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逼的拓展培訓行業能不能做出技術含量?

團建者認為,拓展培訓市場核心就是企業需求結果,在從1.0到3.0的過程中,場地、培訓,銷售和管理系統的把控上都需要做到更加精細化。

苦逼的拓展培訓行業能不能做出技術含量?

關於政策對行業的影響,其實我深有體會,上週面試了一個人,是做幼升小的素質教育,創業失敗了,他是很有名的老師,做的很好,收費能到3、5萬,為什麼?因為天天保安、公安在抓他,我們覺得拓展培訓行業比較幸福的,沒有聽說哪個拓展培訓行業公司被查處。

相比之下我們拓展培訓絕對不會受影響,這是一個很陽光的產業,我們沒有給學員加負,我們是給參與者健康快樂,收穫,體悟,給企業團隊建設畫龍點睛,所以我非常看好這個領域。

做拓展訓練一年一個公司業績做一千萬那簡直就是天文數字了,大家辛苦的在開發業務,在執行活動,但是到年底一算賬,還不如上班賺的錢舒服。時常被同業講“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能不苦逼嗎?

接下來我想分享的是對拓展培訓行業的變化的看法。

拓展培訓的1.0時代,是企業+教練+場地,整個都是拓展資源導向的生意,做這個生意的是教練員、管理者,當兵退役的,還有一些諮詢公司,整個資源都在培訓方面。

但是到了1.5時代,是教練+場地+諮詢公司。然而教練員有很多問題,一種是兼職教練員,普遍大家覺得錢好賺,因為你做好好不好培訓公司必須付錢(勞務費),比較牛的像人眾人的一些機構,他們有自己的教練團隊,自己場地,客戶基礎非常穩定,都是系統化的流程管理。這個時間段中,行業是教育資源導向的,大家拼的是客戶資源,師資力量,然後全國佈局。

然後進入2.0時代,基本上是各種諮詢,文化,戶外,旅行社,體育機構參與到這個產業中運營了,場地+教練=銷售。有專門培訓公司就很少了,基本都成了銷售公司,主要靠行業資源整合了,好處是可複製非常強,沒有地域的差別,而且擴張速度非常快,毛利確一直往下降。

但我覺得有幾個缺點。一個是容易被複制,行業沒有壁壘,競爭加劇,這個模式大家會覺得你做得這麼好,我也可以這麼做。第二個是課程質量的問題,我聽一些機構的說,課程在其它培訓機構套一個即可,我相信大家都在相互套用,這個環節很難留住客戶,因為殘差不齊的從業者人實在太多,現場執行培訓質量很難把控。還有第三個問題是體態臃腫,整個模式只能靠人堆起來,在紅利期,只要銷售的人跟得上,人就會越多。但是我們想效仿肯定會遇到瓶頸,而且招銷售是最困難的事情。

如果他能賺到錢,自然會做這個事情,如果一開始跟他們說天天要地推,大多數是做不到的。

這是2.0時代,在兩年前吧,這個模式是最好最實用的,但是現在會有一些瓶頸。

然後到了2.5時代,是場地升級+服務升級,前面銷售的問題可以解決了,最大的問題是場地,現在培訓機構和場地的關係是非常緊張的,做得好的場地肯定空間緊張,我們培訓機構無形中成了培訓場地的業務員,我們合同金額的一半支付到場地(吃住等)整個場地把你的培訓的利潤賺走了一半。

這時候你肯定想我得自己做場地,這個模式是體驗式拓展培訓+場地運營,這個好處是什麼,我有自己的場地,可以提供很多服務,企業可以在住宿,就餐,培訓。我可以隨時協調場地資源,可以做很多服務。

因為自有場地的好處,是可以匹配團隊所有時間,你想禮拜六上午就上午,當時你去外面租場地,上午租不到,客戶就流失了,自有場地可以解決所有問題。

新的問題是什麼呢?場地運營又出現問題了,週末很滿,隊量多了怎麼辦,如天天空著怎麼辦,這個時候會有很多問題,你的場地費成本還不如租。會議室可以租,平時有會議團隊,其它的項目空置率是非常高的,而且拓展培訓週中培訓的少,週一到週四的上午基本上全空著。

1.0到2.5,無非是這四點,我們必須要擴張到3.0,就是系統+文化。

系統有很多系統,我們這次做了教研管理系統、財務系統、銷售系統、場館系統等等,沒有系統會發生什麼事情?之前見了幾個教練,見到我第一事情說我的課效果是最好的,我是專業教練,我最重要的核心是課程質量,我說然後呢?他說我帶過的隊伍,在我這一年有複訓。然後呢?這團隊沒有和他合作,為什麼?因為他還是那老一套沒有新內容,他董了,不需要再學了。企業覺得你執行的這麼好,學員感悟,收穫的這麼深,我不需要再學了。

未完 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