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防工業新掌門談俄軍事技術,除了常規領域外,最看重太空戰


俄國防工業新掌門談俄軍事技術,除了常規領域外,最看重太空戰

本文原載於俄羅斯《軍工信使》報。2018年中,俄羅斯國防部原副部長尤里·鮑裡索夫被任命為政府副總理,負責國防工業事務。就任後,尤里·鮑裡索夫在俄羅斯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軍事學院公開發表了,他對俄羅斯國防工業和軍事技術政策的看法。他著重闡述了俄羅斯軍事技術政策的目標和重點,重點撥款方向及建立科技儲備和進口替代的重要性。

從國防部副部長轉任政府副總理的尤里·鮑裡索夫很瞭解國防工業綜合體與武裝力量的協作機制,國防訂貨和國家裝備計劃問題。在受到西方制裁的情況下,尤里·鮑裡索夫對俄國防工業綜合體和軍事技術政策的發展又是怎麼看的呢?

鮑裡索夫說,軍事技術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確保完成俄羅斯聯邦的國防與安全任務。通過發展裝備體系、國防工業綜合體和核武器綜合體,完成國家計劃,與外國進行軍事技術合作來實現這個目標。

目標由國家安全戰略、軍事學說、2030年前俄羅斯聯邦軍事組織建設與發展構想、俄羅斯聯邦2025年前和遠景軍事技術政策原則、軍事規劃條例確定。

鮑裡索夫指出,目前的國際形勢體現在工作中,並決定了工作的某些特點。這些工作是,在克里米亞共和國組建自給自足的部隊集團,加強俄羅斯在北極的軍事存在,研究武器裝備在敘利亞的作戰使用經驗,實行進口替代並減少對北約及歐盟國家產品(服務)的依賴,建立武器、軍用和特種技術裝備總設計師及重點技術方向領導人制度。

鮑裡索夫特別重視裝備及其發展前景情況。目前俄現代化武器裝備佔比如下:

根據2012年5月7日第603號總統命令,軍隊現代化武器裝備的佔比到2030年之前要達到70%。撥款的大頭將用於此目的,其餘撥款則將用於研發先進裝備,建立科技儲備。

鮑裡索夫說,在完成確保國家安全的任務過程中,需要考慮到美國旨在建設和部署戰略反導防禦系統、實施“全球快速打擊”構想是破壞世界穩定的行動。導彈核領域力量對比被破壞決定了俄羅斯軍事技術政策的重點。

在戰略核力量領域,重點是保持和發展其編制與編成,以確保能進行可靠的戰略核遏制。2018-2027年主要力量將集中於為戰略核力量部隊換裝新裝備和經改進的裝備,這些裝備應確保利用高超聲速飛行,更強的突防能力,戰略核潛艇更強的生存能力,更多樣的航空制導彈藥及改進戰略轟炸機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可向目標投送各種核彈藥。

在非核戰略武器領域,將集中主要力量於在陸地和海戰場上,在敵人積極對抗的情況下全季節、全天時運用各種使用方式,精確摧毀任何距離的目標(包括4000千米以上的目標),並確保以高超聲速突破敵人的反導防禦和防空系統。

在即將到來的階段,空天防禦武器的發展目標是在敵人實施全球打擊構想的情況下確保戰略遏制,對重要目標進行對空和反導防禦,保持現有的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速度。該領域的優先方向是部署用於保衛俄羅斯全境(包括北極和克里米亞)的先進空天防禦系統,最大限度地利用現有裝備的改進潛力,增加儲備。通過實現通用化和接入統一的作戰指揮迴路,依靠防空和反導防禦集團的開放式架構和防空導彈系統的梯次配置增強潛力,毀傷太空目標,提高機動性、使用的全天時性和全天候性,新的空天防禦武器應具有很高的效能。

發展太空武器裝備要求恢復衛星群和在該領域獨立工作(在任何軍事政治條件下都能從俄羅斯聯邦境內發射)。計劃完成新一代太空裝備的展開,研製先進的環保運載火箭和助推裝置,保持必要的衛星群和部署手段的技術準備程度,採用通用指令測量系統和遙測系統……。太空武器裝備將獲得全天候的信息保障,在將所有類型載荷可靠地送入軌道的過程中對俄軍行動進行統一指揮的能力。

