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提高錄取門檻、收取“自願愛心捐款”,這三所民辦初中被處罰

擇校,一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解決擇校問題,從中央到地方,三令五申,想了很多辦法,出臺很多措施,儘量做到公開公正。但近日,一些寧夏銀川的學生家長反映,稱當地一些實施義務制教育的初中在招生時,向部分學生收取了數額不等的擇校費。針對家長反映的這些問題,記者來到銀川,進行了調查。

《焦點訪談》

銀川三所民辦初中 升學率高獲家長青睞

銀川市共有初中學校21所,其中公辦學校18所、民辦3所。這三所民辦學校分別是: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銀川景博學校和銀川英才學校。

故意提高錄取門檻、收取“自願愛心捐款”,這三所民辦初中被處罰

根據寧夏回族自治區教育廳發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銀川市城區初中畢業生升入普通高中的比例約58%,而3所民辦初中的升學率高達87.3%,遠高於全市的平均水平。按照《義務教育法》規定,公辦學校的小升初應免試就近入學,不可擇校。但是民辦初中具有自主招生權,而且三所民辦初中不受學區的限制,很多家長都願意選擇讓孩子到這裡上學。

而家長反映的收取高額擇校費問題,也正是發生在這三所民辦初中。那麼這三所學校到底有沒有收取擇校費?收了多少錢呢?記者分別到這三所民辦學校進行了調查。

“自願”“愛心捐款” 部分家長繳納數萬元額外費用

據瞭解,2018年9月這三所學校新招收的初一學生人數分別為: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880人,銀川景博學校608人,銀川英才學校440人。由當地物價部門經過核定公示後製定的統一的學費標準為每人每學年8800元。

但是記者在調查中卻發現,這三所學校中,並不是所有新生都是按照這個統一標準來交納的學費。其中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有823人,銀川景博學校有578人,銀川英才學校有408人,是按照標準交納了每人每年8800元的學費。但每所學校都還有一部分學生繳納了遠遠高於標準學費的額外費用。

其中,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對57名學生收取贊助費327萬,銀川景博學校對30名學生收取贊助費232萬,銀川英才學校對32名學生收取153萬。三所學校的贊助費最低的每人1萬元,最高的每人10萬元,這遠遠高於物價部門規定的民辦學校學費的標準。這些費用學校是以什麼名義收取的呢?

張君(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你想給學校做點什麼,你就捐助點錢。我們在民政廳註冊成立了景博慈善基金會,我們讓家長把這個錢自願捐助到這兒。

李毅(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我們也沒有說刻意要求誰交多少錢,是家長自願的,是愛心人士自願的。

從收費憑據上顯示的內容來看,有的學校是以愛心捐贈的名義讓家長簽訂捐贈協議書,捐贈數額為八萬元、兩萬元、五萬元不等;有的學校的收據上只寫了學生姓名以及所交納的金額;而另一所學校則更隱蔽,直接讓家長以公司的名義將錢交給學校。同時為了規避檢查,這些學校一律要求家長交納現金。

學校故意提高門檻 預留名額收取贊助費

那麼,為何是這119名學生被收了贊助費呢?三所學校負責人表示,學生面談的成績決定是否需要繳納贊助費。什麼是面談呢?根據這三所學校的招生程序,當地教育部門給這三所學校核定招生名額後,學校分別在網上作了公示,學生自願報名, 其中20%的招生名額由電腦搖號自動生成,剩下的80%的名額則是通過學生面談來完成招生。而這個面談之後學生是否符合錄取條件完全由各民辦學校決定。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這三所學校都在原本計劃的招生名額內有意提高了面談的通過條件,因此就造成了一些學生在面談過程中被淘汰。

例如,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2018年的初一年級的招生名額為880人,通過電腦搖號和麵談,只招收了823人,剩下的57個名額被用來收取高額費用。

故意提高錄取門檻、收取“自願愛心捐款”,這三所民辦初中被處罰

而這些所謂因為面談分數不夠等原因交納贊助費的57名學生,原本就在招生計劃之內。但學校卻故意預留了招生名額。同樣的方法,銀川景博學校預留了30個名額,銀川英才學校預留了32個名額。

記者:三十多個孩子,是什麼原因考不上?

李毅(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因為我們學校確實經費緊張,家長也自願。

記者:為什麼是這32個孩子交錢?

李毅(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這個我也說不清楚。

如此看來,三所學校預留名額是一種故意行為,通過設置門檻,讓一部分學生不能通過正常的錄取,以此來收取高額的贊助費。據瞭解,這三所學校119名學生被收取了1萬到10萬不等總計712萬的贊助費,那麼這些錢是按照什麼標準收取的呢?

故意提高錄取門檻、收取“自願愛心捐款”,這三所民辦初中被處罰

張君(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首先是家長自願,第二是根據他面談的成績,成績好就少交一點。

李毅(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我們主要是根據家長的自願,依據家長的經濟實力。

看來收取的贊助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收多收少全由學校自己決定,毫無道理可言,有錢多收點,沒錢少收點。 只要交了錢,就能擁有上學的機會。

國家嚴禁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 三所民校被處罰

早在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門聯合下發的《關於2012年治理教育亂收費規範教育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重點提到,堅決治理義務教育階段擇校亂收費,嚴禁以任何名義收取與入學掛鉤的捐資助學款。這三所學校為什麼違背規定呢?

倪培新(銀川外國語實驗學校 副校長):也知道這是不對的,政策是不允許收贊助費的。

張君(銀川景博學校 法人代表):因為上學想進來的人比較多,交點錢把門檻設置一下,就可以阻擋一些。

李毅(銀川英才學校 執行校長):我們也知道這是違規收費。但是對於在夾縫當中生存的民辦學校來講,確實也是迫於無奈。

實際上,在今年的5月,銀川市教育局和銀川市物價局就曾聯合下發文件,要求加強民辦學校的監管,嚴禁收取各種名目的建校費和與入學掛鉤的贊助費。但是儘管如此,這三家民辦學校依然收取了共712萬的贊助費。為此,銀川市教育局也對這三所民辦初中的違規行為做出了處罰:要求將與入學掛鉤的費用全部清退給家長;此外這三所民辦初中不再享受2019年國家的扶持政策;同時問責約談校長,在全市進行公開的通報批評。

對於銀川市教育局對三所民辦初中做出的處理決定,三所民辦初中的負責人表示完全接受,立行立改。把之前收的712萬元贊助費全部退還給學生家長。

央視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