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文 / 觀影君

3月份大片扎堆,在此之前,或許沒有人想到,能殺出重圍創造票房奇蹟的,竟會是這部來自臺灣的翻拍電影—《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海報

即使是在3月22日,五部新片同時上映“圍剿”的情況下,也沒能動搖它票房第一的寶座。除3月14日上映首日外,《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已經勢如破足地連續12天蟬聯單日票房冠軍。

當前累計票房已突破8.3億,成為內地最賣座的臺灣電影,並將第二的《我的少女時代》(3.58億)遠遠甩開,有望衝擊10億大關。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翻拍自2007年的韓國同名電影,上映前就在抖音玩起了“悲情營銷”,就連海報上也赫然寫著“唯一觀影提示:請帶足紙巾”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唯一觀影提示:請帶足紙巾

有別於近些年來臺灣電影的溫情底色,《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再一次回到了臺灣電影最初的本源,那就是“悲情”二字。

1、 臺灣悲情片的起源

談及上個世紀的臺灣電影,常常與“悲情”掛鉤。1989年,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為華語電影首次贏得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標誌著臺灣悲情電影的鼎盛時期。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侯孝賢《悲情城市》(1989)

“悲情”不僅僅代表著20世紀80至90年代期間臺灣電影的敘事風格,更是50年代至60年代末臺灣電影的本源臺灣民眾們的文化訴求。

1949年,由廈門移民至香港的戲曲人員以閩南語為對白,拍攝了一系列電影,被稱作“廈語片”。

當時的臺灣,會講閩南語的臺灣客家人佔到總人口的三分之四,這些“廈語片”流入臺灣後,贏得了他們極大的喜愛,因為能在大銀幕上聽見鄉音。甚至後來這些“廈語片”直接被冠以“正宗臺語片”的稱號。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廈語片”劇照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廈語片”劇照

為奪回“正宗臺語片”的稱號,臺灣本土的電影人開始效仿“廈語片”的拍攝套路,以臺灣的歌仔戲為故事雛形,汲取閩南方言文化提供的民間文化創意,也拍攝了一系列臺語片。

在1955年,葉福盛導演拍出了最早的臺語電影《六才子西廂記》。緊接著在1956年,何基明導演也拍攝了臺語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

在爭奪“正宗臺語片”稱號的拉鋸戰中,五十年代末的臺灣電影幾乎都是臺語片。但無論是廈語片的“哭調子”還是歌仔戲的苦情劇,這些電影都離不開悲情的創作本源和敘事策略。“悲情”成了臺語片一個鮮明的標誌,也是臺灣電影的底色。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侯孝賢《悲情城市》(1989)

到了電影製作技術更為成熟的60年代,臺語片在創意上還是跳不出歌仔戲的悲情戲碼,比如梁哲夫導演的《高雄發的尾班車》和《臺北發的早車》,還有邵羅輝導演的《舊情綿綿》,都講述著臺灣底層小人物生活的悲苦和艱難。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梁哲夫《高雄發的尾班車》海報(1963)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梁哲夫《臺北發的早車》海報(1964)

與此同時,臺語片所盡力渲染的悲情也影響了臺灣國語片的情感表達,代表作當屬李行導演的《街頭巷尾》,《蚵女》以及《養鴨人家》。

影片中的悲情被處理得更為細膩,時隱時現,相較於臺語片的悲情而言,國語片中的悲情多了幾分現實意味,由歌仔戲的戲劇社會升華至了現實社會。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李行《蚵女》公映海報(1972)

1955到1969年的這十五年間,臺灣共拍攝了1425部電影,其中臺語片1052 部,國語片只有373 部。其中臺語片在沒有贊助和投資的情況下,其資金全部來源於民間,因此,電影中的悲情也可被視為一種迎合大眾的文化產品,能引發臺灣民眾們深深的共鳴。

2、 臺灣悲情片的轉型與延續

進入20世紀70年代,臺語片在數量和質量上都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許多知名導演開始將重心轉向國語片,臺語片面臨著人才流失、粗製濫造、創意枯竭等問題;

另一方面,臺灣當地開始推廣國語教學,新一代的臺灣觀眾對鄉音不再過度敏感,對臺語片的認同也逐漸淡化。

雖然臺語片走向沒落,但是以悲情為基底的情感結構卻並未隨之消失,反倒是在之後的臺灣“新電影”運動中保留了下來。並且舊時臺語片中對臺語的使用、對鄉村的眷戀、對臺灣本土文化的認同,也一併保留了下來。

1982年,四段式的電影《光陰的故事》拉開了臺灣“新電影”運動的序幕。一直到90年代,臺灣“新電影”運動將這種悲情的延續推向了最高潮,這其中的弄潮兒自然就是侯孝賢和楊德昌導演。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楊德昌《光陰的故事》(1982)

