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雞蛋的“土”與“洋”

近期有關土雞蛋的報道,在業界引起了不小的波瀾,也再次引發了業界關於如何界定“土雞”、“土雞蛋”的討論。

在大多數消費者看來,“土”“洋”之分,簡析明瞭,為何還需要討論?如此之問,只能是提醒我們,除了埋頭搞好生產外,還需要學會與消費者溝通、交流,為畜禽產品正本清源,使消費者對雞、對蛋、對肉有一個科學的、正確的認知,而不要被誤導、甚至引起信任缺失!

希望本文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能激起更多的畜禽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有益的、友好的、坦誠的交流與溝通。

“土雞蛋”——消費者能想象的場景大概是:雞能自由活動、自由覓食,毛色鮮亮……這是一種幾千年來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所形成的生產方式,不少消費者,尤其是有農村生活經歷的消費者對此有著深深的情懷。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條件、人文環境、消費習俗差異巨大,經過幾千年的選擇與進化,老祖宗們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極具特色的地方家禽品種。

所謂的“土雞”或者“土雞蛋”就是對我國獨具特色的諸多地方雞品種及其產品的統稱或者俗稱,涉及範圍非常寬泛,很難把它定義為一個嚴肅的學術性或專業性的概念。

具有地方特色的家禽,採用散養模式的,所產的雞蛋,稱為“土雞蛋”似乎沒有爭議。但這種生產模式,很難實現大量的商品化的生產,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需求。集約化籠養模式,無論是生產力的提升,還是產品質量的可控性,與傳統散養相比具有明顯的優勢,代表著更為先進的生產力。

但這種生產模式,可能與消費者想象的“土雞蛋”生產場景大相徑庭。但這樣生產的雞蛋,可否稱為“土雞蛋”呢?

我們的地方雞種,大多具有適應能力強、耐粗飼、肉蛋鮮美等優點。但也存在著生長速度慢、產蛋率低、疾病淨化不足等缺點。現代育種技術的運用,在保留地方雞種原有的一些優點的同時,可顯著提高其生產成績。

這些通過育種技術改良的地方雞種,或多或少帶有其他外來品種的基因,這些改良品種的雞蛋,甚至很難從外觀上看出與原始品種的差異。這類雞蛋,屬“洋”屬“土”?

民間似乎有一種說法:雞蛋不是吃飼料的雞下的,似乎就是最好的。

首先,從廣義的角度來講,供動物食用的食物都可稱為飼料。即便是玉米、稻穀、大豆等等原糧,至少屬於單一飼料範疇。所以,“雞隻不吃飼料”的這種說法至少是違背事實的。

其次,動物營養與飼料技術,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是一個龐大的而又規範的學科,其研究成果為人類飼養動物生產能力的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商品配合飼料,因其配方科學、營養均衡、安全有保障,除了能充分挖掘飼養動物的生產潛能外,其產品質量更加優良,食品安全更有保障。

給地方特色蛋雞,飼餵營養豐富而又均衡的飼料,能生產更多、更好的雞蛋,但這些雞蛋是不是就不能稱為“土雞蛋”呢?

以上三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需要更多的討論和交流。雞蛋作為一個通過活體生物生產的產品,其形狀、大小、色澤、風味等固有屬性大多是由品種、遺傳基因等因素來控制,很難通過工業化的手段進行人為改造。

飼養模式的改進、現代育種手段的運用、營養與飼料技術的普及,無疑為傳統“土蛋雞”的插上了飛向具有時代氣息的、規模化的、商品化生產模式的翅膀。

消費者、媒體、業界如果僅僅還停留在老祖宗們遺留下的老生產方式、老品種中徘徊不前,甚至爭論不休,似乎有因噎廢食之嫌。消費者對畜禽產品“土”的情懷,是對過往生活的一種懷念,也更顯露了對更高品質的畜禽產品的嚮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經過無數畜牧人的努力,我們成功解決了畜禽產品“夠不夠吃”的問題。現階段,“食品安全”已成為黨和政府監管的重點, “吃的安不安全”已是畜禽產品消費的主流訴求。

所以,守住食品安全的底線,生產安全可靠的畜禽產品是養殖人必須有的擔當。另外,我們也應當看到,一部分先知先覺的消費者,對畜禽產品的消費需求,已經上升到“好不好”的更高層面。

動物福利、產品風味等要素成為這類消費群體的關注重點。消費者對“土”產品的關注或者呼喚,也許正代表著這一更高級別的需求趨勢的到來。

畜禽生產者,應能順勢而為,從生產模式、品種選擇、風味改進等方面多下功夫,為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好的產品。

同時,在當今當這樣一個崇尚互動交流、追求消費場景的時代,養殖人在搞好生產的同時,還要學會利用多種渠道、多種方式宣傳好自己,讓消費者看的明白、買的放心、吃的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