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注意力40種方法

注意是我們心靈的唯一門戶,意識中的一切,必然都要經過它才能進來。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

你的孩子是不是做什麼都是三分鐘熱度,剛開始興致勃勃,不一會兒就打蔫;上課注意力渙散,不是開小差就是做小動作,甚至與同學交頭接耳;做作業漫不經心,讀書定不下心來,抄作業會抄錯題目上,做題目會抄錯答案;跟他講話愛理不理,一隻耳朵進,一隻耳朵出,還沒等你說完就做別的事情去了;做事心不在焉,貌似在做事,心卻飛到了其他事情上,總是錯誤百出,不讓人省心。。。。。。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注意力這麼差?怎樣才能提高孩子的注意力?這是許多父母都想不通,也迫切想知道的問題。現收集了一些培養孩子注意力簡單、實用、有效地方法看看對你是否有幫助?

第一種方法給孩子一個獨立的學習環境

為孩子創造一個安寧整潔的環境,這是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必要條件。孩子的學習環境也應力求固定。有條件的最好能讓孩子有一個固定的學習地方,沒有條件的也要力求不影響孩子。孩子一旦學習或做作業,父母就不要和孩子說話,也不要總詢問孩子學習的進展情況,這些都會干擾孩子的學習。

許多父母總喜歡在孩子看書、學習的時候“熱情”地照顧孩子,比如:“孩子,先喝點牛奶,喝完再看書!”於是,孩子的學習被迫中斷。“這本書好看嗎?一定要好好看哦!”看似父母在詢問孩子的學習情況,孩子的思路卻被打斷了。。。。。。

孩子在學習時,如果大人走來走去,說這講那,甚至聽廣播、看電視,就會嚴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所以,孩子在學習時,家長也最好坐下來,看點書讀點報,或做一些不惹孩子注意的事情。

第二種方法孩子房間的佈置要整潔有序

要想讓孩子專心於學習,其實非常簡單,當孩子在家中複習功課或學習時,要將書桌上與孩子此時學習內容無關的其他書籍、物品全部收走,保證在孩子的視野中,只有與他現在要學習的科目有關的用品,這種空間上的處理,是孩子訓練自己注意力的最初階段的一個必要手段。

周圍的環境不同,孩子的心境與態度也會有所不同。當週圍雜亂不堪時,孩子的心境也會隨之紛亂散漫;在一個有知不紊的環境裡,集中精神則很容易。因此,環境對學習和生活都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孩子的房間可能像豬窩,書籍和玩具散落四處,不堪入目。他們也願意學習、做作業,可每當要寫作業時,就會非常煩躁。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很簡單,他們面對的環境太亂,使注意力無法集中於學習。因此,家長要試著讓他們把自己的房間打掃乾淨,並培養孩子把東西整理得井然有序的好習慣。這樣一來,孩子不但會心情愉快,甚至學習也能得心應手,做作業時的煩躁也會煙消雲散。

第三種方法減少不必要的刺激和干擾

當今社會是視覺時代,到處都是視覺刺激,如電視、網絡、廣告等色彩鮮豔、極富動感的視覺信息總是分散一個人的注意力。當年幼的孩子在面對這些刺激時,往往會被動地去注意這些事物,從而失去了靜心學習和思考的意志,於是,慢慢地,孩子的注意力越來越差,自制力也越來越不行。在這種情況下,父母就需要控制孩子的刺激源,儘量給孩子留一段安靜的時間去遊戲和學習,或者專注地做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

第四種方法房間的光線要柔和

過於集中的的光線容易使人疲勞,尤其是引起視覺疲勞,從而引起閱讀效率低下,視力下降。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同時打開分散和集中的光源,就是房間的燈和檯燈同時使用。這樣,柔和的、熟悉的燈光會使孩子身心放鬆,而集中為光線使孩子的視野處於更明亮的環境中,又會使孩子適度地興奮,提高讀書的效率,也保護了孩子的視力。

