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利雙收不好嗎?陳羽凡:名利的富有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人生是一襲華麗的袍子,而裡面卻爬滿了蝨子——張愛玲

一位經常出席在各大場合的社會名流耀眼璀璨,在追光燈和大牌的映襯下他塑造著一位成功人士的形象,照耀在他身上的光環也總是讓無數人心生羨慕。然而,他光彩的背後卻總是縈繞著常人難以觸及的酸楚與無助。

婚姻不幸,家庭不和的他就如同一座孤島。下班後坐在駕駛室的他不知道要將車開往哪裡,他經常在暴雨中打開雨刷,然後靜靜的待在車裡看著雨水肆意的劃來劃去。

利益糾葛,阿諛奉承的人際關係讓他對生活早已厭倦,也讓他難以信任於別人。

最終,他失去了那些可以聽他說說心裡話,失去了那些可以打開心扉去傾訴的人。

他很富有,但他感到很疲憊。

名利雙收不好嗎?陳羽凡:名利的富有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一位瘸著腿整天忙碌於養家餬口的父親,他沒有上流社會的地位,也沒有穩定豐厚的經濟收入,或許在旁人的眼裡他還是一個不折不扣loser。然而,在他的生活中卻處處充滿了愛與感動。

令他倍感欣慰的是每每回家,他總能看見相視一笑的妻子和騰騰熱飯,以及孩子偶爾頑皮但終究乖巧的嘻嘻陪伴。

此外,來自生活的壓力也會在朋友的二兩小酒中悄然消逝,然後新的一天又是飽滿和充滿希望的一天。

對於生活,他樂於參與並享受其中。

雖然他很疲憊,但他感到很富足。

名利雙收不好嗎?陳羽凡:名利的富有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外在的華麗和內在的豐盈從來都不是畫等號的,然而人們卻總是誤以為名利雙收的背後就一定是油然而生的幸福感,總以為全身心的傾注於名與利,生活本真的美好會不請自來。

但事實上,名利只是生活的附屬品,而生活卻是名利的承載體。名與利的確可以使生活變得更加美好,但是名利卻無法讓本真幸福的生活不請自來。

很多人在追逐名與利的道路上總顯得那麼匆忙,匆忙的《奔跑》著,匆忙的成為心中的《最美》,匆忙的忘記了《敢愛》,最後匆忙的選擇了《冷酷到底》。羽泉在成立的20多年裡或許就是如此,不斷的在音樂的道路上有所收穫,也不斷的在真實的生活中有所遺落,遺落了《熱愛》,遺落了《@自己》,遺落了《朋友難當》。

名利雙收不好嗎?陳羽凡:名利的富有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對於成功的定義,人們會往往取決於他人對自己的看法,而他人的看法又建立於看得見摸得著客觀事實,比如獲獎的次數、演唱會的場次、專業人士的點評、職位的高低、收入的多少等等。他人不會去關注你的心理狀態,更不會去體會你的內心感受,只要人們在外在表現上足夠優異,那麼這些人就是成功的。

在事實觀念的影響下追求客觀成功的人們便會逐漸避開內心深處的自我需求,比如和睦的家庭關係、穩固的社交友誼、愛與被愛的自我滿足,他們會全身心的投入到可觀測的事業中去,而對於真實的生活體會和感知則無暇顧及。

名利雙收不好嗎?陳羽凡:名利的富有填補不了內心的空虛

在極度失衡且物質化的生存理念中,外在收穫的羽翼豐滿便就意味著內在無助與空虛的接踵而來。

面對內心深處的無助與空虛有的人會抽菸,有的人會獨自喝悶酒,然而有的人會選擇藥物麻痺。

陳羽凡或許就是這樣一個例子,在奮不顧身追求事業追求音樂的同時忽視了婚姻、家庭、人際關係等真真切切的生活體驗,最終在名利雙收後迷失了自己,成為了一副空有好看皮囊的軀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