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交易為生》導論

分享的目的:

一是敦促個人每天看一點,把他慢慢消化;

二是集中彙總方便公號收藏之後可以簡單分享,反覆複習;

三是手機不用儲存,隨時移動閱讀起來方便。


第二版這樣的:

《以交易為生》導論


埃爾德博士已經變成老頭子了。

——舊版目錄——

導論

1.交易——新的領域

2.關鍵在於心理

3.不利的勝算

Ⅰ 個人心理

4.為什麼從事交易?

5.幻想與現實

6.市場大師

7.自我毀滅的傾向

8.交易心理

9.“戒酒互助會”所提供的啟示

10.輸家的互助會

11.贏家與輸家

Ⅱ 群體心理

12.何謂“價格”

13.何謂“市場”?

14.交易的舞臺

15.市場群體與你

16.趨勢的心理學

17.處理與預測的對照

Ⅲ 傳統的圖形分析

18.走勢圖

19.支撐與壓力

20.趨勢與交易區間

21.趨勢線

22.跳空缺口

23.走勢的形態

Ⅳ 電腦化技術分析

24.電腦與交易

25.移動平均

26.MACD與MACD柱狀圖

27.趨向系統

28.動能、變動率與平滑變動率

29.威廉斯%R

30.隨機指標

31.相對強弱指數

Ⅴ 被忽略的精義

32.成交量

33.成交量的相關指標

34.未平倉量

35.海利克精算指標

36.時間

Ⅵ 股票市場的指標

37.新高•新低指數

38.交易者指數與其他的股票市場指標

Ⅶ 心理指標

39.共識指標

40.承諾指標

Ⅷ 新的指標

41.艾達透視指標

42.勁道指數

Ⅸ 交易系統

43.三重濾網交易系統

44.拋物線交易系統

45.通道交易系統3

Ⅹ 風險管理

46.情緒與機率

47.資金管理

48.出場

後記

致謝

文獻

——

新版的目錄對比下:


