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摘要

為什麼說股指的漲還是跌都與週期、槓桿率這2個因素有關呢?首先我們要先明白一個問題,股指的上漲和下跌到底和哪些因素有關:央行的利率,財政部的減稅或者擴大支出,統計局的GDP,PMI,CPI,失業率水平,消費者信心指數和企業信心指數,外匯的漲跌預期,債券的收益預期,大宗商品的價格預期,房地產投資銷售增速。除了以上這些因素外,很重要的一點,這些因素中都有一個很關鍵的因素槓桿率,而槓桿率則決定了整個市場的預期程度。

以上因素都是大投行看的主要指標,像大摩,小摩,高盛等都在時刻的關注著影響股指的這幾大因子,只是我們外行很少關注這些。如果企業,居民,股指都在加槓桿,那麼整體股指的市盈率可能達到30倍,如果大家都在減槓桿,那麼股指的整體市盈率可能只有15倍。說白了,就是個股在不同的週期中是100元還是50元股票價格的問題(基於公司業務和管理團隊不發生劇烈變動的情況)。

目前A股已經處於熊市(下跌20%以上就是熊市),那麼怎麼救股指呢?貨幣從緊貨幣向定向寬鬆轉變,定向行業加槓桿;財政部開始企業和居民減稅,提升企業信心和居民消費慾望,企業居民加槓桿;穩定人民幣貶值預期,從貶值預期變成升值預期,貨幣加槓桿;降低債券融資成本,債券加槓桿; 穩住房地產價格,遏制房價大幅下跌,房地產穩槓桿。以上5個因素的變化都是在減低週期下行的壓力,同時穩定整體穩槓桿,6大因素一起發力,穩住股指市場。

正文

論點: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其實這個公式最初不是隻有周期和槓桿率2個因素,只是為了好記就縮減成2個,最原始的公司是:

沙式股指=(0.2R+0.15T+0.4S+0.05C+0.1B+0.05P+0.05RT)*L

R代表央行的利率,0.2代表它的權重是20%;當然央行的操作包括也包括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R表示央行的整體週期,是放水還是緊縮,或者不變。

T代表財政部,0.15代表它的權重是15%,財政部包括減稅和擴大支出2項,就是所謂的積極財政政策,亦或者不變。

S代表統計局,包括GDP,PMI,CPI,失業率,消費者信心指數和企業信心指數,0.4代表它的權重是40%。

C代表的是匯率,就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是處於貶值通道還是處於上升通道,0.05代表它的權重是5%,

B代表的是債券,0.1代表的是它的權重是10%。

P代表的大宗商品價格,或者可以說是PPI的價格,0.05代表它的權重是5%,

RT代表的是房地產,0.05代表它的權重是5%。

L代表的是槓桿率。

好,整體因素都解釋完了,我們來看論據。

1. 利率和股指市場有什麼關係呢?利率提高代表央行開始緊縮,利率下調代表央行開始寬鬆。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美國利率與股指比較

我們可以看到正常年份,利率提高,股指是下行的趨勢;利率降低,股指是上行的趨勢,但是由於利率並不完全決定股指的走勢,所以有的地方出現同漲同跌,比如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08年次貸危機;有的地方則表現出沒有關聯性。

R=(R1-R2)R2

假設一個週年,R2是年初值,R1是年末值,(R1-R2)R2代表一個週期內市場的資金變化情況。RT代表的是這個週期內的資金變化情況,RY代表的是上一個週期內的資金變化情況,那麼R=(RT-RY)/RY 則代表環比的資金變化。

R={( RT1-RT2)RT2-( RY1-RY2)RY2}/( RY1-RY2)RY2

在中國,央行的整體貨幣情況除了利率,還包括降準和公開市場操作,所有的資金變化最後都會出現在M1和M2的變化中。

M2={( MT1-MT2)MT2-( MY1-MY2)MY2}/( MY1-MY2)MY2

2016年M2同比增長是11.3%,2017年8.2%,環比下跌27%。

2.財政部和股指市場有什麼變化呢?