鮑裡索夫把第五代多用途飛機蘇-57、裝備“匕首”高超聲速導彈的米格-31K、米-28N全天候武裝直升機、伊爾-78-90A空中加油機、米-38中型運輸直升機歸為先進的航空技術裝備。預計,這將使俄羅斯航空器與國外同類裝備並駕齊驅,而某些參數將超過後者。

鮑裡索夫稱列裝先進武器裝備,保持預定編成數量,完成多用途戰艦(包括能冰間航行的戰艦)的建造,為戰鬥單位裝備通用高精度打擊武器系統(包括高超聲速武器)、高效反魚雷和防空與反導防禦武器是俄海軍的主要發展方向。俄軍計劃到2027年之前為各艦隊、戰役司令部和駐區裝備現代化戰艦、先進武器系統和保障裝備。

計劃措施的實施也將賦予陸軍未來裝備新的質量,確保對國外最好的同類裝備具有優勢。因為“阿馬塔”坦克乘員被佈置在裝甲密封艙中,採用無人自動化戰鬥部位和最新的主動防護系統,從而可以與敵方兵器遠程交戰並且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自動化無人戰鬥部與各種偵察裝備聯合使用構想也在能以“狂風射”狀態射擊的“聯盟”自行火炮中得到運用,這在反炮兵作戰中將大大提高消滅敵人的概率。

無線電電子作戰保障裝備的發展要求在任何形勢條件下都能穩定、靈活、連續、隱蔽地指揮部隊,並有效地與敵方情報指揮系統對抗。為此必須分階段研製、完善和為各軍、兵種偵察機關、偵察兵團、部隊及分隊裝備新的先進技術裝備,在自動化指揮系統和通信裝備中使用統一的跨軍種基本系統和軟、硬件方案,研製各種空基無線電電子戰裝備。

無線電電子保障裝備能力的提高將使部隊和武器作戰週期縮短,為各種部署方式的高精度武器的使用提供有效的情報保障,識別新的無線電輻射類型,壓制敵方先進的無線電電子系統,以網絡中心為原則穩定地指揮,以及影響潛在敵人的司令部。

通用保障手段的發展要求批量供應現代化裝備(“旋風”、“颱風-K”、“颱風-U”汽車,“平臺-O”模塊化平臺,TOS-2噴火系統,UR-15排雷裝置等)、多功能系統,放射化學和生物偵察車,推廣各種用途的機器人和遙控裝備。在人員和武器裝備被輕武器和彈片擊中時將為其提供高水平的防護,有效地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遂行行動,提高軍隊在任何形勢下的靈活性。

俄國防工業新掌門談俄軍事技術,除了常規領域外,最看重太空戰

2018–2027年俄羅斯軍隊將接收戰術技術性能優於國外最好的同類產品的最新裝備。其中鮑裡索夫提到了:

·採用液體洲際彈道導彈的“薩爾馬特”固定戰略導彈系統;

·基於“阿馬塔”通用作戰平臺的T-14高防護性坦克;

·“季拉達-2S”地面機動衛星通信無線電電子壓制系統。

此外,2027年前國家裝備計劃中設定的裝備系統發展戰略目標是將現有武器裝備的型號和改型分別減少6.5%和20.8%,這將提高(生產的)成批性,通過後勤和最佳服務降低生產和使用成本。

鮑裡索夫指出,上述技術裝備已經在裝備部隊。但科技不會原地踏步,對手也在研製先進的裝備系統,包括基於新物理原理的裝備系統。為了及時抵消這些威脅,在2027年前俄國家裝備計劃中制定了建立科技儲備的計劃。

目前撥款重點引起人們的熱議。有些人建議大幅度削減國防預算,並且進行軍工轉產,就像上世紀90年代那樣。但我們是否應該重複那種做法呢?

尤里·鮑裡索夫認為提高對國防工業綜合體的撥款效益是新的國家裝備計劃的重點之一。他指出了試驗型裝備研發工作4個首要的撥款方向:高超聲速武器裝備,激光和超高頻武器,軍用機器人技術系統,為全新制品(包括彈藥和裝甲、導航和雷達系統、隱身材料)建立科技儲備。

鮑裡索夫相信,如此分配經費是因為必須實現突破及裝備系統向以推出全新的先進非傳統裝備為目標的新面貌轉變。

鮑裡索夫解釋說,制定武器裝備發展計劃要求在關鍵科技方向上預先建立科技儲備。正是在此基礎上可研製全新的技術裝備類型或下幾代武器。鮑裡索夫說:“我們的出發點是,只有通過選擇那些一方面符合軍隊要求,另一方面在試驗設計工作中具有很高實施準備水平的成果,才能把武器裝備的質量提升到很高的水平。”

