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故事

我剛把飯盛好,肚子隱隱疼起來。“哎呀,我肚子疼。”我皺起眉來。老公也東施效顰,“哎呀,我也肚子疼。”我狠狠瞪他一眼,指著自己的小腹說:“你是這兒疼嗎?”他狡黠地搖搖頭,“不是,胃疼。”兒子看了看我倆,也莫名其妙地皺起眉,“媽媽,我頭疼。”

看他們不相信的我的疼痛,不給我眼神或話語的安慰,我生氣地說:“我想死。”誰知老公竟冒出一句這樣的話,“趕快去衛生間。”

漢字的故事

兒子聽到“死”這個字,竟問我:“媽媽,你說人死了什麼感覺?是一片漆黑嗎?”我本來不好受,心裡煩煩的,便沒好氣地說:“‘未知生,焉知死。’”老公正離開餐桌到廚房裡盛飯,聽到我搬出了孔子名言,便又自作聰明地告訴兒子,“兒子,‘焉知死’,雁知道人死了怎麼回事,你去問雁吧。”

漢字的故事

聽到老公的對於漢字讀音的胡亂聯繫,我突然想起了這幾天讀《論語》讀到的一個小故事,也是由於漢字多音多意造成的笑話,於是講給他倆,“魯哀公問孔子,‘吾聞夔一足,信乎?’孔子說:‘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無他異,而獨通於聲。堯曰:夔一而足矣,使為樂正。故君子曰:夔有一足矣,非一足也。’”意思是說春秋時期,有個魯哀公,他問孔子‘夔一足,是不是夔長了一隻腳呀?’孔子說:‘夔是一個人,通曉音律,堯讓他做了樂正,有人想推薦別人管理音樂,堯說夔一足矣,也就是說有夔這一個人就足夠了。’”

漢字的故事

兒子聽了並沒覺的好笑,老公卻興奮起來,“我給你們講個故事吧,古時候,楚國的一個人 ,正在給燕王寫信,由於燈光很暗,他吩咐僕人,‘把燈舉高點’,說著他就把‘把燈舉高點’寫進信裡。燕王收到信後,看到‘把燈舉高點’,不知什麼意思,他反反覆覆地想,‘把燈舉高點’‘把燈舉高點’,我明白了,就是讓我把光明照給很多人呀,就是讓我多施恩惠於老白姓呀。燕王從此減免老百姓的負擔,大施恩惠,燕國很快強大起來了。”

漢字的故事

老公講完這個故事,又想起了“帶兵入京”的故事,兒子搭話了,“老爸,這個故事你講了不止一次了,我說給你聽吧。文革時期,一男子在北京上班,過年了,往老家發電報,讓老家他爹帶上孫子大兵來北京,結果政府把他抓起來了,說他是反革命,原來他的電報上寫的是‘帶兵入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