覆蓋了整個中華大地的上空,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向全國人民發出了為志願軍捐獻飛機、大炮和坦克的號召。常香玉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就和丈夫商量,想通過劇社的義演,為志願軍捐獻一架飛機,這一想法立即得到丈夫的支持。

於是,她一方面向政府遞交了一份報告,另一方面在自己的劇社中做思想工作,準備做全國的巡迴義演。然而這一過程卻是異常艱辛與痛苦的。為了籌集費用,常香玉將劇社唯一的交通工具大卡車了。此外,她還賣掉了自己所有的嫁核和首飾。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持續壓軸演出,拒絕打退堂鼓

1951年月,香玉劇社開始了全國巡迴義演,每一場演出都要持續三個小時,壓軸戲通常都是常香玉的《紅娘》《白蛇傳》《花木蘭》,雖然義演很成功,場場爆滿,但募捐來的錢仍離購買一架飛機差得很遠。

按照當時的舊幣計算,購買一架飛機大概需要15億之多,相當於後來的人民幣15萬元。如按照這樣計算,全團至少要演出200場,才能掙到這麼多的錢。於是有的人開始打退,勸說常香玉放棄捐贈飛機,而改為捐贈坦克,但被常香玉堅決地回絕了。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勞累過度舞臺暈倒,消息傳開各界感動

她說“我們向政府寫了報告,做了保證,見難而退就是逃兵,怎麼向政府交代?怎麼向全國人民交代?”連續的義演使常香玉的身體開始承受不住了。在武漢的義演過程中,由於過度勞累,加上氣候的差異,常香玉突然發起了高燒,咽喉發炎,嗓子嘶啞,即便如此,她還要堅持演出,最終昏倒在舞臺上。

常香玉昏倒事件立刻傳開了,各界名流及普通百姓都紛紛送來藥物和慰問品來探望常香玉。1951年12月,常香玉和劇社到達廣州,受到社會各界的熱烈歡迎。其中有位60多歲的老太太,走了幾十里路給劇社送來了雞蛋。還有社會各界人土和學生們紛紛前來幫助募捐,這些都讓常香玉備受感動。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南洋華僑捐獻手錶,拍賣不成籌款千萬

在廣州中山紀念堂演出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感人的事。一位從南洋來的華僑跑到後臺見到常香玉,激動地和她握手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我們在國外的華僑也揚眉吐氣了!這次我回國,看到全國上下萬眾一心,真叫人高興!可惜我帶的錢花完了,我身上珍貴的東西,就剩下這塊金錶了,我捐給你們!”

說著,便把自己的表遞給了常香玉。常香玉非常感動,立即叫人拿著這塊表到舞臺上進行拍賣。這塊表立即被一位觀眾以60萬舊幣的價錢買下。但這位觀眾又將表捐獻給常香玉,並說道:“我買這隻表,不是要這隻表,我再把它捐贈給你們!”隨後這隻表被買了捐,捐了買,最終共募集了1000多萬舊幣。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歷經半年籌款成功,受到主席接見

從1951年8月到1952年2月,在這半年的時間裡,常香玉帶領劇社輾轉開封、鄭州、武漢、廣州和長沙等地進行義演。去過11個省,大約進行了180多場演出。時任中國人民抗美援朝總會會長的郭沫若深受感動,親自為這架飛機題了字。常香玉捐贈飛機事件一時引起了巨大的轟動,震動了中南海。毛澤東曾對他身邊的工作人員說:“常香玉是唱豫劇的,不僅戲演得好,還義演為朝鮮戰場捐獻飛機,我見見她。”

1952年4月,常香玉帶領她的劇社走進了中南海懷仁堂。演出結束後,毛澤東親切地同她握手說“你這個香玉了不起嘛!我該向你學習。”如今,“常香玉號”飛機早已光榮退役,就陳列在北京中國航空博物館的展廳裡,提醒人們時刻記住那段刻骨銘心的歲月。正是因為有無數像常香玉一樣愛國的中國人,抗美援朝戰爭才能取得最後的勝利。

常香玉義演籌款捐獻飛機,郭沫若親筆題詞“常香玉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