這是因為,隨著武器裝備生命週期的延長,每個階段的工作成本都會增加數倍,而且科技成果積累得越早,研製某種樣品所需的資金就越少。在初期放棄實施不夠有效的工作成果總是花費較少。

人們往往期望正在進行的科學研究能立即產生成果,但是這種方法在5-10年後會對科技綜合體的能力產生消極影響。例如,用“不成熟的”儲備開始科學研究和試驗設計工作會導致製品研製時間延長,研發和採購成本分別增加40%和20%。結果給國家軍事預算帶來多餘的負擔,工程長期不能完工,最後失去現實意義。

目前正在按照作為國家裝備計劃一部分的基礎軍事技術發展計劃形成科技儲備。為了提高研究和用於建立科技儲備的預算資金的成效,國防部與行政當局共同擬定了兩份清單:基礎性、預測性、探索性研究的重點方向,關鍵的基礎軍事技術。第一份文件包括11個科研方向(光學、量子電子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大氣物理學等),並細化為56個方向和722項重點專項研究。第二份文件是整個裝備體系最低限度必需的技術發展基礎,包括9門基礎技術(毀傷有生力量和武器裝備、導航和目標指示、偵察和情況報告等)、48項關鍵技術和330項軍事技術。

進行這些研究將保障裝備體系的發展,在研發先進裝備時推廣智能化要素,運用新的物理原理,並將促進重量和尺寸的降低,提高武器裝備的機動性和動力性能。

鮑裡索夫認為裝備空氣噴氣發動機的高超聲速巡航導彈的攻關是該領域一個很好的例子。在佈置試驗設計工作之前進行了確定戰役戰術和戰略巡航導彈面貌並論證技術經濟指標的科學研究工作,對戰鬥部模型進行了應用研究,研發了衝壓式空氣噴氣發動機的試驗型演示樣機。

軍事技術政策的問題之一是制裁:限制進入世界金融市場,獲得生產技術和配套製品、電子元件、國外生產的材料。鮑裡索夫承認:“所有這一切可能導致裝備體系發展活力下降。”

俄國防工業新掌門談俄軍事技術,除了常規領域外,最看重太空戰

只有通過加強進口替代工作才能抵消這些威脅,這將確保2027年前國家裝備計劃措施的技術獨立。作為一個很好的例子,鮑裡索夫指出了代替最敏感的烏克蘭產配套設備的工作,特別是航空發動機和海軍艦用燃氣渦輪裝置。例如,安-124-100飛機有足夠的D-18T發動機的修理用配件儲備,為對它們進行全面的技術評估,研製了試驗檯設備。正在為別-200ChS進行用俄法聯合生產的SAM-146發動機替代烏克蘭產的D-436TP的工作。取代D-136,米-26直升機將裝備國產PD-12V發動機(原型是PD-14),PD-12V的試驗樣機將於2020年問世。實際上陸軍航空兵數量最多的直升機的問題已經解決:大部分直升機上烏克蘭產的TV3-117和AI-9V已經正在被國產VK2500和Ta-14(Ta-14-130-28)量產型發動機所取代。

在繼續開展以艦用燃氣渦輪裝置為基礎的主動力裝置的研發工作。其中用於裝備12322型“歐洲野牛”級小型氣墊登陸艦和12061型“海鱔”級氣墊登陸艇的M 70FRU-2發動機的試驗即將完成。

鮑裡索夫承認沒有找到烏克蘭產的RO35減速器的替代產品。11356型和20386型護衛艦的情況相同:已經為它們研製了M90FRU燃氣渦輪發動機,但沒有反向減速器材/功率合成器, 其攻關工作剛剛開始。

鮑裡索夫表示,相信國家2027年前國防工業綜合體發展計劃將使國防企業能夠實施計劃中的措施,並在考慮到現有要求的情況下形成裝備體系。俄羅斯的軍事技術政策方向目前是研製高效的裝備系統,確保國家安全,抵消內部和外部威脅。歸根到底這一切將為俄羅斯突破性的科技和社會經濟發展創造條件,其目標在2018年5月7日第204號總統命令中已經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