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戲班裡豫劇行話知多少(一)

豫劇行話知多少(一)

舊時戲班裡規矩多,諺語、順口溜、行話也比較多,小編整理一部分與大家交流學習。

口正

豫劇行話。演唱地道,合乎規範。

馬後

豫劇行話,通用於河南戲曲界。意為放慢演出速度,拖延演出時間。

老戲班裡豫劇行話知多少(一)

豫劇名家 張桂花

馬場

豫劇行話。壓縮或減少場次。

馬前

豫劇行話,通用於河南戲曲界。意為加快演出速度,舊戲行甚至允許抹詞、略場。

門坎

豫劇行話。拜師時必要和必經的程序、手續。

老戲班裡豫劇行話知多少(一)

豫劇名家、著名戲曲導演謝巧官

門裡出身

豫劇行話,民間俗語。指上輩人也是幹這一行的,或稱“梨園世家”。

三小戲

豫劇行話。指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主要角色的反映民間生活的劇目。

三開鑼

亦稱“三開臺”、“三開箱”。豫劇行話,通用於河南戲曲界。意為早、午、晚一天演三場戲。

三官爺

豫劇行話。指化妝桌上敬的神。

萬應腔

1981年首見於馬紫晨著文用於對常香玉唱法的評價,之後通過一些人的講學,這一提法漸為豫劇界所廣為接受。其含義是指真假嗓渾然一體,上拔下抑任意轉換,毫無滯澀之痕跡。

老戲班裡豫劇行話知多少(一)

豫劇名家 吳碧波

小三門兒戲

豫劇行話。指以小生、小旦、小丑為中心的戲目。

風攪雪

豫劇行話。有三種含義:①“對戲”時為了戰勝彼方,採取兩個劇碼輪換演出;②亦指同一演員輪換串演兩個不同行當;③又指兩個劇種同臺演出。

毛賁

豫劇行話,通用於江湖界。指大徒弟。

內十處外八處

豫劇行話。內十處指祥符、杞縣、陳留、通許、中牟、儀封、蘭封、尉氏、封丘、原武等10縣,是河南梆子“祥符調”形成的中心。外八處則有爭議,多數人認為是指睢縣、寧陵、商丘、柘城、鹿邑、太康、虞城、夏邑等8縣,也即“豫東調”的勢力範圍;也有人認為是指長垣、考城、延津、陽武、洧川、長葛、新鄭、鄢陵等8縣,或加扶溝,減長垣。總之這些縣份全屬豫苑戲鄉。

水詞

豫劇行話,通用於河南戲曲界。指即興創編、隨處可用的唱詞,通暢如水,但概念性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