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這是韓國社會崇尚的景象,女孩們化化妝,追追星,可以狂熱,可以花錢,要維持家庭,要教養孩子;但千萬不要去思考,不許有更多想法,不許表達不同意見,這也是韓國社會對女性最約定俗成的期待。

文 | 矮木

韓國男星李勝利夜店風波引發的一系列醜聞,已發酵將近兩月。即使是對娛樂再不感冒的路人,也能在鋪天蓋地的新聞中,大致覆盤這場並沒有平息跡象的鄰國“地震”。

有網友甚至重新定義了“瓜田李下”這個成語,新解為“韓國娛樂圈的這一串大瓜,是李勝利種下的。”暴力、偷拍、性招待、販毒、賄賂、政商勾結、跨境洗錢……作為頂級天團Big Bang組合中最年輕的成員,這個出生於光州普通人家的男孩,在經歷異常艱苦的選拔、練習和成名之路後,用飛速的下墮向人們展示了少年成為惡龍的故事。


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3月15日,李勝利在接受首爾地方警察廳調查後離開。 圖 / 網絡

而與惡龍息息相關的是,從勝利事件中,我們能窺見韓國娛樂工業更完整的面貌。面積僅有10萬平方公里的韓國,娛樂工業嫻熟、嚴密,很難找到它的抗衡者。過去10多年,它用特有的方式,參與構築了我們身處的美麗新世界——眼花繚亂的娛樂節目,永不停歇的感官刺激,它製造明星、光芒,為幾代東亞年輕人提供過往年代並不存在的虛無快樂,但同時,它也製造光之暗面的慾望、性別陷阱。

等李勝利事件撕開一角,很多人才驚異發現,隱匿於這光芒背後的,是骯髒和汙穢。而某種程度上,這骯髒和汙穢,才是嘈雜光鮮的表象之下,這個時代的人——當然絕不僅僅是韓國人,所身處的冷酷現實。

1

勝利風波中最刺眼和最荒誕的部分,是女性被窺伺、被壓榨和被玩弄的命運。她們必須年輕,必須美貌,必須懂事,必須讓“偶吧”或“社長”滿意,才能達到被遴選的標準。

在“勝茨比”這場權力和財富的遊戲中,她們被當作貨物,呈現在Burning Sun(事發夜店名)的燈光和酒精之下,成為一場交易的佐料和潤滑劑,或是名流們無聊時分的洩慾工具。

因為社交網絡的迭代升級,那些被流傳的偷拍片段,兩性關係中最隱秘、最不該示於人前的部分,成了這些人反覆咀嚼、調笑,甚至是僅僅拿來當作談資的章節。

這不是隻和勝利有關的個案。《玩物》這部韓國電影的結尾,有一串讓人心驚的數字:韓國女藝人中,45.3%曾回答被要求陪酒,62.8%回答曾被節目關聯者或社會有勢力者要求進行性接待。可以拒絕嗎?當然可以。但說“不”的代價是巨大的。一項韓國調查提到,在拒絕提供性服務的女藝人裡,有將近一半的人在角色分配或主演廣告方面蒙受了損失。

也是伴隨著勝利風波,張紫妍事件再次被提及。身為韓國女演員的她,在2009年自殺,年僅29歲。她的“遺書”顯示,她被迫為各路高層提供性招待,不堪其辱。《玩物》這部電影,就是以她的遺書為藍本而改編。

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受辱自殺的張紫妍和她留下的遺書。 圖 / 網絡

但張紫妍並非是韓國娛樂工業機器絞殺的第一個女明星。在她之前,陸續有李恩珠、崔真實等,她們生前有的和張紫妍命運相似,被當作官商交易的籌碼,有的飽受網絡暴力的圍攻。但無一例外,都是以自我了斷的方式,終結與世界的關聯。

