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正在拋棄傳統商業數據庫?阿里雲等正提供雲上新選擇

自1970年數據庫誕生以來,傳統商業數據庫長期壟斷市場,但這一行業正發生鉅變。根據第三方機構顯示,到2021年,傳統商業數據庫的市場份額會下降20%至30%。

過去數十年,傳統商業數據庫一直壟斷市場。隨著互聯網時代海量高併發流量場景的出現,其短板逐漸顯現,例如價格高昂、運維難度高,企業需要準備一支專業的團隊,於是不少企業開始使用開源數據庫替代傳統商業數據庫。

開源數據庫雖然在成本和易用性上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性能較低是其天然的缺陷,而且依舊沒有改變傳統商業數據庫可擴展性低的短板,在面對流量洪峰時,很容易觸碰到性能的天花板。

雲原生數據庫的誕生真正改變了40多年曆史的數據庫行業,它兼具傳統商業數據庫的性能優勢以及開源數據庫易用性的特點,同時天然擁有云計算的彈性能力,可以輕鬆應對流量洪峰。

以上三類構成了目前的數據庫市場:傳統商業數據庫,例如Oracle、SQL Server等;開源數據庫,包含MySQL、PostgreSQL、Redis、MongoDB等;第三類是雲原生數據庫,阿里雲POLARDB以及AWS Aurora都是雲原生數據的典型代表。

而云原生數據庫因其天然的基因優勢,又更受關注。且隨著企業需求的不斷提高,雲原生數據庫的性能也在不斷進階。

以阿里云為例,2017年9月,阿里雲在國內率先發布了自主研發的雲原生數據庫POLARDB,該產品在100TB的數據容量上提供了10倍於傳統商業數據庫的性價比,其性能也達到了AWS雲原生數據庫Aurora的2倍。

在剛剛結束的2019阿里雲峰會·北京上,阿里雲又發佈了POLARDB的全新版本,是業內首個兼容Oracle的雲原生數據庫,為大型企業提供了快速上雲的方式。

阿里雲智能數據庫事業部負責人李飛飛在會後也向媒體指出,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將傳統商業數據庫遷移至雲原生數據庫。

雲計算曾改變CDN行業的遊戲規則,那麼數據庫會不會是被改變的下一個?你覺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