第五種方法加強孩子的腦營養

營養專家提醒父母,要孩子長得聰明,做事專注,孩子的飲食一定要均衡。兒童的智力發展於食物,一般來說,食物中有8種營養物質,對腦部功能的健全發育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第一種營養:蛋白質。蛋白質是維持人腦從事複雜智力活動的基本物質;第二種營養:脂肪。充足的脂肪可使腦功能健全;第三種營養:維生素A。維生素A能促進大腦發育;第四種營養:維生素B。維生素B族可預防精神障礙;第五種營養:維生素C。維生素C可使大腦反應敏銳;第六種營養:維生素E。維生素E能保持腦的活力;第七種營養:鈣。鈣質能使大腦持續工作;第八種營養:糖。一定的糖質是腦活動的能源,但不要過量,過量則會損害腦部的正常功能。腦部所需要的這8種營養物質不可能靠吃化學合成的藥物而獲得,只能靠搭配合理的膳食向人體提供充足的能量。也就是說,孩子只能靠合理地搭配膳食,才能攝取富含上述物質的食物,才會使腦部功能健全發育,變得聰明起來。

第六種方法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一般來說,7---12歲的孩子,睡眠應該在10---11個小時;12---17歲的孩子,睡眠應該在9---10個小時。家長要想讓孩子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就要保證孩子充足的睡眠。

第七種方法給孩子健全的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一個和諧安寧的家庭環境,父母關係長期不和及分離,對孩子的心理和智力發育有著深遠的影響。

第八種方法支持你的孩子

作為父母是應該望子成龍,但要讓孩子知道父母相信孩子能夠成才,孩子需要這樣的支持。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李政道第九種方法家長要做好榜樣

家長對學習的興趣與認識,對學校、對教師的態度等,對孩子的學習積極性、學習態度以及注意力的發展都有一定的影響。

家長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家長的言行舉止、行為方式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舉足輕重的示範作用。因此,家長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首先要從自身做起。

第十種方法寬容地對待孩子的注意力分散

父母要告訴孩子,作為學生,要學會尊重他人、尊重老師,遵守課堂紀律,並學會在聽懂老師講課的情況下自己做題、複習。

第十一種方法培養樂觀開朗的孩子

父母對孩子要保持樂觀友好的態度,不要動不動責罵孩子,更不要給孩子貼標籤,諸如“注意力不集中”等,都容易導致孩子產生沮喪的情緒,影響孩子

的注意力。父母要為孩子創造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比如,帶孩子一起到鄰居家串門,邀請其他孩子到自己家裡來做客,讓孩子在適當的時候去同學家、鄰居家玩,讓孩子參加與同伴的遊戲等,這些對於孩子活潑開朗性格的形成大有好處。另外,父母要多留心孩子情緒上的變化。當孩子悶悶不樂時,無論多忙,也要擠出時間和孩子交談,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心境。當孩子不肯輕意表達或者無法確切地表達自己的心境時,父母可以想一種辦法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如拿出孩子平時最喜歡的玩具、圖書,或帶孩子去公園、郊外散步。自然界的景色無疑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使其在獲得新年的樂趣的同時,自然忘掉過去的不愉快。

第十二種方法不要經常斥責孩子

父母的態度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重大的。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往往因為父母的一句話而暗自努力,也往往會因為父母的一句話而失去信心,從而產生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的消極態度。如果父母經常斥責孩子,就會讓孩子感到不安、多疑、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自信,無法安心學習。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語言藝術,不要經常斥責孩子,要把斥責變為鼓勵,將批評變為表揚,將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十三種方法引導孩子放鬆身心

有一些家長以為孩子只有緊張、緊張、再緊張,才能激發潛能,學出好成績。殊不知,孩子不像成人那樣善於自我調節,他們不懂得如何把壓力化為動力。如果孩子的生活被塞得滿滿的,其結果必然會讓孩子徒增壓力,學習也會變成一種負擔。或許家長也感到自己很忙很累,原本純淨的心靈被生活的壓力包圍著。不知家長是否意識到,你這種忙亂的感覺也會影響到你的孩子,而且孩子們的許多壓力其實是由父母製造出來的,所以,要想讓孩子放鬆身心,家長也要想辦法讓自己放鬆。如果家長習慣於未雨綢繆,心裡總是充斥著不安和緊張,那麼許多生活中的驚喜就會被你忽略了。倒不如給自己安排出一個安靜的時間,坐下來和孩子談談心,討論一下這幾天過得怎麼樣,有什麼感覺。或者晚飯後和孩子一起出去散步,這既放鬆了自己,自然也減輕了孩子的壓力。

