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遺產之武夷山:道教第十六冬天,歷史悠久的三教名山!


位於江西與福建西北部兩省交界處的武夷山,不僅是我們著名風景旅遊區和避暑勝地,更是自然和文化雙重的世界遺產。說起武夷山,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從文化角度上來看,自古以來武夷山都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山。史料記載,早在新石器時期,古越人就已在此繁衍生息。如今懸崖絕壁上遺留的“架壑船”和“虹橋板”,就是古越人特有的葬俗。

到來唐末五代初期,杜光庭在《洞天福地記》裡,把武夷山列為天下三十六洞天之一,稱之為“第十六升真元化洞天”。對於土生土長的道教文化來說,武夷山的地位相當重要。

關於武夷山名字的由來,有著這樣的傳說:相傳在上古的堯帝時期,彭祖率領族人移居到閩北一帶。當時此地洪水氾濫,到處汪洋一片。彭祖的兩個兒子彭武和彭夷帶領族人堆山挖河,疏浚洪水。後人為了紀念武、夷兩兄弟,就把堆山的山脈叫做“武夷”。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武夷山。

中國向來不缺少名山,但武夷山是為數不多的三教名山。自秦漢以來,武夷山就為羽流禪家棲息之地,留下了不少宮觀、道院和庵堂故址。武夷山還曾是儒家學者倡道講學之地。由此可見,武夷山在歷史上的開放態度,使得佛教、儒家和到家得以相得益彰的存在。


我們再從歷史和科學的角度看,武夷山具有突出、普遍價值,不僅能為已消逝的古文明和文化傳統提供獨特的見證,而且與理學思想文明有著直接的、實質性的聯繫,這些都是武夷山能夠入選世界遺產的主要原因。

武夷山的自然生態也非常厲害,作為自然和文化雙重遺產,我們看到大自然賜予了武夷山獨特和優越的自然環境,吸引了歷代高人雅士、文臣武將在山中或遊覽、或隱居、或著述、或授徒等等等等,這一切又把武夷山推向來一個新的高度。

在1999年的12月,武夷山保護區與武夷山風景區聯合申報世界雙遺產名錄獲得成功,本區成為我國僅有的一個既是世界生物圈保護區,又是世界雙遺產保留地的保護區,這標誌著武夷山的發展保護,進入到來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