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溫州華僑的故事 為何讓“委員通道”上的施一公哽咽

2019-03-03 15:10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翁傑

这位温州华侨的故事 为何让“委员通道”上的施一公哽咽

右一為施一公

3月3日下午,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全國政協委員、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面對中外媒體,他深情講述了社會各界對創建西湖大學的支持。當談及一位溫州籍華僑的捐助故事,他更是幾近哽咽。

一筆捐贈 一份厚望

“西湖大學創辦至今,已經收到了近萬人的捐贈。”施一公委員說,這其中尤其讓他難忘的是一份遠渡重洋的捐贈。

施一公委員將故事娓娓道來:去年10月的一天,長期居住在南美洲法屬圭亞那的溫州華僑周先生輾轉33小時,取道巴黎、趕到杭州;他帶來了當地30多位華人華僑的捐贈款,帶來了對西湖大學助力祖國強大的殷殷期盼。

施一公委員飽含深情地轉述了這位華僑對西湖大學、對祖國的寄語:我們是(與故土相隔遙遠的)華夏炎黃子孫,(同樣)希望祖國強大、科教興國!

這個故事不長,可正是這寥寥數語,施一公委員卻幾近哽咽。

今晚,記者輾轉獲得了這位“周先生”的微信,隨後通過微信語音通話的方式聯繫上了遠在法屬圭亞那的他。他告訴記者:他祖籍平陽、今年55歲,名叫周學兵。他於1985年畢業於中國海洋大學,1990年到圭亞那闖蕩。多年來,周學兵一直在圭亞那從事國際貿易、商品零售。

儘管常年身處海外,但周學兵一直心繫故土,尤其是中國的科教事業的發展。去年4月教育部正式公佈成立西湖大學的批覆,周學兵得知後激動無比。在他看來,“這是一所不同於傳統大學的新型大學,對中國的科研意義重大”。當天,周學兵就在當地華人華僑中發起了為西湖大學募捐的活動。第一天,就有30多位華人華僑通過官方微信二維碼捐款。

之後,周學兵在美國、加拿大、法國等地的華人華僑朋友也都紛紛參與進來,總計有上百人之多。去年西湖大學成立大會召開之際,周學兵專程從圭亞那回到國內,希望藉此機會更具體地瞭解西湖大學。

不僅是周學兵他們,這一年來社會各界對西湖大學的支持都讓施一公委員無比感動。在“委員通道”發言結尾,他俯下身來,深深地鞠了一躬:“我特別想代表西湖大學向全社會表示深深的敬意與感謝。”

一個目標 一份承諾

面對中外媒體,施一公委員在“委員通道”上,字句鏗鏘地說:“我們的目標,世界一流!” 顯然,這是他的一個承諾,要以此回報全社會對西湖大學的關心和支持。

為什麼有這樣的底氣?“因為西湖大學的誕生與發展,是建立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土壤之上,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到今天的必然產物!”施一公委員說,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過去二三十年來,我們持續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中國高等教育快速邁向普及化。

回顧自己任西湖大學校長這近一年時間,施一公委員和同事們一直在全力以赴地創辦西湖大學。他介紹,僅過去兩年時間,西湖大學已收到來自全球各地的6000多份申請。他們從中選聘了近百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其中80%是中國自己培養和輸送出去的優秀學子。在他看來,正是祖國的大發展、中國高等教育的飛躍,我們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為創辦一所高起點、小而精、研究型的大學夯實了基礎!

當下中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已經取得了長足進步,但在基礎科學領域仍然缺乏尖端性突破。 “尖端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能靠我們自己去創造!”施一公委員認為,因此就迫切需要培養更多更優秀的有社會責任感的拔尖創新人才,而這也正是西湖大學的使命與目標。

施一公委員相堅信:只要大家堅定信心、攜手同行,一定能讓中國早日成為世界教育強國。一定能助力中華民族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浙江新聞+】

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全國政協“委員通道”

3日下午,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首場委員通道在人民大會堂一層中央大廳北側舉行。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亮相,他深情講述了和西湖大學的故事。

施一公表示:過去一年,我和我的很多同事正在全力以赴創建西湖大學。這是一所社會力量舉辦,政府重點支持的新型大學,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他說:我們的目標,世界一流。大家可能會問,為什麼你們會有這樣的底氣。原因非常簡單,因為西湖大學的誕生和發展,是建立在中國高等教育大發展的土壤之上。

央視專訪施一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