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各位兵间的粉丝老爷们,大家好。

今天我在逛微博的时候,看到了这样一篇帖子。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的:博主的一把陪伴自己14年的三刃木,在上周路过地铁站的时候,被官方收缴。

在心疼折刀被没收之余,博主举出了近期发生的两个事件作为对比,讨论管制刀具的判定是否存在不合理。

其中一件事例,就是之前闹得很凶的:上海虹桥机场老外携带管制刀具闯关的事件。而在这起事件中,这名外国男子所携带的戈博Paraframe-I,被认定为非管制刀具,并予以放行。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老外带刀闯关的报道


另一个则是河北邯郸某男子,在火车站送人时,因为随身携带的一把阳江折刀,被判定为“管制刀具”而被行政拘留。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看完了之后,我不禁发出了疑问。请问这是薛定谔的管制刀具么?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后来我冷静下来,仔细的想了一想,觉得还是有必要分析一下。

首先,在邯郸的那起事件中,这把阳江20块钱的折刀,肯定是属于管制刀具行列的。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阳江小刀


根据《管制刀具认定标准》来看,这把阳江小刀属于线锁锁定的类型,那么无疑违反了标准条例,而根据管制刀具不可携带进入公共场所这项规定。

如此说来,行政拘留实际是并不冤枉的,所以就无需多说了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折刀的管制判定


而争议最多的老外持刀闯关事件中,出现的那把戈博Paraframe-I,其锁定方式为外框锁,而且有明显的快开设计,那么根据标准来看。

这把戈博Paraframe-I好像也是管制刀具啊。。。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戈博Paraframe-I


稍微懂一点刀具的人应该都明白,不论是线锁还是框架锁,都属于折刀的锁定,而且框架锁比线锁的锁定还要结实,换句话说,框架锁的折刀跟直刀其实没什么两样。

我在微博上找了一下当时发布这个视频的账号,也就是东方卫视节目《巡逻现场实录》的官方微博。

在我搜索了他们去年发布的一整年的微博后发现,已经找不到“老外携刀闯关”的那期节目视频了。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说实话,虽然我从来没有携带过刀具闯机场火车站什么的,但作为刀友而言,如此双标的结果,肯定是不爽到极点了,当然更不用说是那些被没收过爱刀的老哥了,看到这,估摸已经开始忍不住要吐痰了。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不过各位先别忙着吐,我在其他的网站上,到底还是找到了那期节目的视频,在经过反复观看之后,我决定还是要为节目组来这里洗一下地。

其实最主要的矛盾点都集中在,办案过程中,是否因为外籍人员,所以存在双重标准。

大家不服的原因很简单:同样都是携带管制刀具,为什么外国人就可以放行,而邯郸那人就要被行拘?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说真的,邯郸那件事,其实是合乎道理的,毕竟国家早就规定了,公开场所携带管制刀具是可以行政拘留的。我们之前已经说过很多遍了。不要带刀去公共场所!不要带刀去公共场所!不要带刀去公共场所!

所以对于邯郸这件事,我还是那句话:不用洗,也没必要洗。

而在上海机场的外籍男子携刀闯关事件中,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当事人是“老外”的身份所吸引了。反而忽略了一个关键词:经鉴定。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据了解,所有携带管制刀具案件中,对案件判定,都是需要专业的部门对其进行“是否属于管制刀具”的鉴定。

而所有鉴定的条件都是以《管制刀具认定标准》为准,不过在实际操作中,我们经常可以发现:各地、甚至同一城市的不同区域实际上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

比如在A地认定为管制刀具,在B地则认定为非管制,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可以说数不胜数。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我打一个比方:有人用硬纸板做了一把折刀,开角小与60度,长度1米半,而且还用订书器在里面加了锁定设计什么的,总之全部按照管制刀具的标准来,怎么违规怎么做。

然后此人拿着这把硬纸板做的折刀去了A地的飞机场上飞机,结果一路绿灯,畅通无阻,机场的安检部门给出的理由是:经鉴定,虽然有着刀具的外形,但这就是个纸壳子,不是管制刀具。

而在B地的火车站,同样是这把硬纸板做的刀,就要被没收。火车站的安检部门给出的理由是:经鉴定,此刀虽为纸做,但具备管制刀具条件,而且具有一定杀伤力、所以没收没商量。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至于在那次的“上海机场老外携刀”事件中,机场的鉴定人员,就是在主观意识上判定,那把戈博Paraframe-I不属于管制刀具行列,所以才予以放行。

所以说,上海虹桥的机场安检鉴定人员,在这一事件中,无论有没有“双标”,总之鉴定不严谨肯定是没跑了。

而那期节目之后播出之后又再度删除,也说明了这一问题。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老外带刀进机场被放行的背后,难道刀具管制也看脸?


其实对于上海机场与邯郸火车站两起不同事件的质疑,对根到底都是反应出了《管制刀具认定标准》的实行漏洞。

现如今,刀具的构造种类多如牛毛,如何科学的实行刀具的管制条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管制刀具与非管制刀具之间的判定,不能总是依靠主观意识来判断。否则像上海机场老外携刀的类似事件,还会接着层出不穷。

当“看脸”的质疑出现的时候,明确、公开、科学的判定标准,才是我们真正想要说的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