第十四種方法讓孩子學會正面的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要用正面積極的語言。比如說:‘“我一定能成功”,而不說“我不可能失敗”;說“學習對我來說很容易”,而不說“學習並不難”。因為正面的自我暗示在人的頭腦裡種下的是成功的因子,潛意識就會指揮你去爭取成功;而後者種下的是消極的種子,大腦的潛意識會為自己找失敗的藉口。不要低估消極心態的排斥力量,它能阻止你積極地爭取成功。作積極、健康、正面的暗示來幫助自己,阻止有害的、消極的暗示。

第十五種方法不要給孩子不良的暗示

每個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總會接受這樣或那樣的心理暗示,這些暗示有的是積極的,有的是消極的,而一些敏感、脆弱的孩子就容易接受暗示。如果長期接受消極和不良的心理暗示,就會使孩子的情緒受到波動,給孩子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作為父母和老師,對於孩子正常發展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父母,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起到促進或抑制的作用。所以,不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父母都要儘量給孩子積極健康的心理引導,讓孩子形成正確地認識自己和評價自己的能力。

第十六種方法給孩子交往的自由

孩子們之間的相互交往,加深了自己與小夥伴之間的感情,從而使孩子避免出現由於孤獨寂寞而產生的焦慮。如果孩子的交往得不到滿足,就會造成一些不良的後果。父母一定要鼓勵孩子與同齡人及外界交往,並給孩子提供各種交往的機會。父母也要教給孩子一些必要的待人處世的方法。比如,要有禮貌,要善於傾聽他人,關心他人,要講信用等等。在人際交往中,孩子會產生自尊和自信感,這種良好的感覺會激發孩子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從而保持良好的情緒,注意力也會比較集中。

第十七種方法讓孩子學會積極溝通

父母只有與孩子多進行心靈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讀懂孩子這本書,才能讓孩子快樂、健康地成長。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及時發現孩子遇到的各種問題,瞭解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解決問題和疏導問題,讓孩子不再為消極情緒所困擾。

第十八種方法讓孩子學會正確看待分數

父母對孩子不能簡單地只是以一個硬邦邦的分數作為評價的標準,它應該成為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一個快樂指南。美國教育家斯賓塞曾經說過:“身為父母,千萬不能太看重孩子的考試分數,而應該注重孩子思維能力、學習方法的培養,儘量留住孩子最寶貴和興趣和好奇心。絕對不能用考試分數去判斷一個孩子的優劣,更不能讓孩子有以此為榮的意識。”明智的父母應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有活力、有思想的人,把成長狀態放在第一位,不公自己不要過分強調孩子的學業成績,也要教會孩子不要單純地為分數而奮鬥,為分數而荒廢了精神家園。

第十九種方法讓孩子學會克服自卑

一般來說,有自卑感的孩子往往缺乏成功的體驗。因此,父母要為孩子提供機會讓他體驗成功的滋味。當然,父母給孩子設置的任務要難度適中,使孩子通過努力可以順利完成。在對成功的體驗中,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會得到加強。

自信是建立在成功的經驗之上,一次小的成功可以成為巨大成功的基石。孩子的自卑感經常伴隨著灰心和失望,這是影響孩子專心於學習的一大障礙。因此,幫助孩子克服自卑、樹立自信是做父母的重要職責。

第二十種方法讓孩子總能看到希望

天下的父母有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別人強,但總是拿自己孩子的缺點與別人的優點比,當然會讓孩子越來越灰心。如果愛自己的孩子,就應該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讓其發揚光大,總能讓孩子看到希望所在。

第二十一種方法不要干擾孩子做喜歡做的事情

如果父母發現孩子喜歡做一些特別的事情,或者不是那麼有出息的事情,父母也不要擔心,因為,年幼的孩子對於興趣並不是自始至終都是這樣的,在成長的過程中,任何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孩子的興趣。作為父母,我們要儘量保護孩子的興趣,讚賞孩子專注的精神,並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激發孩子的其他興趣,這樣,孩子不僅可以有自己喜歡的事情,做他自己喜歡的事情,從而獲得樂趣,同時也能夠發展他的注意力、思考力等能力,幫助孩子以後更好地面對學習和工作。