侯孝賢導演的《童年往事》、《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好男好女》等多部悲情影像作品,著眼於個體,以及由個體組成的家庭,通過個體與家庭的浮沉聚散來反映臺灣社會的歷史變遷,群體追思與國家記憶並行,創作了了獨具特色的“悲情繫列”。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侯孝賢《童年往事》(1985)

楊德昌導演則將悲情敘事融匯到了臺北都市之中,沒有大起大落的悲情宣洩,反倒更多地訴說著都市生活中的身不由己和無可奈何。那種悲情,是溫水煮青蛙式的。

楊德昌說過:“臺在臺北,許多生活的問題都已逼到門口來了。我的電影是做客觀的觀察,臺北人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我也沒有辦法替他們解決。但我的電影可以有提醒的作用。有人說《恐怖分子》的結局非常絕望,但我認為,電影的結局雖然絕望,卻因此讓我們必須思索避免絕望的結局。”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楊德昌《恐怖分子》(1986)

在“新電影”運動中,悲情仍是“主角”,只是換了一種出場方式罷了。悲情被藏得更深,表露得更少,但是帶來的感官刺激卻絲毫不減當年。在侯孝賢和楊德昌極度 “作者化”的操作下,悲情成了一種欲言又止的現代派實驗。

這種私人化的任性表達,仰賴於臺灣新聞局“電影輔導金”的資金輔助,鼓勵導演進行創作,而不用過多考慮票房的壓力。臺灣電影在海外拿獎無數,知名度也大幅提升。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侯孝賢《好男好女》(1995)

可是此等做法也使得臺灣電影與本土產業嚴重脫節,華語電影占據臺灣放映市場的份額也從1992年的50%跌落至2000年的2%,而好萊塢電影卻從1992 年不到50% 的市場份額一路飆升到2000年的98%。

伴隨著“新電影”和“新新電影”運動的發展,悲情,已經無法再充當臺灣電影的保護傘了,它正成為一種背對觀眾們的藝術行為。

3、溫情對悲情的僭越

進入新世紀,在全球化語境中,臺灣電影渴望本土化的繁榮。於是,臺灣新世代導演開始尋求臺灣電影“從悲情到溫情”的過渡,決心重建臺灣電影新的文化創意產業結構。他們淡化和削弱了臺灣電影一以貫之的悲情色彩,踐行著由悲情向溫情的不斷過渡。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魏德聖導演

2008年魏德聖導演的《海角七號》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電影,它為死氣沉沉的臺灣電影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拿下了5億新臺幣的高票房。

《海角七號》改變了早期臺語片和新電影運動以來臺灣電影的悲情和殘酷,通過溫情脈脈地訴說臺灣本土的故事,回顧和反思臺灣的歷史和過去,吸引了無數本土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觀看臺灣電影,拒絕好萊塢的壟斷,也宣告了臺灣電影從“悲情鄉土”到“溫情本土”轉變的開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魏德聖《海角七號》(2008)

2009 年何蔚庭導演的《臺北星期天》,講述了兩個在臺北工作的菲律賓工人,搬著從路邊“撿來”的沙發橫穿臺北的故事。片尾以超現實的表現手法表現兩人坐在沙發上仰望星空的想象。雖是底層故事,卻毫無悲傷之感。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何蔚庭《臺北星期天》(2010)

2010年陳駿霖導演的《一頁臺北》同樣大獲成功,電影講述了男主角放棄了遠赴法國找尋前女友,而是留在本地開始一段新戀情的溫情故事。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陳駿霖《一頁臺北》(2010)

從2008年的《海角七號》以來,“從悲情到溫情”的轉變進行得很成功,從《臺北星期天》、《聽說》、《不能沒有你》再到《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等電影,溫情作為主旋律,不僅只是臺灣新世代的影像風格,甚至可能調和或淡化社會文化衝突。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九把刀《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2011)

臺灣本土電影市場也肯定了這一轉變,觀眾紛紛為其買單,對復甦、繁榮臺灣本土電影市場具有積極的意義。

4、結語

回顧臺灣電影自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至今的七十年發展歷史,可以說臺灣電影的根源就是“悲情”。

伴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臺灣電影經歷了從“悲情”過渡到“溫情”十年。《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在這個時間點,選擇以臺灣電影最初的樣子殺進內地市場,擊中了無數人心中最柔軟的那一部分。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林孝謙《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2018)

“從悲情到溫情再到悲情”,生活壓力的增大,情緒上的共鳴開始被重視。悲情或是溫情,都會被無限放大,形成一種社會效應。

很多人的生活是滿的,沒有情感宣洩的出口,難得走進電影院,還要面對好萊塢動作大片的轟炸,更是難以喘氣。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火爆的背後,是臺灣悲情電影的一脈相承

林孝謙《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2018)

《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的到來,你可以說它不合時宜,但對有些人來說,就是恰逢其時。一如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臺灣觀眾樂於觀看悲情電影一樣,七十年後,內地的觀眾同樣也盼望著一部這樣的電影。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