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喜剧之王:非常努力,就会成功吗?

新喜剧之王:非常努力,就会成功吗?


春节档电影,周星驰的《新喜剧之王》,一如过去传递跨越20年不变的励志核心,拍的依然是小人物的辛酸、悲凉和奋斗,展现底层人物的苦和难、被欺凌、当众出丑,看他们的挣扎、绝望,以及温情与成功。

电影谈论的是坚持的意义和成功的价值。

讲述了一个没有美貌没有身材的大龄女青年如梦,跑了十几年龙套,一直被人看不起,没有演过什么像样的角色,但她依然坚持琢磨每一个哪怕最卑微的角色,努力追逐演员梦想,最终成功获得最佳女主角的故事。

电影的主角,平凡如每个努力奋斗的“你我他”,燃起了很多人的斗志:你的人生不会总是跑龙套,只要努力,人人都是“喜剧之王”!

一、努力就能成功吗?

当然不是。

《新喜剧之王》更是用如梦的男友,一个用“成功学”激励如梦的骗子查理,彻头彻尾地讽刺了“努力就能成功”的伪鸡汤。

他告诉如梦:白雪公主有两只眼睛,你也有两只眼睛,所以,你可以演白雪公主,你就是白雪公主。

如梦能坚持演员梦,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被这样的力量催眠、支撑着。但是成功并不是只靠鸡血就可以达到,她的一直不如意,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伪鸡汤充斥了头脑,她认识不到自己是谁。

新喜剧之王:非常努力,就会成功吗?


直到一切被拆穿,如梦发现男友查理是个骗子,她看起来意志消沉了,放弃了演员梦,而其实,她的内心才真正被激醒,她的悲伤、愤怒、羞辱感,全部都在试镜的一个小品中表现出来。

她把自己的真实情感表现出来,打动了考官。

这时候的她成功了,当然由过去努力的成分,但更多是个人的觉醒,自我的救赎,这时候的她,并不是演技得到了提升,而是情感的充沛到爆发,是对成功从世俗的信念上升到“不投降,就是赢”。

所以,与其说如梦通过不懈的努力,最后成功了,不如说,她在挫败的真实体验中,终于找到了打开命门的开关。

二、有人耗尽全力,有人毫不费力

《新喜剧之王》是荒诞的,和坚持努力的如梦相对应的,是那个她想挤进的世界。

她无数次试镜失败的剧组,其实是拍烂片的草台班子;她心里的偶像马可,当初因为他的电影而立志当演员,走近了却是个毫无演技且人品极差的艺人;她的室友小米,无心演戏,却不费吹灰之力成为了女主角。

如梦那么努力,显得与周围格格不入。

她拼命想得到的东西,在别人那里不值得一提。

还真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而有人就生在罗马”啊。

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只有存在即合理。

新喜剧之王:非常努力,就会成功吗?


抱怨社会不公,其实还是智慧不够,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看到若干年之后的自己,甚至下一代,我们就能明白,一切结果都存在于经历的过程中。

“每一个你讨厌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够努力的曾经。”

如梦成功了,因为她一直努力没有放弃,马可翻红了,因为他放下了曾经是个明星的虚华架子,沉下来跑龙套重新开始,面对众人他嘲笑吓尿的视频也坦然接受。

他们在现实和不公平中,明白了自己几斤几两,终于成为了“自己”。

三、如果不能成功,努力还有什么用?

很多人说《新喜剧之王》是周星驰在炒现饭,但在我看来,他的新意在于,同样是表现绝望中小人物的挣扎和成功,在这部新作中,周星驰放进了很多对于成功意义的思考。

最开始,所有人,如梦、如梦父母、马可、和如梦一起跑龙套的男生,他们对于成功的追求是功利性的,要成名、要有钱。

为了成功,可以付出一切,甚至不择手段。

但渐渐地,他们在被人无数次嘲讽与看轻的荒诞瞬间,开始了人性最深层次的严肃思考。

新喜剧之王:非常努力,就会成功吗?


他们对于成功的追求从功利性的,变成了理想主义的,他们认为实现自我是成功,过程比结果更重要,电影更是借马可的口说出了成功的意义:“只要不投降,就是成功”。

马可不再追求虚名,开始珍惜每一次演戏的机会;和如梦一起跑龙套的男生,居然是个富二代,而他并不爱挣钱,他羡慕如梦“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梦也意识到,对于当演员,她不是为了名利,而是真心出于热爱,做到极致,无论别人如何评价,自己觉得那就是成功。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句台词:“不要追求成功,追求卓越”吧。

我们可能是别人戏里的龙套,但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就是自己世界的主角。

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升华。

《新喜剧之王》中,如梦送外卖,发现原来同住的小米成了明星,她请求小米的导演给她一个机会,导演与如梦的对话是这样的:

“你觉得你有机会吗?”

“我有。”

“你永远都没有!”

“永远是多远啊?”

“永远就是从现在直到宇宙毁灭!懂了吗?”

“那宇宙毁灭之后呢?”

如梦是打不死的小强,即使到宇宙毁灭之后,她也要为自己争取机会,正如海明威所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样的人,怎么能不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