第二十二種方法不要經常強迫孩子做不喜歡的事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孩子選擇感興趣的事情,孩子就會全神貫注於他所感興趣的事情上,可能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為興趣能使孩子主動、積極、上進、易於開發孩子的潛力。強迫往往導致逆反,讓人失去興趣,覺得有壓力,少一點強迫,多一點引導和啟發,讓孩子在自己興趣的引導下去做事,培養孩子專心致志的習慣,才能讓孩子專注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

第二十三種方法給孩子選擇的權力

許多家長總喜歡把孩子的“選擇權”和“決定權”攥在自己手裡,以為這是對孩子好,其實這是害了孩子。一則是強迫孩子放棄喜歡做的事情,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什麼事都為父母對著幹,你讓他學習,他偏不學習,久而久之,孩子荒廢了學業,與父母也出現了難以彌補的裂痕。二則是逼著孩子做他們沒有興趣的事情,讓孩子聽從父母的意願和決定,只能使孩子遇事沒有自己的主見,只會依賴父母。這兩種情況都是父母不願意看到的,所以,作為家長,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要相信和支持的選擇和決定。

第二十四種方法興趣讓孩子愛上學習

求知是孩子認識世界的基本途徑,而追求快樂又是孩子的天性。如果孩子因為求知而被剝奪了快樂,在苦學的狀態下學習,缺乏認知的需要,他們便會對學習失去興趣。大部分孩子缺乏學習興趣,並不是一開始就不喜歡學習,而是許多父母把學習當成了孩子必須整天做的事情,結果,孩子在學習中產生的不是樂趣,

而是厭煩和痛苦。因此,父母不要強迫孩子學習,要想各種辦法讓孩子主動地學習。比如,讓孩子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當孩子做得好時,父母更應適時表揚,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樂趣。然後,父母再調整作業的難度,讓孩子一步步完成家庭作業。

第二十五種方法讓孩子學會交替學習

交替學習符合人體大腦工作規律。孩子在學習的時候,大腦所主管的視、聽、讀、寫以及有關記憶、分析等功能區,都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然而,大腦任何部位的興奮能力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就會使原來的興奮減弱,會使抑制越來越強,原來興奮的領域就會變成抑制狀態,使大腦出現疲勞,孩子就會出現睏倦、頭昏等症狀,影響學習效果。當孩子學習累了,可以讓孩子聽一聽音樂來緩解大腦的疲勞。當聽著優美的音樂時,大腦的聽覺中樞興奮起來,其他中樞神經就能得到徹底地放鬆,這也對孩子的學習狀態有很好的調節作用,能讓孩子的情緒逐漸恢復到比較興奮的狀態,以便能更專心地迎接下面的學習。在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如果孩子學習一門功課出現疲勞時,父母可以建議孩子運用交替學習法,以避免孩子可能出現的學習疲勞,延長孩子大腦興奮的時間,讓孩子少承擔一些不必要的壓力和痛苦。

第二十六種方法教孩子明確注意的對象

要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就要讓孩子明確注意的對象。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有的放矢,如果總是毫無目的的地去注意一些無關的事情,往往不會起到應有的注意效果,也不會發現有價值的東西。要想使孩子的注意力持久,就不能光要求孩子做什麼,甚至強迫他做什麼,而要讓知道為什麼要這樣做,講明意義,激發他做好這件事的願望。這樣任務明確,願望強烈,注意就能持久。

第二十七種方法給孩子玩的時間

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固定”在書桌上認真學習,而且花在學習上的時間越多越好。事實上,玩是孩子的天性,當孩子的天性沒有得到滿足時,他是不能專注地做其他事情的。明智的父母一定要給孩子玩耍的時間,讓孩子在玩耍的時候痛痛快快地玩,在學習的時候專心致志地學習。

第二十八種方法與孩子一起玩注意力遊戲

遊戲能夠引起孩子極大的興趣,能夠讓孩子的注意力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高度集中。因此,父母要善於利用遊戲來培養孩子的注意力。作為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應儘量為孩子提供遊戲條件,鼓勵孩子玩各種各樣的遊戲。比如,可以通過佈置一些簡單而明確的任務來讓他完成,也可以根據一定的目的,有計劃地向孩子提供遊戲材料,讓孩子玩耍。父母即要鼓勵孩子獨立遊戲,也要鼓勵孩子與

