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前不久,小罐茶的銷售額達到了20億,之後網友開始瘋傳一張圖片《製茶大師會不會累壞了》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對於小罐茶宣稱“大師作”的廣告語,網友算了筆賬:2018年,小罐茶的銷售額突破20億,相當於一位大師一年炒制了2.5億元的茶葉,根據小罐茶一盒500元80g的售價,換算出每位大師炒了8萬斤茶葉,即使全年無休,平均下來,一位大師每天需要炒制220斤淨茶,相當於1466斤鮮茶葉。“一般的手工炒茶師傅一天炒30斤左右鮮茶葉,頂尖的茶娘一天炒40斤,大師不愧為大師。”網友紛紛怒批小罐茶的宣傳涉嫌造假。然而這種宣傳早就不是第一次了。就讓我們來說說小罐茶背後的男人:中國頂尖的忽悠大師杜國楹先生。


杜國楹出生於1973 河南省周口市西華縣的一個農民家庭,周口市在傳說中是女媧補天的聖地。縱觀杜國楹的商業經歷,杜國楹的每次經歷就像補天一般。找到缺口,迅速做出反應。不過不同的是,杜國楹總能順手攬下些天石。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 辭別講臺,異鄉發展

1992年,杜國楹從當地的西華縣師範學院畢業,分配在當地教化學。參加工作以後的杜國楹月薪只有150元。按當時的購買力來說,150元的確並不多,但在當時農村人心裡,教師是一個不錯的鐵飯碗。能跳出農門,留縣任教,是當時不少農家學子所追求的。不過貨比貨得扔,人比人得死。胸有志向的杜國楹並不滿足於平淡的生活。兩年後,杜國楹毅然決然地辭去工作選擇去鄭州發展。得知這個消息後,杜國楹的老爸氣得發抖,還稱離開了這個家就不要回來。杜國楹的鄰居也紛紛勸杜國楹回頭。但是杜國楹主意已定,十頭牛也拉不回來。

剛到鄭州沒多久,杜國楹便找到了一份銷售醫療器械的工作,工資300元,相較於當老師來說整整多出一倍。半年後,杜國楹任職的公司在天津開了一家分公司,由於分公司才剛剛設立,業務資源都需要開拓,又忙又累工資還少,沒有人願意去幹這個苦差事。於是杜國楹毛遂自薦,前往了天津。

當時的天津分公司的銷售額僅僅只有8000元,銷售終端僅僅8個。在杜國楹跑斷腿,磨破嘴的努力下。不到半年,銷售終端上升至100多個,銷售額達到了2萬。“天津的大街小巷沒有一條我不知道的”杜國楹如是說。雖然銷售額有了質的飛躍,可是把銷售額平均後,單個銷售終端所能獲得的銷售額卻下降了。杜國楹感到這並不是長久之計,事倍功半的做法屬實不可取。於是杜國楹在經營公司日常的同時,不斷考慮著如何能找到一個事半功倍的方法來提升銷量。然而思考了將近半個月,杜國楹仍然沒有想出好的方法。就在那天晚上,碾轉反側難以入眠的杜國楹打開了廣播,廣播裡低沉而富有磁性的男聲就像催化劑一樣推進了杜國楹的思考,杜國楹靈機一動,想到了足以改變他人生軌跡的方法,那就是向地方電臺輸送廣告。翌日,杜國楹就向總公司的老闆提出了這個想法。然而,無論杜國楹怎麼軟磨硬泡,杜國楹的老闆始終不答應。老話說金石為開,也不知道杜國楹的老闆是啥做的。在多次交涉無果的情況下,沒有辦法的杜國楹自掏腰包,用1200元錄了一個廣告,並在天津人民廣播電臺播出。沒想到廣播的第二天,天津市分公司的門口就排滿了人。看著眼前那些移動的錢口袋,杜國楹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投放廣告後的短短一個月,天津分公司的銷售額就達到了三百萬。但是杜國楹的這次勝利並沒有得到老闆的賞識,杜國楹的工資仍然保持在300元。不僅僅是因為杜國楹擅自投放廣告的做法挑戰了老闆的權威,更是因為杜國楹做法的成效結結實實打了老闆的臉。1997年,忍無可忍的杜國楹終於選擇跳槽到一家賣矯姿帶的公司。在這家公司,杜國楹如法炮製,依靠當地的廣播電臺投放了大量的廣告。最後這款矯姿帶供不應求。兩次的大獲成功,讓杜國楹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要廣告投的勤,銷售量就不會低。

  • 年少得志,事業有成

恰逢此時,一位天津大學的物理系教授在矯姿帶的基礎上做了大量的改進,讓矯姿帶更符合人體工學,並申請了英姿帶這項專利。杜國楹一看到這個設計後便眼前一亮,相較於這款矯姿帶,之前賣的就像普通的貼身內衣。於是在杜國楹的一頓忽悠後,這位物理系教授轉讓了這項專利。而這位物理教授永遠不會想到,5000塊錢轉讓出去的專利竟會帶來如此大的收益。