這樣的悲劇裡,我們能看到這個國家的分裂之處。一方面,它富有和現代,常被視作半島另一國度的鮮明對照,但另一方面,儒家浸淫,等級和父權文化的陰影下,糟粕盤根錯節了千百年。

而這樣的國度裡,今時今日上演的故事,跟千百年來所有紅顏薄命的故事一樣——當一個女性,她的美貌、身體、名聲,她所擁有的一切都被物化,被當作商品,那她真正能為自己做主的機會,有且只有一個,就是選擇死去。

2

這些女星死去後,韓國警方無一例外地給出了抑鬱症的結論。可究竟是怎樣的壓力,能讓聚光燈下擁有名望、地位、財富和眾人喜愛的女星,在生命的最好時節選擇死去?她們的死,是否和韓國娛樂工業,乃至整個社會系統性的、體制化的對女性的壓制和馴化有關?即便張紫妍死去10年,這些疑問,還是繼續伴隨著一個又一個女性的死亡,成為永遠無人知曉的秘密。

一個殘酷的現實是,即便鮮活的生命不斷被吞噬,也並未給韓國娛樂工業帶來任何實質性的改變。名利場上,最不缺的就是年輕的容顏和肉體,永遠有人前仆後繼。就連李勝利本人,雖然不是女性,但不也是被這一套工業標準制造的偶像本身麼?

容顏和肉體都能迅速找到替代者,而權力和金錢的擁有者則不會。1990年出生的李勝利深諳此道,年紀還小時,他的家庭經歷過富裕到衰敗的更迭,格外能體會失去財富的不安。藉著偶像的身份,走向更廣闊的政商領域,再把關於女性的“生意”覆蓋到全亞洲,對他來說,或許也是一種對權力和金錢的鞏固。

在他和鄭俊英這些男明星的聊天記錄中,女團成員和練習生,只是為他們提供片刻歡愉的存在,就像酒精和毒品一樣。在他們的世界裡,女性是商品,是物件,甚至可以討論玩弄她們的心得。她們是一切可能的“東西”——唯獨不是“人”。

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韓國媒體曝光的李勝利聊天記錄。 圖 / 網絡

風波剛發酵時,Burning Sun夜店的代表還為勝利做過一句辯解:“勝利3年前的聊天內容如果是罪的話,那大韓民國所有的男人都是罪人嗎?”他並沒有真正理解這場風波的本質是性別傾軋,這才是男性的作惡,男性的罪。

弔詭的是,即便是有張紫妍事件在前,這10年間,有關她的死因,爆料不斷,證據不斷,但事件反覆被提及後又被反覆壓制,最後還是不了了之。等到了勝利風波,她幾乎才有了這十年來收穫的最大聲量的關注——不是她本身的死,不是她承受的屈辱和損害本身,而是物換星移之後,一個男性偶像團體的成員“作惡”所引發的連帶效應。

人們關注男性的“作惡”,這才發現了女性的“受害”,這才有了排山倒海的憤怒。這前後微妙的差別,是整個韓國社會最讓人齒冷的部分。

3

過去十幾年,東亞地區幾代年輕人都為韓流瘋狂,伴隨著韓劇、音樂、選秀、綜藝節目的流行,韓流在任何一個領域都能搶佔先機,收割一茬兒又一茬兒狂熱粉絲的追捧。即使是在幾乎是事實的指控面前,依然有粉絲不願意從迷夢中清醒,她們四處央求,希望能給她們的勝利偶吧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

女性佔據粉絲群體的絕大多數,這是韓國製造的另一重魔幻:批量生產出一代又一代的偶像團體,裝點萬千少女的青春和美夢,這些有毒的糖豆兒餵養出近些年愈演愈烈的粉絲文化,粉絲們用狂熱掃蕩一切,不講事實,不問是非,視偶像為宗教,信奉絕對的忠誠和順從。

