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唸書時背過唐宋八大家,蘇門三學士。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看了電視劇《都挺好》,才發現蘇門不僅有三學,還有三絕。

蘇大強、蘇明哲、蘇明成,好絕仨男的。難怪網友要P這張表情包: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編劇也是下了狠手,往死裡寫這父子三人。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地球上70%是水,剩下30%完全被蘇家父子的缺點所覆蓋。

都知道是戲,“轉發這三個人”也是說笑,可仔細想想,蘇家父子的性格和言行卻真實揭示了擇偶的雷區。捋一捋他們是什麼樣的人,就會明白,選戀人一定要避開怎樣的雷。

我們先按父子三人的有害程度排個序。

在我的標準裡,蘇大強和蘇明成並列第一,都是一見面趕緊轉身離開,頭都不必回的那種人。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和蘇大強結婚,就是字典級定義的“喪偶式婚姻”。

你會發現這個男人具有過人的天賦:在每一個你需要他的當口成功消失,又在每一個你不需要他的時機來回搖擺。

一家三個兒女,從小水端不平,看孩子向他討說法,直接尿遁躲廁所。實在躲不過,直眉瞪眼看老婆,聲都不敢吱一下。

就這麼形同虛設那麼多年,等老婆去世,兒女成年,依然改不掉怕事的毛病。

連明成打明玉這麼大的事兒,女兒進醫院,兒子被關押,他的反應還是躲起來。第二天親家找上門來,他第一句話竟然不是關心女兒傷情,想辦法撈兒子,而是“以後自己的老臉往哪兒擱”。

可你別說,喪偶至少還有點好處,就是多付出點,能換來片刻消停。

蘇大強連這點都不滿足。他見不得消停,沒事兒都得給你整點事兒出來。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明明有獨立生活的能力,找藉口說觸景傷情不肯住老宅。這也算是合理,可搬到明成家,整天嚮明哲抱怨。

不問明哲在美國如何,先把要去美國住的牛吹出去。稍有得意,就把老同事聚起來,趕著出一口當年的惡氣。碰到點不順,一言不合就要死要活,最典型的情緒勒索。

蘇大強是巨嬰,遇事逃避無事生非,從沒想過承擔哪怕一丁點的責任,自己的訴求卻毫不遮掩地強加給親近的人。

像蘇大強這樣只在乎自己感受,不在乎別人死活,哪怕乍看有脾氣溫馴為人老實的“優點”,都應該避之不及。

人生路長,多災多難,同理心和責任感同時欠奉的人,請務必敬而遠之。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蘇明成也是個巨嬰。但他的問題不在於死活不攬事,而是永遠會壞事。

從小几乎就得到家裡的獨寵,讓他養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與其說啃老是他的“惡習”,不如說是他的“原罪”。

這種原罪的衍生症狀,除了“啃老”,就是抄近道走捷徑。他早就習慣了靠嘴就能換來,就不肯踏踏實實付出。有這樣的人生觀,對待感情也一樣會務虛到底。也許他們嘴甜,也許他們動情,可他們始終無法讓你踏實。

這樣的人是不可能在感情關係中長大的。除非你願意永遠當他媽。

給戀人當媽通常的結局是,兒子長不大,你真的熬成了媽;兒子長大了,再給你找個兒媳婦回來。

蘇明成另一個孩子氣的點是情緒不穩定。

他其實很寵妻子,也很愛妻子,可他為妻子出頭的方式是冒著坐牢的風險把親妹妹打進醫院。這樣的愛是甜蜜還是負擔,是不是承受得起,真的要好好想清楚。

成年人選擇愛人,務必把情緒穩定視作重要標準。很多美好的特質,譬如貼心,譬如周到,都要在情緒穩定的前提下展開。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蘇明哲是父子三人裡相對正常的。可自私又自大的性格,也是一顆定時炸彈。

興許是從小優秀慣了,蘇明哲的人生是不接受瑕疵的。這其實是非常幼稚的心態,因為人生不可能只有順境。

一旦媽沒了、工作丟了,優等生蘇明哲的幼稚和蠻橫就顯露無疑。


蘇家父子好絕三男的,提醒我們擇偶一定要避開這些雷


他的面子比什麼都重要,哪怕家裡壓力再大,不符合我精英人設的工作,我肯定不做。哪怕妻子又要帶娃又要上班,我也要等一份體面的offer。

等也就等了,明明沒有收入和能力,還偏要維持“長子”人設,打腫臉充胖子。

先是不顧小家的壓力,硬要接父親來美國。而後又不顧慮妻子和女兒,拍胸脯要給父親買三室一廳。

妻子吳非有一段話問得很對:就你孝順,我父母怎麼辦?你有這能力擺譜嗎,我和女兒怎麼辦?

蘇明哲的“責任”和“孝順”背後,說到底還是自我滿足,是不分輕重。

要是嫁給這樣的人,很可能要嫁給他幻想出來的自己。而打破幻想比面對現實,遠遠困難得多。

和這樣死要面子滿口道義的人在一起,說句不好聽的,你不是深愛的另一半,只是一個陪葬品。

所以我們總結一下,從蘇家父子身上,有哪些擇偶標準是務必要確立的:

找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不會一衝動就拿你發洩,也不會一閃念就玉石俱焚。

找一個親疏有別的人。大家小家分清楚,能則兼顧,不能就腳踏實地,不要活在自己的面子和人設裡,還犧牲家人。

找一個敢於承擔的人。可以做得不夠成熟,處理地欠妥當,但關鍵時刻能找到人,需要的時候能站在一起。

找一個懂得分寸的人。能把生活的枝枝蔓蔓方方面面理清楚,不會一上頭就失去邏輯受情緒和偏見驅使。

找一個坦誠自省的人。自私沒問題,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但要承認自己自私,然後抱著解決問題的同理心,把彼此的需求放在一起討論,而不是拿著一套大詞道理來指揮別人。

如果這些都能夠滿足,再談愛情和婚姻不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