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阿里雲IoT後,他要用互聯網方式定義和運營智能家居


離開阿里雲IoT後,他要用互聯網方式定義和運營智能家居


​​引言:專注場景運營

經過2018年的發酵,智能家居呈現出了一個產業爆發前的典型特徵——行業分工細化。在觸達終端用戶之前,一輪輪的產品接力讓全屋智能家居體系更加成熟,設備商、集成商、解決方案商之間的磨合也更加到位。

這其中,一家叫做雅觀科技的公司,引起了《智哪兒》的注意。它定位於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公司,專注場景運營平臺的搭建,要用互聯網的方式讓智能家居落地。如今,雅觀科技剛剛走過它第一個年關。我們對其創始人顧志誠做了深入採訪。


離開阿里雲IoT後,他要用互聯網方式定義和運營智能家居

▲ 雅觀科技創始人顧志誠

連 續 創 業 者

顧志誠是個徹頭徹尾的互聯網創業者,雅觀科技是他創立的第三家互聯網公司。雖然這一次顧志誠選擇了智能家居賽道,因為這次結合了AI+IoT,其實也算是跨界創業。單獨的把雅觀科技理解成是物聯網公司,或者是智能家居公司,都不精確。

前些年有一個舶來詞,叫做“連續創業者”。後來,人們把一些連續創立多家公司的人稱作此名。但大家似乎有誤解,因為Serial Entrepreneur一詞其實指的是“連續成功創業者”,即硅谷那些做一個公司賣一個公司的人。

從這個定義來說,顧志誠是一個標準的連續創業者,他對事物的解構方式很“硅谷”。如果套用國內媒體發明的一個充滿泡沫感的詞,他可能叫“創業新貴”比較合適。不過悉數他的過往經歷,你會發現更多驚喜。

創立雅觀科技之前,他擔任的是阿里巴巴IoT事業部總經理一職。而更早,他先後聯合創立了暴風影音播放器和雲存儲公司酷盤。這兩個產品,對於讀者來說並不陌生。其中,酷盤是顧在大學畢業不久後創辦的,而暴風影音播放器則是其在大學期間利用課外時間開發的。

2013年,酷盤被阿里巴巴收購。顧志誠順理成章進入阿里當高管。在阿里的最後兩年,阿里雲IoT事業部由他掌管。可以說,如今進入智能家居領域,與其在阿里最後的兩年工作經歷有著密切關係。阿里既啟發了他,又激勵了他。

據顧志誠回憶,在2017年的時候,智能家居在阿里雲IoT事業部內部的業績佔比還很低。但隨著與萬科的合作,阿里雲IoT在智能家居領域逐步發力。杭州自然是阿里巴巴智能家居落地的第一站,首個與萬科合作的智能家居樓盤就在阿里巴巴總部對面。

從某種程度上講,萬科間接推進了阿里雲IoT在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顧志誠對智能家居的參與熱情也更加高漲,以至於在2017年6月,一顆創業之心再度被點燃。


離開阿里雲IoT後,他要用互聯網方式定義和運營智能家居


尋 找 自 己 的 位 置

雅觀科技的初創團隊擁有強大陣容,不乏來自阿里巴巴、恩智浦和高通等大企業的精英。顧志誠雖然不是老阿里人,但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經歷,賦予了他很大的個人勢能和眼界。阿里的鐵軍風格,也直觀地滲透進了雅觀科技。2018年2月份才正式規模運營的雅觀科技,如今在簽約業績上已經進入同賽道前三,名副其實的“阿里速度”。

顧志誠跟《智哪兒》分享了雅觀目前已落地和簽約的大致數據,在此不便透露。但以旁觀者角度看,至少在全屋智能這個領域,雅觀科技的成績斐然。換句話說,“跨界”取得初步成功。

當然,“跨界”的另一面,是助力。當前的智能家居行業百花齊放,通訊協議尚不統一,這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不同品牌之間的兼容性。作為全屋智能場景運營商,雅觀科技的目的是做出智能家居行業的操作系統。實現這個目的,除了紮實的技術開發之外,還需要打通、對接各路不同設備的協議,讓它們之間有效聯動,並實現場景化控制。