目錄

前言

導 論1

1.交易——新的荒野1

2.心理是關鍵4

3.你的勝算並不大6

| 第1章 | 個體心理12

4.為什麼交易12

5.現實與幻覺13

6.自我毀滅23

7.交易心理27

8.從匿名戒酒會中學到的經驗30

9.匿名失敗者33

10.勝利者與失敗者39

| 第2章 | 群體心理45

11.價格是什麼46

12.市場是什麼48

13.交易情景52

14.你與市場群體57

15.趨勢心理學63

16.管理和預測68

| 第3章 | 經典圖表分析法72

17.圖表73

18.支撐位和阻力位81

19.趨勢與交易範圍89

20.袋鼠尾96

| 第4章 | 計算機化的技術分析100

21.計算機在交易中的運用101

22.移動平均108

23.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MACD線和MACD柱狀線117

24.趨向系統130

25.震盪指標138

26.隨機指標139

27.相對強弱指標144

| 第5章 | 成交量和時間149

28.成交量149

29.以成交量為基礎的指標155

30.強力指數指標162

31.持倉量170

32.時間175

33.交易的時間週期182

| 第6章 | 市場指標192

34.新高-新低指數(the new high-new low index)192

35.50日均線上的股票數佔比201

36.其他市場指標203

37.一致性指標(consensus indicator)和投入指標(commitment indicator)206

| 第7章 | 交易系統216

38.系統測試、模擬交易和逐筆交易的三個關鍵要求218

39.三重濾網交易系統224

40.動力系統236

41.通道交易系統242

| 第8章 | 交易工具252

42.股票254

43.交易所交易基金(ETF)256

44.期權260

45.價差合約(CFD)271

46.期貨273

47.外匯283

| 第9章 | 風險管理287

48.情緒與概率288

49.風險控制的兩條主要原則294

50.2%法則296

51.6%法則303

52.從下降中恢復307

| 第10章 | 實踐細節312

53.怎樣設定盈利目標:“足夠”是關鍵詞312

54.怎樣設定止損線:不要異想天開318

55.這是A級交易嗎327

56.仔細搜尋可能的交易334

| 第11章 | 保持良好的記錄習慣338

57.每日功課339

58.製作並評價交易計劃345

59.交易日誌353

參考文獻359


《以交易為生》

導論

1.交易—新的領域

你可以隨心所欲,你可以生活與工作於世界的任何角落。你不需再為日常的瑣事所煩惱,不需再看任何人的臉色行事。這就是一位成功交易者的生活寫照。許多人嚮往這種無拘無束的生活,但很少人可以成功。對於一個業餘者來說,報價熒幕上閃爍著百萬金錢。當他試圖伸手去攫取——結果卻是損失。當他再嘗試——結果是更嚴重的損失。交易者之所以發生損失,這是因為交易是一場艱困的遊戲,或是由於無知,或者由於缺乏自律。如果你被這些問題所困擾,本書是為你而寫。

我如何開始進行交易

1976年的夏天,我開車由紐約前往加州。我隨身攜帶幾本精神病與歷史的書籍,還有一本從律師朋友處借來的《如何購買股票》,這是恩格爾所寫的一本老書。當時,我完全沒有想到這本毫不起眼的書將改變我的一生。順便提一點,我這位律師朋友具有一雙標準的黑手,他所接觸的任何投資都一定賠錢,不過這是題外話。在這趟旅程中,我狼吞虎嚥似的讀著恩格爾的書,最後到太平洋彼端的拉荷雅才將它讀完。在此之前,我完全不瞭解股票市場,但這個時候我開始有了賺錢的念頭。

我生長於——套用某位美國總統的話——“邪惡帝國”時代的蘇聯。我痛恨蘇聯的體系,但不可能通過移民離開這個國家。我16歲進入大學,22歲醫學院畢業,經過實習之後,我到船上擔任醫務的工作。我終於自由了!我在象牙海岸的Abidjan跳船。

我穿過烏煙瘴氣的非洲港都。在船上“同志”的追逐下,我來到美國大使館,大使館的辦事員不知如何處理,幾乎把我遣送回蘇聯。我極力抗拒,於是,他們把我安置到安全的場所,最後送我搭上前往紐約的飛機。1974年二月,我降落在甘亞迪機場。揹包內是非洲的夏天衣物,口袋裡僅有$25,我會說一點英文,但對這個國家毫無所知。

我完全不懂什麼是股票、債券、期貨或選擇權。有時候,當我看著皮夾內的美元鈔票時,心裡還會興起一股莫名的恐懼。在蘇聯,只要持有幾張這種玩意兒,就足以讓你在西伯利亞待上三年。

《如何購買股票》為我開啟一個嶄新的領域。回到紐約之後,我買進畢生的第一支股票——Kinder Care。從此以後,我積極地研究證券市場,從事股票與選擇權的投資與交易,現在則是以期貨為主。

我的專業生涯分成兩個截然不同的途徑。我在一家大型教學醫院完成實習,前往“紐約分析學院”進修,同時擔任全美最大精神專業報紙的編輯。目前,我忙著從事交易,每個星期只有幾個下午會在市場收盤之後來到“卡內基會館”對街的診所。我熱愛精神病的執業生涯,但大部分的時間都花在市場中。

學習交易是一段漫長的過程——有著狂喜的高潮與沮喪的谷底。我持續前進——或原地踏步——我不斷捶首頓足,交易帳戶經常不堪虧蝕。每當回到醫院的工作重新籌措賭本時,我大量閱讀,反覆思考,進行測試,然後又開始進行交易。

慢慢地,我的交易有了進展;可是,唯有當我瞭解勝負的關鍵並不在電腦中——而是在自己的腦袋裡——這才出現真正的突破。精神病專業的訓練,讓我得以掌握交易的三昧,我準備與各位分享這方面的心得。

你是否真正渴望成功?