憑藉手中的專利,杜國楹在北京很順利的創立了背背佳。恰逢當時獨身子女的比率越來越高,父母願意投資在子女教育上的錢越來越多。背背佳以其矯正坐姿,改善脊柱側彎的功能受到不少父母的追捧。繼而伴隨著明星的代言,和天花亂墜的文案。背背佳的銷售利潤直逼4.5億。杜國楹也憑藉此成為了當時最年輕的億萬富豪。當時的杜國楹表示當時的心態很浮誇,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啥事都能幹成甚至放出豪言“未來的中國商業,將由我和李嘉誠青梅煮酒。‘’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後來,在一次日本旅遊時,他看到了塑形的火爆,於是回國後杜國楹開發了新的項目:把塑形和背背佳結合在一起。但是塑形只是吸引女孩,對於男孩子來說,塑形並不是那麼重要。最終,新款的背背佳遇上了滑鐵盧。同時由於不少家長都發現了背背佳的功效並沒有廣告上那麼神,甚至還影響孩子正常的骨骼發展,申請退款的人變得多了起來。伴隨著背背佳的口碑越做越臭,杜國楹就轉手把背背佳賣了。至於他怎麼賣的,咋們先按下不表,後文會說。

塑形內衣的失敗,並沒有擊垮杜國楹。

  • 初臨深淵,債務纏身

之後不久,他便設計了一款可以恆溫的皮鞋。但是由於技術不過關,皮鞋內的電池總是能把客戶電個半死。導致眾多的消費者紛紛投訴,要求退款。當時的杜國楹已經傾盡了一切來做這個項目和其他項目,沒有更多的錢來填上退款額的窟窿了。無奈之下,杜國楹把能夠抵押的都抵押了,又去四處借錢湊退款額給客戶。這還不是最慘的,由於這次資金週轉的不利,其他的投資項目都打了水漂。當時的杜國楹負債將近4000萬。從億萬富豪到負債千萬,巨大的人生起伏讓杜國楹一夜斑禿。

“還債的過程很痛苦,頭上斑禿好幾塊,成把成把掉頭髮。但那時候要24小時開機,讓債主隨時能聯繫到我,三五萬的一點點償還。”

正是這種堅持和不服輸,感動了杜國楹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在最艱難的時候,杜國楹的核心團隊沒有一個人跳槽。2002 年,杜領著一班人,萬般無奈地從北京來到鄭州。他們窩在經三路和農業路交叉口往北的一個居民小區內,靠做一個小項目維持生計。"做這個項目很辛苦,掙的都是小錢,兩年之中只還了二三百萬元的債。"但是4000萬的債務,何時是個頭。

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杜國楹毅然地選擇二次出發。

  • 二次出發,披荊斬棘,重獲成功

千禧年後互聯網興起,國內掀起了一波多媒體教學、計算機課程熱潮,家長們開始追捧新的教育方式,英語熱大行其道。杜國楹恰恰就瞄準了這個市場。

“很多孩子學英語,但是學不好。市面上只有查詢工具。我要創造一個能讓英語學好的機器。”雖然已經有了大致的方向,可是資金仍然是繞不過去的難題。東拼西湊借了六十萬後,杜國楹便開始請專家研發產品了。他和幾位技術專家溝通後發現:市場上的產品在技術上完全可以複製和提升。於是好記星橫空出世。

產品是有了,營銷怎麼辦呢。恰逢當時都市報紙很火,於是杜國楹就瞄準了報紙。並且請來了大山做代言。在這裡簡單提下大山:1998年大山登上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和潘長江、黑妹表演小品《一張郵票》,受到國內很多人的讚賞。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產品有了,明星有了。是時候大幹一番了。

謹慎起見,好記星先發往山東濟南銷售。為啥先挑濟南?曾有人做出分析,濟南當時的人均經濟水平足以購買好記星這樣的產品,同時濟南人比較老實。老實雖然是個褒義詞,但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是好騙的同義詞。於是杜國楹首選濟南作為銷售地。市場有了,接下來就是營銷了。打廣告杜國楹從來不吝嗇錢,廣場外的廣告牌大把大把的花錢租下來做宣傳。報紙的頭版,永遠都有好記星和外國人的合照。洗腦式的宣傳和學英語的熱潮外加上濟南人的老實淳樸。好記星在濟南一炮而紅。