如果財政部擴大投資,那麼會拉動GDP,如果減稅,就會降低企業的稅率和居民的稅率。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公司稅率與股市比較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企業的稅率變低,那麼股指是上行,如果企業的稅率變高,那麼股指是下行。這個和上一個公式一樣,假設一定時期內,公司的稅率是T,那麼環比周期內: T=(T1-T2)T2

2016年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4.5%,2017年財政公共預算收入同比增長7.4%,環比增長64.44%。

3.統計局的數據與股指有什麼變化呢?

1)GDP與股指的變化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GDP與股指的比較

正常情況下,GDP如果增速變快,那麼社會的財富會增加,對應的股市價值自然也提高,但是還是要看拉動GDP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消費,固定投資,進出口,政府消費和投資情況。消費肯定是最有效率的,固定投資次之,這個固定投資不是基建啊,是企業和私人固定投資,基建屬於政府的舉債投資,進出口帶動GDP第三,最差的是政府消費和投資,因為政府擴大消費和支出必須以稅收為基礎,如果稅收增加則居民和企業利潤減少,如果稅收不變,則政府必須舉債擴張。

如果GDP的環比增長是增長的,則股指上行,如果環比下降,則股指下行。

G=(G1-G2)G2

2016年GDP同比增長6.7%,2017年GDP同比增長6.9%,環比增長 2.9%。

2)PMI與股指的變化

這個變化不是特別的明顯,但是PMI如果處於上升階段,則表明經濟處於強勢擴張期,則股指上升,如果PMI處於下降階段,則表明經濟在溫和擴張,如果PMI低於50,則表明經濟處於萎縮階段。

3)CPI與股指的變化

這個變化也不是特別明顯,如果CPI在2%以下,CPI上漲,則股指處於上升階段,如果CPI下降,則股指處於下降階段;如果CPI高於2%,則CPI上漲,股指可能處於下降階段,如果CPI下降,則股指處於上升階段。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CPI,PPI和股指的比較

4)失業率與股指的變化

這個變化也不是特別明顯,但是如果失業率處於下降階段,則股指處於上升階段,如果失業率處於上升階段,則股指處於下降階段。

5)消費者信心指數與股指的變化

消費者信心指數代表居民的消費預期,如果指數處於上升階段,表明消費者的消費熱情很高,則股指處於上升階段,如果消費者信心指數處於下降階段,則表明消費者消費意願不強,則股指處於下降階段。目前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106,而S&P500指數也來到了2800點。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消費者信心指數與股指

6)企業信心指數與股指的變化

企業信心指數代表企業對於未來經濟的預期,如果企業信心指數處於上升階段,則表明企業對於未來經濟預期比較好,就開始擴大生產和招聘員工,則股指處於上升階段,如果企業信心指數處於下滑階段,則表明企業對於未來經濟預期較差,則企業就不會有任何投資,那麼股指就會處於下降階段。

5.匯率和股指有什麼關係?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從圖中我們可以大概看到,如果美元強勢,股指也跟隨上漲,美元弱勢,股指也跟著下跌。

匯率在這裡表示的是一個國家的貨幣是處於貶值通道還是處於升值通道。如果貨幣處於貶值通道,會導致外資外流,同時外資也不會更多的配置股票市場,因為你還要考慮貨幣貶值的風險;如果一個國家的貨幣處於升值通道,那麼會吸引外資,同時外資也開始配置股票,因為除了股票的收益外,可能貨幣的升值也是收益。

比如美元兌人民幣,如果你1:7的時候把100萬美元兌成人民幣,在中國玩了1年,花了100萬,1年後變成1:6,你退出的時候還是100萬美元。反之,你什麼都不用做,你則會損失100萬。

所以,如果貨幣強勢,股指則會處於上升階段,如果貨幣弱勢,則股指會處於下行階段。

6.債券市場和股指的關係

債券市場主要看的是10年期的國債的利率,當然也要看企業債券的利率。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10年期國債與股指的比較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債券市場融資的成本很高時,企業就會加大融資成本降低利潤,抑制公司的再投資行為。所以當債券融資變高時,公司就開始採用股票質押的方式融資,這樣在股指下行通道中,則會加大企業債務風險,變成多殺多的格局。