我有一位相識已經17年的老朋友,他的妻子很胖,但非常講究穿著。自從我們相識以來,她就在節食,希望減輕體重,她絕不在人前吃蛋糕或者馬鈴薯——但當我走進她的廚房時,經常看見她揮舞著一柄大叉子。她說她希望能夠有苗條的身材,但現在還是與我們當初相見時一樣胖,為什麼?

對於她來說,短暫的口欲遠勝過減輕體重的需要。這位朋友的妻子讓我覺察一個現象:許多交易者說他們希望成功,卻不斷從事衝動性的交易——在市場上享受短暫的賭博激情。

人們總是欺騙自己,與自己玩遊戲。欺騙別人已經夠糟了,但欺騙自己將是無可救藥。書店的櫃檯上擺著許多節食的好書,但滿街上還是許多過重的人。

本書將教導你如何進行分析。如何從事交易,如何與自己的心靈打交道。我可以提供給你知識,但動機需要由你自己追尋。

2.關鍵在於心理層面

你可以由技術分析或基本分析的角度進行交易。交易靈感可以來自於政治與經濟趨勢的第六感。你可以嘗試選用“內部消息”,或只是“一廂情願”的期待。

你是否還記得前一次下單時的感受?是否急著進場,或擔心虧損?當你拿起電話,是否三心二意、猶豫不決?當你結束一筆交易,是否覺得自己得意或沮喪?數以千計的交易者,他們的感受將彙集為一股巨大的驅動市場的心理洪流。

控制你的情緒

絕大部分的交易者都不斷尋找理想的交易機會,一旦進場之後,他們便失去控制。或是因為痛苦而不安,或是因為高興而竊笑。他們搭上情緒的雲霄飛車,錯失致勝的基本元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他們缺乏自我剋制的能力,結果一定是雜亂無章的資金管理。

如果你的心智不能掌握市場,如果你忽略了大眾的心理變化,那就完全沒有機會在交易中獲利。所有成功的專業者,都瞭解心理層面在交易之中的重要性。所有失敗的業餘玩家,則忽略這個層面。

知道我是精神病醫師的朋友或客戶,都經常問我一個問題,這方面的專業訓練是否有助於交易。一流的精神診療與一流的交易,它們具有一項重要的共通點——專注於事實,以事實看待一切。經營一個健全的生活,你必須睜開雙眼。若希望成為一位優秀的交易者,你也必須睜開雙眼。判斷真正的趨勢與轉折,不要浪費時間與精力在懊悔或一廂情願的想法中。

男人的遊戲?

根據經紀商的資料紀錄顯示,大部分的交易者都是男性。我的資料也顯示類似的結論(我創辦的一個教育性的機構“金融交易講習會”)。大約95%的交易者是男性。基於這個理由,本書通常是採用男性的代名詞。當然,我絕對沒有輕視女性的意

思,確實有許多成功的女性交易者。

在機構交易員之中——銀行、交易商或其他類似機構的僱員——女性的比率稍高。可是,根據我個人的經驗顯示,這些少數參與交易的女性,她們成功的比率高於

男性,一個女人需要有非常強烈的動機,才願意踏入這個幾乎是男人專屬的行業中。

交易類似於一些極限運動。例如:高空跳傘、攀巖或深海潛水。參與者大多是男

性——女性的比率不足1%。

在這個日益枯燥而平淡的社會中,男性受到一些高風險活動的吸引。“紐約時報”曾經引用“密西根大學”社會學家David Klcin的評論:“由於工作愈來愈例行化……我們需要在娛樂中找尋成就感。工作愈安全、愈平淡,我們就愈需要在娛樂中尋找自我與個人的價值。而冒險與刺激扮演重要的角色。”