自從在濟南打響招牌後,好記星南下武漢。俗話說天上九頭鳥,地上湖北佬。武漢人的精並不是一句空話。在武漢,好記星整整打了150個頭版,租了40個廣告牌。就算武漢人再怎麼精,狂轟濫炸似的宣傳依舊攻略了不少武漢消費者。在濟南和武漢的成功讓杜國楹放下了心。兩戰告捷後,好記星正式打響了全國征戰的號角。配合著杜氏打法(瘋狂打廣告,找噱頭)半年時間就在全國狂銷30萬臺,入賬2億元。好記星的崛起,把記易通,文曲星打的節節敗退。

2003年底,好記星順利登陸央視,中央電視臺的背書,讓好記星的銷量飆至10億臺,逐步吃下國內數十億的學習機市場。“一臺好記星,天下父母心”,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文案設計讓不少家長選擇為孩子購上一臺好記星。而好記星也成了很多孩子手上必備的時尚潮品。然而,英語學了多少,魔塔打了幾層只有用過好記星的人才真正明白。

曾有消費者投訴說:“我受廣告誘惑,在上海第一百貨商店為上高中的兒子購買了一臺好記星。發現實際的東西與廣告宣傳簡直不可同日而語。我的兒子甚至還迷戀上了裡面的遊戲,現在成績大不如前”

巧的是,在出差北京和成都時,這位消費者也分別看到了好記星的廣告,讓他吃驚的是廣告內容:為證明好記星受學生和家長歡迎,上海的廣告稱:“17687名家長為孩子英語學習歡呼”,可是,成都的廣告寫成:“成都,17687名家長為孩子英語學習歡呼”,而北京的廣告寫成:“北京,17687名家長為孩子英語學習歡呼”。城市不同,“17687”的數字始終不變。儘管好記星的廣告有許多嫌疑,但是,更多消費者並不知情,在廣告的誘導下不斷購買。然而在大量負面消息的披露下,好記星的弊端越來越明顯,於是杜國楹把好記星、背背佳打包賣給了橡果國際。就是電視上經常說“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趕緊打電話訂購吧,只要998”的那家企業。

其實,好記星的功能和成本杜國楹心知肚明。但是杜國楹能打贏這場仗就在於杜國楹每次操盤產品都是把80%的精力放在營銷上20%的精力用在經營上。依靠出色的營銷,杜國楹把稻草賣成了黃金。其實好記星的成本就100左右,但到消費者手裡卻要998,整整翻了十倍。

杜國楹的打法犀利且快速,概念直切要點,無論是好記星、背背佳還有後面的產品,爆炸式的營銷,媒體作槍炮,直擊消費者要害,再加之大多數的民眾對於媒體可靠性不加質疑“如果他沒有錢,產品沒有保證怎麼能在央視發廣告呢”(我想大家看到這裡可以反思一下那個叱吒風雲的e租寶),就是這些因素使得杜國楹的產品如脫韁的野馬般快速拿下市場。

媒體的影響力不言而喻,就以日本地震導致核電站爆炸的事件為例。某個媒體請來了某位磚家說(這裡就不點名道姓了),大家不必恐慌,輻射不會影響到我們的正常生活,如果大家真的怕的話,可以備一些碘。於是食鹽脫銷了,碘酒價格上漲了。媒體的影響力就是如此的可怕。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言歸正傳,在賺未成年人的錢時,杜國楹覺得實在是太麻煩了,未成年人的家長總會因為一些無傷大雅的問題來要求售後。恰逢當時杜國楹接觸到了ipad,於是杜國楹就萌生了生產商務筆記本的想法。他想試試看賺成年人的錢。

  • e人e本,8848

2010年,e人e本投入市場,標價4980,其成本僅不到1500,E人E本處理器是600的,內存只有256M,儲存空間512M,屏幕是已經淘汰了的電磁屏,不能用手指直接控制的屏幕。然而通過杜國楹犀利的營銷手段:砸2600萬請明星、數億元打廣告,硬生生讓E人E本銷售達到30萬臺,累積銷售16億。但是就和之前的項目一樣,幾斤幾兩杜國楹心中有數,沒過過多久,杜國楹感覺錢賺夠了,就轉手把e人e本賣給了接盤俠清華同方。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e人e 本的成功,讓杜國楹發現,賺有錢人的錢是真好賺,尤其是土豪的錢,都不帶售後的。能舒舒服服把錢賺了,何樂而不為。於是杜國楹馬不停蹄地開始進軍手機市場。當時蘋果,三星等智能機正打的不可開交。但是杜國楹巧妙地抓住了土豪的心理,當司機都用蘋果了,蘋果還有排面嗎。

杜國楹自己也明白,蘋果的極致體驗,三星的極致硬件,小米的高性價比,他都做不到,他能幹過的也就只有Vertu(不談性價比的奢侈品手機)

於是杜國楹就打算搞一款比vertu價格低一點,但比蘋果價格要高一點的高端手機,8848。為什麼起8848這個名字,因為8848是珠穆朗瑪的海拔高度。8848的發佈會也是異常的高端,“男人的心中有一座山,可能現在還沒有到頂峰,可是山一直都在。”引申出來就是,8848,就是手機界的珠穆朗瑪。