同伴一起遊戲,在孩子堅持獨立完成某種事情時,父母必須要有耐心。他們會不斷進行嘗試,直到成功為止,孩子在這個過程中會學到很多東西。

第二十九種方法不要為孩子設計理想

家長要培養孩子做事專心、注意力集中的好習慣,就應該尊重孩子的理想和選擇。孩子自己的愛好和選擇,能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也容易把孩子的注意力都吸引在上面,孩子在做自己所選擇的事情時,專心強度就強。當孩子有了最初的理想和選擇時,父母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和暗示,這樣會讓孩子很容易失去信心,從而變得消極。正確的做法是鼓勵孩子樹立理想,併為理想而努力。

第三十種方法寬容孩子的不足之處

父母寬容孩子,就會鼓勵孩子克服不足,從而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父母能寬容孩子的不足之處,就能使孩子在遭遇挫折時,從父母那裡獲取無窮的力量,從而獲取自信,一步步地走向成功的彼岸。

第三十一種方法讓孩子遵守合理的作息制度

良好的作息習慣是養成時間觀念的前提。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制訂一張作息時間表,什麼時間起床,洗漱要多長時間,吃早餐要多少時間,放學後先做什麼,然後做什麼,幾點睡覺等,都可以讓孩子作合理的安排。只有把作息時間固定下來,形成習慣,孩子才能對時間有一個明確的認識,才能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在孩子的作息時間中,學習時間一定要固定下來,父母必須規定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進行學習,中小學的作業一般需用一兩個小時,週末的作業量會我一些。父母應該事先與孩子商量好做作業時間、中間休息的時間,然後按規定進行。規定孩子在一定的時間內必須學習會使孩子具有一定的緊迫感,集中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父母一定要注意,在孩子高質量高效率地提前完成學習任務時,千萬不可以再追加作業,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反感,從而對學習感到厭煩。正確的做法是表揚孩子的高質量學習,並獎勵孩子一定的時間來休息和娛樂。需要強調的是,父母在培養孩子作息有規律的良好習慣時,也應對自己提出遵守時間的要求。說好6點起床,絕不拖到7點,說好9

點睡覺,不要因為有好看的電視節目而拖延時間。同時,父母在工作、生活、言行等方面都要儘量做遵守時間的榜樣,辦事不拖拉,還可以幫助孩子把重要的事情用圖畫、做標記的形式記在日曆上。在引導孩子養成遵時守時的好習慣時,家長和孩子不妨做個決定,相互監督。不管是誰,如果沒有做到遵守作息制度,就應該有一點小懲罰。如果孩子遵守了作息制度,就應該給予小獎勵。當然,不管是獎勵還是懲罰,都應該及時兌現。

第三十二種方法讓孩子學會給自己規定期限

在讓孩子學會自己規定期限的過程中,父母要與孩子一起討論,讓孩子參與進來,依據孩子的喜好制定學習時間期限,這樣,孩子就會樂於接受。當孩子在規定的時間段學習時,就會把精力集中在學習上。當孩子管不住自己時,遇到父母提醒,孩子也不會有逆反心理,堅持下去,孩子就會學會給自己規定時間期限。父母在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時,讓孩子學習自己安排時間時,也要循序漸進,要根據孩子的特點,特定符合孩子特點的學習期限,幫助孩子有規律地生活、學習,並讓孩子在規定的期限內養成專心的好習慣。

第三十三種方法提高孩子自我控制的能力

孩子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行為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控制能力,就會盲目從事,很難幹好與自己的發展密切相關的事情。讓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行為,父母要幫助孩子建立“可”、“否”的觀念,讓孩子明確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不可以做的,事先在腦海中有一個判斷是非好壞的標準,按照這個標準,孩子才能認識到自己行為是否正確,才能學會控制自我。父母在管教孩子的過程中,要注重把對孩子外在的約束力轉化為他們內心的自我控制能力。