這些運動可以提供充滿張力的快感。但許多玩家經常忽略其中的風險,持著草率的心態。奧瑞崗州的整形外科醫生John T Ongue博士,曾經提出一份滑翔事故研究報告發現,愈有經驗的玩家,發生意外死亡的比率愈高,因為他們願意承擔較高的風險。一位運動選手若希望享受高風險的活動,他必須遵守安全規則。當你降低風險之後,反而可以在自我控制之中得到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交易也是如此。

你可以在交易中獲致成功,但必須把它當作一種嚴肅的心智活動。情緒是交易的致命之傷,為了確保成功,需要採用防禦性的資金管理。一位優秀的交易者必須隨時

留意他的資本,就如同深海潛水專家必須留意他的氧氣供給一樣。

這本書如何組成

成功的交易需要仰賴三根支柱:心理、市場分析和交易系統、以及資金管理,本書將探討這三個層面。

第1章將介紹一種交易員管理情緒的新方法,這是我在精神病執業過程中所發現的一種方法。它顯著提升我的交易績效,應該也可以幫助你。

第2章將討論市場的群體心理。群體的行為遠較個人行為來得原始。如果你瞭解群體的行為反應,便可以避免被捲入情緒的洪流中,在他們的情緒擺盪中獲利。

第3章將說明價格形態如何透露群體的行為。如同開卷調查一樣,社會心理學將被運用到典型的技術分析中。趨勢線、跳空缺口與其他的各種圖形排列,它們實際上都是反映群體的行為。

第4章將介紹現代的電腦化技術分析,相對於古典的技術分析方法,指標可以更深入反映群體的心理。順勢指標可以協助判斷市場的趨勢,擺盪指標可以顯示趨勢何時將反轉。成交量與未平倉量也可以反映群體的行為。

第5章將專門討論這兩個主題,以及市場的時間觀念。群體的時間觀念很短暫,交易者若能夠結合價格變動與時間的關係,將擁有競爭上的優勢。

第6章將探討股票市場的最佳分析技巧。這對於股價指數期貨與選擇權的交易將有很大的幫助。

人氣指標是衡量投資者與交易者對於行情的看法,這是第7章的內容主題。群體是一群順勢的動物,在趨勢形成的初期,往往應該加入群體。人氣指標可以告訴你,何時應該脫離群體——在市場發生重大的反轉之前。

第8章將介紹我個人研究的兩種指標。“艾達透視指標”(Elder-Ray)是一種以價格為基礎的指標。衡量市場潛在的多/空力量。“勁道指數”是衡量價格與成交量的綜合指標,它可以顯示市場主導群的力量轉強或趨弱。

第9章將介紹幾套交易系統。“三重濾網”是我個人多年來所使用的交易系統。

透過這幾個系統的解說,你可以瞭解如何篩選交易機會,並決定進/出場的價位。

第10章將討論資金管理的概念。許多的業餘玩家都忽略這項成功的關鍵要素。如果你的資金管理雜亂無章,即使是一套最傑出的交易系統也禁不起短暫的連續虧損。

沒有適當的資金管理方法而嘗試交易,就如同赤手空拳穿越沙漠。

你將會花費時間在這本書上。當你發現有些主意對你有用,要在你的實戰中測試它們。只有通過質疑才能真正變成你自己所有。

3.不利的勝算

為什麼大多數的交易者發生虧損?被市場掃地出門?情緒化與草率的交易是其中的兩個原因。但還有其他的理由,根據市場的實際結構來說,大部分的交易者原本就應該發生虧損。

佣金與滑移價差是謀殺交易者的兩大元兇。大多數的業餘玩家或許不相信這點,就如同中古世紀的農夫不相信微小的細菌足以讓他們致命。如果你忽略滑移價差,又與一位收取高佣金的經紀商往來,這就如同在霍亂肆虐的期間,隨意在路邊小攤生食海鮮。

進場與出場需要支付佣金。滑移價差是交易設定價格與實際成交價格之間的差額。如果你採用限價單,成交價格總是你所設定的價格,否則就不能成交。如果你急於進場或出場而採用市價單,成交價格總是不如於遞單當時的價格。