債券收益率低的時候,股指處於上升階段,債券收益率高的時候,股指處於下降階段。

7.大宗商品和股指的關係

大宗商品和股指的關係不是很明顯,很多的關於這個數據是自相矛盾的。大宗商品主要受供需變化的影響,如果大宗商品的價格上漲,則表示市場火熱,但是又會降低企業的利潤率,逼迫企業加價,導致整個社會的產品都上升。所以大宗商品上漲的前期,股指是上漲階段,後期大宗商品上漲和接下來的下跌,則股指會處於下降階段。

8.房地產和股指的關係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房地產與股指的比較

房地產投資和銷售上升的時候,表示居民和企業的消費增多,則股指處於上升階段,如果,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開始下滑時,則股指則處於下降階段。房地產集聚了社會的大部分財產,如果房地產投資下滑,則房價會對應下滑,表示你的資產開始縮水,那麼你的負債自然就會上升,壓縮整個社會的消費和投資。

槓桿率和股指的關係

前面我們講的都是週期性的因子,而槓桿率則是在週期性的基礎上添油加醋。即使經濟很平穩,但是由於槓桿率的原因,也可能導致經濟危機。


國家救市公式:沙式股指=C*L(週期*槓桿率)


美國槓桿率與股市情況

美國股市從2009年開始一直在加槓桿,導致了美國10年長牛,2006年到2009年一直在減槓桿率,導致3年熊市。

企業槓桿率,居民槓桿率,投資槓桿率都將會影響整個社會資產的價格。

企業在加槓桿的初期,企業的資產增加的速度會大於負債,進而導致淨資產增加,淨資產收益率保持不變,則利潤會增加,股票處於上升階段;企業的槓桿率到達一定比例後,開始去槓桿,這時資產增加的速度會小於負債,導致公司的資產在不變的情況下,槓桿率不斷被動提高。

居民和投資的槓桿率的變化和企業的加槓桿一樣,前期是資產的增加,後期則是負債的被動大幅提高。

所以我們要明白整個經濟是處在加槓桿和去槓桿的階段,對應我們清楚的認識資產的價格很關鍵。在資產不變的時候,加槓桿可能值100元,但是去槓桿的時候可能只有70元。

總結:

關於比重的問題,這個僅僅是個人預估的比重,因為每個因素之間又有很多的關聯,目前全世界所有的經濟大師都沒搞出來這個公式,我自然短期內也無法準確的證明這個公式的準確性。

只有清楚的瞭解影響整個股指的因素,才知道應該如何就股市。2大因素,週期和槓桿率,在週期因素處於下行的階段,就不能再去槓桿了,否則股指就一瀉千里了,只能穩槓桿和加槓桿,但是大週期因子又是處於去槓桿的階段,所以只能穩槓桿,才能緩解股市繼續下跌,所以央行行長易綱表示中國現在從去槓桿變成穩槓桿。剩下就是怎麼調整週期因素下行的問題?

1. 貨幣從緊貨幣向定向寬鬆轉變,定向行業加槓桿;

2. 財政部開始企業和居民減稅,提升企業信心和居民消費慾望,企業居民加槓桿;

3. 穩定人民幣貶值預期,從貶值預期變成升值預期,貨幣加槓桿;

4. 降低債券融資成本,債券加槓桿;

5. 穩住房地產價格,遏制房價大幅下跌,房地產穩槓桿;

統計局是無法左右統計數字的,只能在數據不好的時候,趕緊喊央行和財政部採取措施挽救。以上5個因素的變化都是在減低週期下行的壓力,同時穩定整體穩槓桿,6大因素一起發力,穩住股指市場。是不是感覺這6大因素都在執行,房價降價未遂(合肥房企本來打算房價降6000元,結果被住建談話,又加了回來),民營企業債券投資支持工具,香港發行央票,民營企業座談會,居民減稅,央行行長易綱的穩槓桿喊話,國家對這6個因素一定會下重拳,來穩定股指市場。

歡迎更多討論,下一篇我們寫一下首席經濟學家視角下的投資法寶:二點三橫四列五縱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