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研究:一週6兩蘑菇,可防老人變“糊塗”

新加坡研究:一周6两蘑菇,可防老人变“糊涂”

年老遲鈍,“夕陽”難以無限好。近期,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者帶來了好消息:老年人適當多吃蘑菇有助於預防輕度認知障礙。

研究顯示,在考慮了年齡、性別、吸菸飲酒、高血壓和糖尿病等後,那些每週吃兩次、每次約150 g蘑菇的老年人,比每週吃蘑菇少於1次的老年人患輕度認知障礙的風險降低50%。

蘑菇之所以有這種效果,研究者認為是其中含有的一種名叫“麥角硫因”的物質在起作用。

之前該研究組發現,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中麥角硫因水平低於健康同齡人,缺乏麥角硫因可能是神經退行性疾病的危險因素。

麥角硫因具有抗氧和抗炎的雙重作用,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主要含於蘑菇中。

此外,除了麥角硫因,蘑菇中含有的其他生物活性物質也具有降低認知能力下降的風險,比如促進神經生長因子合成,抑制β澱粉樣蛋白和磷酸化tau以及乙酰膽鹼酯酶的產生來預防大腦神經退行性病變。

研究者表示,他們下一步的研究就是進行隨機對照試驗,來明確麥角硫因純化合物和其他植物成分在延緩認知功能衰退方面的作用。

這項研究中,研究者共納入600多位60歲以上華裔老年人。這項研究中的蘑菇包括金針菇、平菇、香菇和白蘑菇等6種常見食用蘑菇及其加工製品。

來源:Lei Feng, Irwin Kee-Mun Cheah, Maisie Mei-Xi Ng, et al.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Mushroom Consumption and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 A Community-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in Singapore. J Alzheimers Dis. 2019;68(1): 197-203.

歡迎購買《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薈萃2018》!

《中國循環雜誌》指南專刊,邀請來自國內各相關領域的資深專家,對過去一年近 30 個重要指南進行了詳盡解讀,願能為廣大心血管醫生帶來新知識、新理念、新思維。

長按圖片,顯示識別二維碼,或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即可進入購買流程:

新加坡研究:一周6两蘑菇,可防老人变“糊涂”

“阜外說心臟”—患者教育大講堂由全球最大的心血管疾病診治中心——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推出,採用網絡直播的方式,向廣大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科學、規範、靠譜的心血管疾病自我管理知識。

每天一個微視頻,助您心血管健康。

關於非法網站冒用我刊名義進行徵稿的特別提醒

近期我們發現一些網站冒用“中國循環雜誌”名義徵稿,並承諾“職稱論文權威快速發表”。

我刊鄭重提醒各位作者,向《中國循環雜誌》投稿,一定要登錄中國循環雜誌官方網站:

http://www.chinacirculation.org

進入“作者投稿”,在“作者投稿管理平臺”中投稿。

本刊聯繫電話:010-68331974

訂閱點擊:

http://chinacirculation.org/WX/home/zxdy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