業內人士不斷由市場中抽走大量的金錢。交易所、主管當局、經紀人與交易商,他們都是靠市場討生活,而同時一代又一代的交易者面臨破產。市場經常需要新的輸家前來貢獻,就如同古埃及的金字塔總是需要新的奴隸。交易產業若要蓬勃發展,需要有多餘的輸家前來捧場。

交易是一場負和遊戲

經紀商、交易所與投資顧問不斷進行推銷,吸引更多的輸家進入市場。這些人總是把期貨交易形容為一場零和遊戲,他們掌握人性的心理。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很聰明,可以贏這場零和遊戲。

在一場零和遊戲中,贏家的所得等於輸家的損失。如果你與我就“道瓊指數”未來100點的走勢方向賭$10,則我們之中有一人會贏$10,另一個人輸$10。某位比較聰明的人,將在一段期間之內贏得這場遊戲。

人們相信期貨業者對於零和遊戲的說法,吞下食鉺,開立交易帳戶。他們不瞭解交易是一場“負和遊戲”。贏家的所得小於輸家的損失。因為期貨業者由市場中抽取資金。

舉例來說,賭場的輪盤也是一場“負和遊戲”,因為賭場大約有3%到6%的抽頭。

所以,就長期來說,賭客不可能在輪盤中獲勝。我們倆也可以來一場“負和遊戲”,如果先前的$10賭局是透過經紀人安排,當我們結算時,輸家將支付$13,贏家只拿到$7,而兩位經紀人則沿路笑到銀行。

對於交易者來說,佣金與滑移價差就如同是人生中所不可避免的兩個負擔,死亡與繳稅。它們降低了生活的樂趣,最後也迫使生命結束。交易者在回收任何獲利之前,首先必須供養經紀人的生計與交易商的設備折舊。“中等以上”的技巧絕對不足夠。你必須站在群體的“頭肩頂”之上,才能夠贏取這場“負和遊戲”。

佣金

對於每一口期貨契約的交易,來回一趟的佣金大約介於$12到$100之間。大額的交易者透過折扣號子進行交易,佣金比較低;小額的交易者透過全套服務的經紀商,佣金比較貴。業餘的玩家陶醉在豐厚的獲利美夢中,而沒有在意佣金的負擔。經紀人辯稱,佣金費用僅佔根本契約價值的一小部分而已。

如果希望瞭解佣金所造成的真正影響,必須由保證金——不是契約價值——的角度考慮。以單口的玉米契約為例(它代表5,000蒲式耳的玉米,契約價值大約是$10,000,假定你支付$30的佣金,經紀人告訴你,佣金還不到契約價值的1%,實際

上,你所存入的保證金大約是$600。$30的佣金相當於是保證金的5%。這意味著,這筆交易如果獲利5%,你才勉強可以持平。如果每年交易四次,一年的獲利率必須是20%才能夠避免發生損失!很少人能夠辦到這點。對於許多基金經理人來說,每年20%的獲利可以讓他們的眼珠蹦出來。“些許的佣金”絕對不是微不足道的成本——它是成功的主要障礙。

對於許多業餘的玩家來說,交易帳戶中的資金,有一半以上必須支付每年——如果他們能夠維持那麼久的話——的佣金。即使是折扣的佣金,它們也是成功交易的一個莫大障礙。在經紀人彼此之間的閒聊中,他們笑話那些客戶絞盡腦汁,而目標僅是希望持平。

到處打聽最低的佣金,大膽討價還價,不要覺得不好意思。我聽過經紀人報怨客戶太少,從來沒聽過客戶報怨經紀人太少。告訴你的經紀人,收取較低的佣金才符合他的最大利益,因為你如此才能成為他的長期客戶。設計一套交易系統,儘可能減少交易的頻率。