產品有了,那麼之後就是杜老闆最熟悉的套路,營銷。這次他們準備請攀登過珠穆朗瑪峰的王石來代言。

經人介紹,杜國楹在一家高級私人會所中見到了大名鼎鼎的王石。杜國楹的口才瞬間把王石忽悠住了。於是王石詢問了品牌的名稱。一聽到品牌的名字是8848,王石就馬上答應代言了。畢竟這個追風的男人和8848這個數字有著不解之緣。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2015年,為了增加一些噱頭,8848新加了一個鈦合金概念。杜國楹之前,整個手機界,從來沒有人用過鈦合金來做手機,所以杜國楹詢問了很多廠家,都得到了統一的答覆:鈦合金很難加工,我們不會。有道是,天無絕人之路。終於杜國楹在香港找到了願意加工的加工商。

於是鈦合金8848橫空出世,9999~25888的定價讓它成功攻入了手機價格的無人區。很多搞手機的人看不起他,8848要性能沒性能,性價比沒性價比,肯定死翹翹。雖然論配置與同時期一臺千元機不相上下,但那些夾著鱷魚皮小包,穿撞色西裝、出行百萬豪車的老闆們不care。加之杜老闆向央視投放廣告:“專屬保密鑰匙,人機分離10米自動報警--很好與優秀之間只差一點點距離,這段距離叫安全。加密通話,無痕跡溝通--幸福往往是分享,而苦痛卻往往被隱藏。雙密碼,雙空間--懂生活,才能會工作。”8848的噱頭無疑被中國土豪所接納。“再也不用和我的司機用同樣的蘋果了“土豪們肯定都如是想。在優秀的包裝下,8848第一年就賣了10萬部,兩年賣了24.8萬部,而vertu十二年裡只賣出去2.5萬部,8848的熱銷甚至一度引起了鈦合金價格的上升。

截至 2016 年12月27日,8848M3 手機尊享版 ( 9999 元款 ) 月銷量顯示僅為77 部,庫存顯示為 9208 部,而 M3 巔峰版 ( 15999 元款 ) 月銷量顯示僅為 63 部。不過,和之前的產業一樣,8848也早已經被杜國楹轉手賣人了。

8848之後,杜國楹嚐到了收割土豪的甜頭。杜國楹逐漸將商業模式轉化成了大中取小。就是不收割大眾,專門收割土豪。

  • 小罐茶,大價格

杜老闆這次把目標瞄到了茶葉上。他發現中國人土豪喝酒喝茅臺,抽菸抽中華,但是喝茶卻沒有最高的標準。能不能為土豪們做一款有面子的茶葉?杜國楹帶著團隊上山尋茶,遍訪中國茶葉核心產區,最終,從8位製茶大師那裡找到了答案。據杜國楹所講,他花了大致兩年時間遍訪中國,燒掉7000萬之後,才尋找到了這8位茶葉大師。甚至還專門為尋茶拍攝了一系列紀錄片:年過八旬的炒茶大師淚眼朦朧的握住杜國楹的手,激動地說道:“我等你等了大半輩子啊。”說著又去抹臉上的淚水……杜國楹握著老人的手誠懇地說道‘’我會將未來的所有時間用來做茶。‘’

事實的確如,杜國楹在設計小罐茶用盡了心血,相比於大多茶葉品牌,小罐茶的價格突破天際,一款24個小罐包裝的茶葉售價1000元-8000元,每罐4g,算下來一斤最便宜的小罐茶大概賣5000多元。不僅在價格上花費了心血,設計上也是花了很多心血。據小罐茶的工作人員介紹,這些小罐茶的包裝,是請日本設計師歷時近四年才設計出來的。這個裝茶的小罐,是用鋁製成的,這種鋁製小罐,能讓人在拿著的時候有一種高級感,而且這種鋁罐,能讓人在撕封口的時候有非常好的體驗。(然而喝茶的朋友都知道,古往今來鋁罐裝茶並不是什麼稀罕事)而且最為厲害的是,杜國楹甚至聘請了首席撕膜官,並且給出了很令人信服的結果:18牛頓的力才是開啟小罐茶的最佳力度。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就是這些噱頭,還有不可或缺的央視宣傳和消費群體,小罐茶賣瘋了。然而從杜國楹之前的產品來看,小罐茶能不能繼續火爆下去就是個未知數了。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杜國楹的確是一個優秀的營銷大師。雖然他更喜歡聽別人稱他為匠人。

  • 結語

附上打油詩一首

年少爭功名,背萬金。

輕狂顯本性,一身輕。

談笑風生間,終問鼎。

莫問前程事,但向前。

“8848”杜國楹:坑你一次怎麼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