稍稍值得安慰的是,世界範圍內女性運動的興起,帶動了韓國各階層女性的反思和抗爭。這兩年,整個韓國幾乎都在討論一本名為《82年生的金智英》的小說。小說平鋪直敘地講述了金智英枯燥無味的前半生,她作為一個女孩,在家庭、學校、職場所遭遇的種種不公。比如奶奶不准她吃弟弟的奶粉,爸爸會說被騷擾是你自己的問題,學長評價交過男朋友的女孩兒就像被嚼過的口香糖,婆家覺得女人生孩子照顧老公是天經地義。

就是這樣一本只有描寫和敘述、遠談不上對抗和控訴的小說,卻在韓國娛樂圈掀起了軒然大波——在韓國,女性主義並不受歡迎。女子偶像組合Red Velvet的隊長Irene因為在籤售會上表示閱讀過這本書,遭受極端粉絲剪碎、焚燒照片;出演同名電影的女星鄭裕美,在電影陣容官宣後,收到了大量惡毒的攻擊和謾罵。

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82年生的金智英》。 圖 / 網絡

4

“金智英”,就是八十年代的韓國最常見女孩的名字,據說走到大街上喊一嗓子,會有很多人回頭看。

對於批量生產一個又一個“金智英”,在文化塑造方面,韓國娛樂工業絕對功不可沒。這是韓國社會崇尚的景象,女孩們化化妝,追追星,可以狂熱,可以花錢,要維持家庭,要教養孩子;但千萬不要去思考,不許有更多想法,不許表達不同意見,這也是韓國社會對女性最約定俗成的期待。

於是,我們看到韓國存在這樣一幅奇景,供養這個龐大工業,在舞臺上蹦蹦跳跳,試圖取悅所有人的,是女性;現實世界中為愛豆花錢,刷數據,找各種粉絲團體打架的,是女性;變的沒有頭腦,失去辨別和獨立思考能力的,是女性;被這個龐大工業壓榨、脅迫,最後走投無路選擇死去,甚至死也不能安寧的,還是女性。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女性,但女性又是這場巨大生意中持續被警惕、被矮化、被監測和被敵視的對象。

這是娛樂工業在繁榮的表象之下所藏匿的性別陷阱,對於動輒千億的龐大娛樂帝國而言,女性既是金主,也是玩物。她們構築著這個帝國的基石,諷刺的是,基石之上運行的世界卻與她們無關,她們的狂熱與奉獻,在遊戲主宰者那裡一錢不值。唯一可能的關聯是,在被偷拍的猥瑣小視頻裡,作為粉絲的她們,成了長久的被侮辱與被損害的對象而不自知。真說勝利事件有什麼細思極恐的,這碩大的性別陷阱,真是值得所有人都狠吸一口涼氣。

可這樣的事情,會是韓國的孤例嗎?隔岸觀火的我們,境況會好一些嗎?

往遠處說,同處在儒家文化的枝椏裡,我們對女性的偏見和期望,不過也是“金智英”的變種。女性的犧牲和順從被持久地視作美德,任何離經叛道的想法和行為都會招來責難。

往近處說,最近十幾年,韓國的造星模式、綜藝形態、粉絲文化,一直是我們追逐、模仿、甚至是抄襲的對象,我們看到越來越多被複製出的狂熱青春,那些活在熱搜、數據榜單上聲嘶力竭的粉絲群體,跟鄰國的信徒沒有什麼兩樣。女性們也依然是最大的目標受眾,也是幕後的操盤者們最不希望擁有獨立意志和自由靈魂的附屬物。

即便勝利一事的痕跡淡去,類似的故事,依舊會在這個世界各個角落層出不窮,因為無論是韓國、日本還是我們,在這場美麗新世界的遊戲中,女性早早就被圈定了位置,安排了命運。

勝利案牽出黑幕,折射韓國娛樂產業性別陷阱,女性難逃被操縱命運

電影《玩物》劇照。 圖 / 網絡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公號(ID:meirirenw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