“特別是全球500強的那些品牌,他們之間的設備打通就是一個巨大的痛點。因為在一套全屋智能的精裝修新房裡,大概率都涉及到不同品牌設備之間的互聯互通需求,讓這些品牌自己去開放協議難度很大。” 顧志誠舉例,“比如讓三星的智能鎖、施耐德開關、羅格朗面板、博世安防、杜亞窗簾之間打通,實際困難非常大。這就給雅觀這樣的純第三方系統平臺提供了機會,去做一個智能家居的“安卓”平臺。”

自帶互聯網基因的雅觀科技,自然把代碼作為了第一生產力。基於AI、大數據和雲計算技術,雅觀科技要保證連接起來的成千上萬個的設備正常運轉,沒有各種“後遺症”。

“在智能家居時代,雲是一種剛需。” 顧志誠說道。這句話的另一層意思是,雅觀科技是穿針引線人,為智能家居系統編織大腦和神經網絡。


離開阿里雲IoT後,他要用互聯網方式定義和運營智能家居


但對於有著強烈阿里基因的雅觀技術團隊來說,構建這一個平臺是件“繁而不難”的事。如何保證集成效率的同時,又能掌握“核心科技”呢?為了不讓雅觀科技成為一個冗雜的系統集成商,互聯網做事方式再次發揮作用。

顧志誠表示,對於AI和邊緣計算中存在的與視頻、音頻的處理有關的,可以藉助第三方服務支持。而大數據分析這部分,一定要自己做。這樣才能針對每個用戶,設計獨有的個性化場景服務。

場 景 化 運 營 是 核 心

某個角度講,雅觀科技輸出的產品不是軟件,而是場景。忽略系統背後的局域網和雲平臺,雅觀科技提供其實就是一個個的場景,讓生活進入到無感知智能時代。

顧志誠提到了“柔性裝修”一詞。他認為,智能家居已經是一種大勢所趨的“柔性裝修”。再過五年,一、二線甚至三四五線城市全屋智能的接受和普及程度將會大幅度上升。本質上說,智能家居是消費升級的一部分。

而雅觀科技的切入點,就是場景運營。通過對某個場景的研究,運用智能家居對其進行二次優化,做到用戶端無感知,且體驗最佳。顧志誠舉了一個例子:

比如,人在睡覺時,睡眠是存在波峰和波谷的。同樣的時間,為什麼有時候醒來精神飽滿,但有時候卻疲憊不堪?這是因為前一種場景中,他恰好從波峰醒來,後一種場景中,他又恰好從波谷醒來。

“這種情況,就是智能家居要解決的問題。通過檢測睡眠曲線,讓用戶準時在波峰醒來。” 顧志誠說道,“方法也很簡單,通過一個小小的設計就可以做到。”

這便是所謂的場景運營。當然,在你醒來時,你是無感知的。用戶只感覺到精神抖擻,但無需知道背後的科技因素。如此一個看似簡單的場景,一需要傳感器採集數據,二需要大數據分析,三需要AI做決策。

當然,針對智能家居,以及雅觀科技同樣看好的智慧社區,場景是千變萬化的。雅觀科技把自己定義為場景運營商的原因,就是要以平臺思維做智能家居。搭建一個臺子,讓更多的場景開發者接入,才能最大限度滿足用戶需求。雅觀科技的故事也因此變得更加性感。

通過在環境調節、訪客控制、燈光系統、家庭安防、能源管理、社區互聯等細分模塊的數據挖掘和平臺運營,雅觀科技能輸出一個完整的智能家居解決方案。依託於雲計算優勢,從軟件商角度,賦能設備商和集成商。

“上不動硬件,下不碰施工。” 顧志誠用十個字點明瞭雅觀科技在智能家居產業的“助力”位置。


離開阿里雲IoT後,他要用互聯網方式定義和運營智能家居


小 結

據悉,雅觀科技的第一個批量交付樓盤,將在2019年4月落地。對於顧志誠來說,2018年一年的摸索,讓雅觀科技找準並吃定了方向。當下環境創業,方向感很重要。

雅觀科技的價值在於,它讓設備商的顧客變為了用戶。互聯網運營的概念逐步滲透。在顧志誠看來,因為智能家居系統,雅觀科技將會和用戶走得更近。在這個基礎上,雅觀將會提供更多的服務,比如健康、養老等垂直服務。

對雅觀科技來說,他們的工作,就是服務好這些用戶。

-------------- END --------------

總編:彭安軍 主編:劉琦 責編:查一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已與採訪對象核實文中信息。部分圖片為採訪對象提供,版權歸屬於原作者。原創圖片版權歸屬於杭州蜂動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允許不得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