第三十四種方法控制孩子的多動

父母在訓練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前,先要尋找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在他的愛好中挑選文靜的活動,如講故事、畫圖、拼板等,從這些內容開始訓練請注意力,每日多次,每次幾分鐘,直到注意力不能再集中時停止。訓練剛開始時,可能是孩子合作得不太好,父母這時切忌打罵,否則他們會訓練產生厭惡情緒而無法深入下去。訓練的內容一定要圍繞著玩兒,切忌認字、寫字或課堂式教育。訓練時間長短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與特徵決定,切忌用成人的標準去衡量與要求小孩。

第三十五種方法讓孩子學會緩解自己的焦慮

焦慮是孩子即將面對重大事情時時會出現的一種情緒。其實,焦慮本身並不一定是壞情緒。心理學研究表明:在焦慮適中的情況下,孩子的學習效率隨著焦慮的增強而呈上升趨勢。這說明,焦慮本身具有動力和激活作用,它能激活孩子體內的有關物質和系統,從而激發孩子的潛在能量,推動孩子去積極地學習,使學習更有效率。但是,過度的焦慮卻會帶來一系列的一副作用。孩子的焦慮一旦超過了心理承受能力,學習效率就會隨著焦慮水平的增強而不斷下降。如果在考試中出現焦慮的情緒,則會導致不能發揮正常的水平而使考試成績不理想。當發現孩子過度焦慮時,家長可以通過幫助孩子改變單調的學習方式來幫助孩子增強注意力,比如,用一些彩色筆勾畫書本,購買一些音像版的相關學習資料,讓孩子聽聽音樂,重新安排每日的作息時間,調整學習的順序和科目等,這些變化可以給孩子新的視覺、聽覺等感覺刺激,即使是學習相同的內容,孩子也會覺得有新鮮感,或多或少能重新調動起孩子的學習注意力。

第三十六種方法讓孩子多參加體育鍛煉

家長在引導孩子鍛鍊身體時,要使鍛鍊取得實效,就必須注重科學鍛鍊,否則會事倍功半,甚至事與願違。進行體育鍛煉時要注意:(1)體育鍛煉要循序漸進,不能一口吃成個大胖子;(2)體育鍛煉要全面發展;(3)體育鍛煉要做到持之以恆。

第三十七種方法讓孩子主動提高學習效率

要讓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就要了解孩子的學習心理規律,處理好學和玩的關係。在學習時,讓孩子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學習上,做到心無二用;在玩的時候,就讓孩子痛痛快快地玩。當孩子的學習效率提高了,對學習感到輕鬆了,便會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促使他們主動地學習。

第三十八種方法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

許多家長在孩子做完作業之後,就幫助孩子檢查作業,發現錯誤之後,就立即指出。並說出答案讓孩子改正。如果家長總是這樣,孩子就只管假裝“認真”地做作業,而不問對錯,心想,反正有爸爸媽媽給我“把關”。長期下去,孩子不僅容易注意力渙散,而且會失去自我判斷作業正誤的能力。孩子完成家庭作業的重點在於過程而不是結果,獨立完成作業

的過程,其實是對孩子注意力和獨立性的培養過程,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作為家長要有耐心,要引導孩子養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的好習慣。

第三十九種方法讓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專心做好一件事

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動作慢,不允許孩子休息,還嘮叨個沒完,使他們產生牴觸心理,效果反而不好。父母要注意培養孩子在某一時間內做好一件事的能力,不要讓孩子一邊學習一邊做其他事情。對於家庭作業父母要幫他們安排一下,做完一門功課可以允許休息一會兒,不要讓孩子太疲勞。具體要注意以下幾點:(1)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分階段完成學習任務。

(2)藉助輔助工具來幫助孩子集中注意力;(3)平時多鼓勵,不干擾孩子做他喜歡做的事情。

第四十種方法有意注意訓練

培養孩子的有意注意很重要,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成績不好往往並非智力落後,而是由於注意力渙散,精神集中不起來。我們知道,對於學生來講,聽講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在上學初期不能形成良好的聽講習慣,那他以後的學生生涯會遇到很大困難。因此,父母應有意地為孩子創設一些活動,如看看書,下下棋,玩玩拼圖遊戲,使他們持久地沉浸在一種有趣的活動中,從而培養孩子漸漸學會集中精力做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