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振亮:“生態立市、穩煤促新”,資源型地區朔州要走綠色發展新路

新華網北京3月12日電 山西省朔州市右玉縣創造了“荒漠變綠洲”的生態文明建設奇蹟。在此基礎上,朔州市如何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全國人大代表、朔州市委書記陳振亮接受新華網採訪時表示,作為右玉精神的發源地,朔州市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


陳振亮:“生態立市、穩煤促新”,資源型地區朔州要走綠色發展新路


新華網:生態文明建設是關係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近年來朔州將生態文明放在了什麼位置?

陳振亮:保護生態環境既是關係黨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問題,也是關係民生的重大社會問題。

一年來,我們堅持把保護生態環境作為朔州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立足點,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市、穩煤促新”戰略,注重在戰略規劃上堅持生態優先、產業選擇上突出生態為基、發展理念上嚴守生態紅線、目標取向上改善生態民生,大力實施生態文明建設“六大工程”,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奮力建設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塞上綠洲、美麗朔州。

朔州要保持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定力,不動搖、不鬆勁、不開口子,要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新華網: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是汙染防治的重點,也是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中,如何讓朔州“山清水秀”?

陳振亮:朔州市始終把汙染防治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堅持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逐步走出了一條資源型地區綠色發展新路子。

2018年以來,朔州市啟動了以全域綠化為目標的大規模植樹造林工程。2018年全市完成營造林33.48萬畝,超出省定任務228.6%,懷仁市、右玉縣將分別在2019、2020年實現全域綠化,到2025年全市宜林荒山將實現基本綠化,打造“朔州綠”品牌。

桑乾河是朔州的母親河,也是永定河上游重要水源涵養區和綠色生態屏障,對於推動永定河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實現京津冀在生態領域協同發展至關重要。2018年以來,我們開展了以桑乾河清河行動為重點的水汙染防治、水生態修復、水資源節約利用工程。朔州市堅持以“浚河、控汙、固堤、綠岸、增水、興業”為基本思路,按照“突擊一個月、攻堅一百天、決戰2018年、鞏固提升至2020年”要求,全年累計清理淤泥256.7萬方、黑臭水體44.3萬方、垃圾170.7萬方、煤矸石30.1萬方、違建175處,排查入河排汙口81處、企業排汙口82處,桑乾河及其支流主要控制斷面及入河排汙口水質明顯改善。

同時,我們還推進以採煤沉陷區、露天開採區、山體裸露區“三區”治理為重點的大規模復墾工程,實施以打造宜居環境為目標的城鄉垃圾、汙水集中處理和城鎮集中供熱“三集中”工程,建設以工業固廢、畜禽養殖廢棄物、農作物秸稈“三廢”為重點的廢棄物綜合利用工程,推動以“控煤、治汙、管車、降塵”為重點的大氣汙染防治攻堅工程。

一年來,生態保護紅線初步劃定,環境違法案件打擊力度不斷加大,全年共查處環境違法行為329起,環保問責64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60人。

朔州市國、省考水斷面全面達標,空氣綜合指數和PM2.5降幅均居全省第二,二級以上空氣優良天數237天,未發生重汙染天氣。

新華網:從不毛之地到塞上綠洲,右玉縣委書記一任接著一任,帶著百姓植樹造林,創造了生態文明建設上的奇蹟。請問現在的右玉,在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方面有什麼新成果?

陳振亮:朔州是右玉精神的發祥地,右玉精神是生態文明建設上的一面旗幟。學習弘揚右玉精神,是我們的重大政治責任和歷史使命。

2018年以來,我們先後制定實施支持推動右玉高質量發展“30條”,編制完成右玉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以接續奮鬥生態綠化為軸線,聯合攝製的《右玉和她的縣委書記們》在央視一套熱播。

右玉這個曾經沙化十分嚴重的地區、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交出了生態系統修復、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兩份時代答卷”。2018年全縣二級以上空氣優良天數達到295天,空氣質量綜合指數4.51、同比下降13.9%;國定貧困縣正式摘帽,全縣實現整體脫貧,人均GDP超過省、市平均水平,初步實現山川“綠起來”、人民“富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