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理化與藥物研發

在古代,神農嘗百草,這其實就是人工篩選藥物的過程。

在現代,看過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人也會知道,新藥研發的成本是極高的。

在綜藝節目《奇葩說》中,經濟學家薛兆豐提到:每一款新藥研發的週期大約是20年,平均每款新藥的研發費用高達20億美元,新藥研發是一個高風險高回報的行業。

藥的分類

從藥物分子的大小來分,一般可以把藥物分為二類。

1. 化學藥

化學藥的起效成分是單一、明確的化學小分子,分子量通常小於 1000 道爾頓(也就是1000個質子質量)。這種藥可以通過實驗室化學合成製備,其分子結構可以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核磁共振與紅外光譜儀等儀器鑑定。這種藥物分子可以直接進入細胞產生藥效。

著名的阿司匹林(aspirin)就是一種化學藥,阿司匹林於1899年3月由德國化學家發明,可用於治療感冒、發熱、頭痛等病症。再比如偉哥(viagra)是由美國輝瑞研製開發的一種口服治療男性性功能障礙的藥物,在音樂人李宗盛等人演唱的《最近比較煩》這首歌中,有這樣一句“我夢見和飯島愛一起晚餐, 夢中的餐廳燈光太昏暗, 我遍尋不著那藍色的小藥丸”,這個藍色的小藥丸就是偉哥 ,這也是一種化學藥。

2. 生物藥

生物藥一般是抗體、蛋白(多肽)、核酸類藥物,分子量通常遠大於1000 道爾頓。所以生物藥是大分子藥。

比如治療糖尿病的人工胰島素就是一種生物藥。1958年,中國科學院在王應睞、曹天欽、鄒承魯、鈕經義、沈昭文等先生的帶領下,正式啟動人工合成胰島素項目,1966年取得巨大成功。我國人工合成的胰島素其實就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蛋白質分子,這是一種生物藥。

新藥研發與藥物靶點

數理化與藥物研發

要理解新藥研發,我們還要看一下為什麼一個人會生病——因為藥物是用來治病的。從分子生物學的角度來說,有的病情是由於分子的表達缺失引起的,比如胰島素降低引起糖尿病;也有的病情是因為分子的表達過強引起的,比如組胺過高引起過敏。

那麼,人為什麼會生病呢?因為身體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由化學小分子和生物大分子共同組成,它們並不是簡單地拼湊在一起,而是相互級聯作用構成一個複雜龐大的網絡,不同的生理功能可以看成這個巨大網絡中一條條串聯的線路。

我們身體的疾病,除了外科損傷之外,多數是這個網絡上某個線路發生了異常,這就好像某條交通線發生了堵塞一樣。吃藥的目的就是打開這個擁堵點。這個擁堵點也就是藥物分子需要作用的“靶點”。

在分子生物學出現之前,沒有藥物靶點這個概念。在那個時候,無論是全球各地的草藥,還是偶然發現的青黴素,都是根據經驗、猜測或者迷信來揣度人體的發病原因。中藥就是其中一個例子,一般中藥有副作用,這就是因為中藥不是根據分子生物學設計出來的,所以它的靶點很散亂,相當於是用散彈槍去打靶,而現代西藥則好像是用狙擊槍去打靶。

因此,人體內的所有分子都可能成為潛在的靶點,這些分子有可能在細胞膜上,或者在細胞質裡,有些可能在細胞核裡;這些分子也可能在血液裡,或者在大腦中——不同分子的特點不同。比如抗體等生物大分子只能與體液和細胞膜上的分子結合,而化學小分子則更容易穿透細胞膜甚至進入細胞核發揮作用。不同藥物進入體內的方式是不同的,一個好的藥物需要保證它們不要在進入體內的途中損失掉(比如被胃液的酸性腐蝕等等)。

而且藥物的設計必須有很好的靶向性,比如有的藥需要進入大腦,那麼就需要穿過血腦屏障;有的藥為了不影響嬰兒,則希望它不要透過母嬰屏障。最好的藥物設計的標準是:設計出來的藥只與想治療的器官和分子發揮作用,而不產生其他的副作用。但是,由於生物功能是一條線路,這個線路上可能不止一個分子有成為靶點的潛力,因此要找到最關鍵的靶點才會最有效果。

但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在生物體中,同樣一個分子可能是多功能的,如果抑制了這個分子,可能就會引起其他正常功能的損傷,這就是產生副作用,有些副作用還很嚴重,因此,要選擇非常乾淨特異的分子作為藥物靶點。

藥物靶點這個概念是分子生物學發展的產物,尤其是基因測序技術發展起來之後才有的新概念。通過研究找到真正作用的原因(分子機理),可以為藥物研發提供了新的原理。

從以上分析來看,研發一個新藥,需要很多化學生物知識,而化學生物知識又是以數學為基礎的,同時需要物理學支持,所以學好理科知識是科技進步的必需,是一個人成為時代先鋒的應必需,那些上學無用論,都是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