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辯證的看待《本草綱目》等古方中的怪誕之處

科學辯證的看待《本草綱目》等古方中的怪誕之處

《本草綱目》堪稱是我國古代對動植物礦物等的藥理實驗實踐大彙編,絕大多數影響直到如今,不少現在還在使用。但其中也有不少奇葩的怪方子,其它途徑流傳下來的古方中也有類似情況,一直以來都已經傳為笑談。乃至於香港一些老電影中還有類似的橋段——需要多少多少年的血竭,什麼棺材板上的什麼蘑菇等等,小時候看得覺得好玄妙,大了看科普多了覺得那些很可笑,現在琢磨一下,覺得裡面也有一些科學的依據。

不可否認早期醫、巫、道基本是一路招數,所以現在想想有些醫方里面實際就是老道或跳大神的把戲,這些有些純屬安慰劑,吃不壞人但給人以精神力量,依靠人體自身潛力來達到自愈。

這是不是也算是有點科學性?

有些估計是有些巫道的秘術在裡面,但記載者卻不瞭解那些,只記載了使用秘術的障眼法或表面功夫,這樣使的後來人看的不知其所以然。巫道秘術也不能一概認為都是騙人的,氣功治療一些病症確實也有實踐驗證過的,只是現在魚目混珠的太多了,大家自然就都不信了。這些還是需要再進行有效的實驗驗證的。

至於剛才舉的例子什麼多少多少年的血竭,我琢磨了一下,這不就是提純嗎?青黴素、頭孢還講究多少多少單位呢,在古代沒有精確計量測量手段時,多少多少年份實際指的就是高純度。對付一般病症低純度就奏效,對付沉痾疑症就需要高純度的。古代利用動植物做藥實際上大多數都是在利用它們獨特的生物鹼,菸鹼、咖啡因等都屬於生物鹼,但天然存在的生物鹼純度一般都很低,多年生的生物實際形成了自發提純,比如老山參。怎麼樣,覺得這樣可以解釋的通嗎?

很多古方最早提出時的背景都是沒有同步記載下來的,這樣就缺乏了對當時情況的總體分析。古代總體上都是缺醫少藥的,很多情況下不是不想用藥。而是對於當時的當事者來說就根本沒有醫藥,只能在簡陋的情況下利用周圍貧乏有限的日常物資來嘗試,發現有些效果就記錄下來,再後就以訛傳訛下來了。這些方子裡的可笑實際上是可憐可憫。

所以,需要我們來科學辯證的去看待那些古方中被我們現在認為的怪誕之處。

彤弓赫赫——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