滑移價差

每當你進/出市場時,滑移價差將鯨吞或蠶食你的交易帳戶。滑移價差是實際的成交價格不同於你遞單時的市場價格。換言之,水果攤的蘋果標價是29美分,但你必須支付30美分的價格。

滑移價差可以分為三類:普通、易變性與犯罪活動。普通的滑移價差是來自於買/賣報價之間的價差,場內交易員將維持兩種報價——買進與賣出。

舉例來說,經紀人對於六月份S&P500的報價是390.45,如果你希望根據市價買進,價格至少是390.50。如果你希望根據市價賣出,頂多可以拿到390.40。由於每點的價值是$5。10點的買/賣價差代表有$50,將由你的口袋轉到場內交易員的手中。

這是你進/出市場所必須供養他們的費用。

買/賣報價之間的差價是屬於合法的滑移價差,在流動性很高的市場(例如:S&P500與公債),價差很小;交投冷清的市場(例如:橙汁與可可),價差較大。根據“交易所”的說法,這是你取得市場流動性——隨時可以逃出市場——所必須支付的代價。電子交易系統承諾降低這部分的價差。

市場價格易變性也會導致滑移價差。場內交易員可以掌握快速變動的行情。當行情發動時,滑移價差可能一飛沖天。當S&P500暴漲或暴跌時,可能會有20點或30點的

滑移價差,甚至於100點以上。

第三種滑移價差是純粹來自於場內交易員的犯罪行為。他們有千奇百怪的手法盜取客戶的錢。某些交易員把不理想的交易挪給你,自己保留理想的交易。最近有一本書 專 門 描 述 這 類 惡 形 惡 狀 的 行 為 : David Greising 與 Laurie Morse 合 著 的《Brokers,Bagmenand Motes》。

在一個侷促的交易場所內,上百名交易員每天相處在一起,這很容易形成一種“利害與共的同志之愛”——換言之,一種“我們對他們”的心態,場內交易員以綽號來稱呼場外的人。把我們視為是次級的人類,他們稱呼我們為“單子”(Paper)(例如:“單子今天有沒有進來?”)所以,你必須想辦法保護自己。

為了降低滑移價差,儘可能在活絡的市場進行交易,避開交投冷清與行情變動迅速的市場。在平靜的行情下,進場建立部位,儘可能採用限價單在特定的價格買進或賣出,記錄遞單當時的市場價格,如果必要的話,讓經紀人到場內為你討公道。

整體的傷害

滑移價差與佣金,使交易活動類似於在鯊魚出沒的海灣遊戲。讓我們看看經紀人推銷業務時所經常採用的一個例子;然後,看看實際的情況又如何。

他們的說法大概如此:一口黃金期貨契約代表100盎司的黃金。某個人放空5口契約,另外五個人分別買進1口契約。黃金價格下跌$4,買方認賠出場,每盎司損失$4,每口契約損失$400,這位放空5口契約的明智交易者也回補部位,每口契約獲利$400,總共是$2000。

可是,在現實世界裡,每位輸家的損失都超過$400,他至少必須支付$25的佣金。進出的滑移價差可能各為$20。所以,輸家每口契約損失$465,整體的損失是$2325。在另一方面,贏家放空5口契約,來回的佣金可能是$15,進出的滑移價差可

能各為$10,每口契約的獲利將減少$35,5口契約是$175,所以,他的實際獲利僅有$1825。

贏家認為他獲利$2000,但實際收取$1825。輸家認為他們虧損$2000,但實際的損失是$2325。整體來說,桌上的黃金少了$500($2325-$1825)。這部分的黃金落到場內交易員與經紀人的口袋中,任何賭場或跑馬場也不敢如此窮兇極惡的抽頭!

交易者還有其他的相關開銷。電腦與報價設備、資料、交易軟件、雜誌費與書籍——包括你現在開讀的這本——都是來自於交易的資金。

尋找一位佣金最低廉的經紀人,然後緊盯著他,設計一套進出訊號較少的交易系統,而且允許你在平靜的行情中進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