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买保险,可以有效对抗通货膨胀!

很多朋友经常会有一个疑问,现在通货膨胀非常严重,就算买了几十万保额的重疾险,可是30年后这些钱还能起什么作用呢?如果没有太大意义,那为什么还要买保险呢?不得不说,这也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通货膨胀和保额的那点事,看看到底哪种方式才是应对通货膨胀最好的手段。

这样买保险,可以有效对抗通货膨胀!

1、 什么是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通俗点来说就是:物价水平上涨,或者是流通的货币数量超过了经济实际的需要,从而造成货币购买力的下降,也就是说东西越来越贵,钱越来越不值钱了。作为老百姓可能最大的感受就是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放在银行里虽然数量没有变少,但买到的东西却是一年不如一年。

举个例子:

1990年如果你有一万元,可以炫耀自己是万元户。如果2019年你还只有一万元,则基本上可以称为穷光蛋了。1990年10元钱可以买10斤猪肉、10公斤大米。而如果存钱存到了现在(2019年),以每年5%的利息计算,10元变成29元,也就只能买到2斤猪肉,购买力急剧缩水。

通货膨胀所带来的货币贬值是世界的通病,我们所有人都需要和通货膨胀去做斗争。所以建议大家不要过分苛求保险保额在几十年后还能有效的对抗通胀。在通货膨胀面前,我们普通人永远是输家。想打赢这场战争我们需要做好自己的财务管理,拟定一项合理的财务规划,进行投资理财。

其次,假设保额50万,并不是今天的50万,是未来的某一个时刻发生重疾后赔50万。在财务领域有一个词叫做贴现率,就是把未来的50万计算到现在。重疾产品的预定利率,其实就可以简单理解为贴现率。

所以,保额50万,是若干年后的贴现到今天,其实保额可能只值十几万,而远未到50万。所以,保险公司在设置保额时,其实也已经把通胀的因素考虑进去了。

这样买保险,可以有效对抗通货膨胀!

当然,也有很多朋友会说连续缴费那么多年,几十年后的50万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买还不如不买。这里面最核心的一点就是不确定什么时候发生的才叫风险。因为保险保的不是几十年后所谓"风险高发期"的风险,而是"明天"的风险。

如果大家确定缴费期间不会发生风险,那么从保障的意义上说就根本不用买保险了。所以无论通胀水平如何,保额是否够用,这都不是我们拒绝保险的理由。

这样买保险,可以有效对抗通货膨胀!

2、 保额会增长的保险,是否真的好?

为了迎合消费者的诉求,有的保险公司也会推出分红型的重疾险,简单来说是保额会长大的重疾险。看起来完美的解决了通胀的问题,可是事情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在购买分红险的时候,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会抄写一句话:合同约定是分红是不确定的,通过这种方式就是为了提醒大家分红险的中档、高档收益都是不确定的,可能达不到的。而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想通过分红跑赢通胀可能性为零。

这样买保险,可以有效对抗通货膨胀!

3、 买保险,如何应对通胀?

1. 保险的多次配置

首先大家要明确保险是多次配置的过程,不要期望购买一次保险就能保障一辈子。要随着自己的收入、家庭结构每隔几年进行一次回顾,看看是否有什么遗漏,保额是否还是足够。

另外我们一直倡导买保险保额要高才有意义,无论通胀多么凶猛,如果保持一个足够高的保额,那么也可以应对通胀的压力。

可以通过购买终身型重疾险+消费型重疾险保持一个足够高的保额,而且这样的预算也不会特别多,或者都采用消费型的重疾险,同样保证一个比较高的保额。先保证一个足够高的保额,然后后面再多次配置就好了。

2. 合理的保险组合

除了保额要高,也要配置一个合适的保险组合,具体就是意外险、重疾险、定期寿险、医疗保险。通过一个完整的保险组合,也可以有效的应对高额医疗费用支出,组合里面不仅有一次性给付型的保险,而且还有报销性质的保险。

四、最后

今天跟大家分享了关于通货膨胀和保险保额的问题,购买保险时确实要考虑通货膨胀因素,但绝不能因为通货膨胀导致未来保额贬值,就拒绝购买保险。因为只要是资产(保单也是一种资产),都会面临通胀贬值的问题,存款会有,其它理财也会有。

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够理性的了解自己的需求,能在纷繁复杂的保险产品中,选到适合自己的产品。同时,也走出思维误区,未雨绸缪,做好风险管理。

本文首发微信公众号:baopres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