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尼克松总统发表就职演说

从1972年6月17日发生的“水门事件”,到197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尼克松宣布辞职,两年多的时间里,美国主流媒体《华盛顿邮报》的两名记者穷追不舍,频频报道“水门事件”调查进程。

每当“水门事件”调查进行到了关键节点,每当尼克松峰回路转,将要摆脱困境,《华盛顿邮报》便有白宫内幕信息爆出,立刻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引导国会和联邦法院的不断追责,使尼克松及其核心幕僚屡屡陷入被动。由于新闻报道准确及时,关注度高,两名记者荣获1973年度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奖。

人们不禁要问,“水门事件”事关白宫内部高度机密,两个普通记者是从哪里源源不断获得这些机密信息。《华盛顿邮报》拒绝透露告密者的真实身份,当时美国有一部畅销卖座的色情电影,片名《深喉》,《华盛顿邮报》总编告诉公众,告密者的化名叫“深喉”。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民主党总部位于水门大厦五星级写字楼6参6层

美国民主党总部位于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水门大厦的一座五星级写字楼里。1972年6月17日深夜,警方在水门大厦6层民主党总部门口,抓获4个正在溜门撬锁的人。开始警方以为是窃贼,经过检查发现,几个人身上携带高精度手表式照相机、微型录音监听设备等高科技作案工具。这些高科技产品不但价值不菲,而且在世面上根本买不到,警方断定这几个人绝不是普通的窃贼。

案子很快交给美国联邦调查局侦办。经过警方审讯,情况真相很快浮出水面:这几个人企图非法潜入民主党总部秘密安装窃听监控设备,窃取竞选活动情报,种种迹象表明这是一起严重的政治窃听事件。后称“水门事件”。

随着警方调查深入进行,矛头很快指向共和党提名总统尼克松。根据媒体报道,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赢得连任,采取了非法的窃听活动。一时间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纷纷指责共和党,尼克松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对他的选情十分不利。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为了挽回不利局面,尼克松和他的核心幕僚经过密谋抛出三招:一是花大钱让被捕的4个人闭嘴,不再说是受共和党指使;二是让中央情报局局长出面,以国家安全的名义,阻止联邦调查局继续调查;三是尼克松在公开场合信誓旦旦向美国选民保证,绝没有卷入这起荒唐事件。果然,这三招很灵,尼克松凭借着精彩的表演,迅速扭转不利局面,又重获选民的信任,1972年11月7日以绝对优势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

然而,事情并没有完结。正当尼克松和他的幕僚弹冠相庆,得意洋洋的时候,法院连续收到几封署名“深喉”的举报信。举报信密告“水门事件”还有另有隐情。

民主党占优势的国会决定成立一个特别调查委员会,对尼克松的竞选活动进行彻底调查。不久案情有了突破,1973年3月23日,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顾问詹姆斯.麦克德在接受国会调查时,为减轻自己的罪责,指控白宫法律顾问迪安参与了“水门事件”。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替罪羊”迪安临时反悔,向法院坦白交代

得知这一消息后,尼克松决定丢卒保车,让迪安当替罪羊,承担全部罪责。本来迪安满口答应愿意“顶雷”,谁知到了法院,迪安听说可能面临40年的刑期时,崩溃了,向检察官做了坦白交代。

为了避免局面失控,尼克松再次发表声明,说他根本不知道“水门事件”,事后也没有任何行为阻挠调查。他还不失时机地为窃听活动辩护,宣称适当的窃听是为了国家安全,从罗斯福总统到约翰逊总统,历届总统都是这样做的。

但是调查委员会可不好糊弄,根据“深喉”的举报和迪安口供提供的线索,前白宫助手巴菲特尔德被传到国会作证,他交代白宫椭圆形办公室装有秘密录音设备,这是以往历届总统为了方便记录总统与手下谈话和电话通话内容而配备的。尼克松入主白宫后,认为这很方便,也一直在使用中。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

国会调查委员会要求尼克松交出有关录音带和文件资料,尼克松以总统特权为名予以拒绝,致使案情调查一度停顿。这时“深喉”又将有关信息密报联邦最高法院,经过3个星期的慎重考虑,最高法院多数法官认为总统也要受法律约束,有义务交出录音带和文件。

得到法院的判决结果,尼克松恼羞成怒,一时头脑发热,签署了三份总统罢免令。司法部部长查理森、副部长拉克尔肖斯和特别检察官考克斯一夜之间被免除职务。恰恰这一莽撞举动,让尼克松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美国舆论强烈谴责总统滥用职权,阻挠“水门事件”的司法调查,国会弹劾总统的理由成立,并得到联邦最高法院的支持。

尼克松决心拼搏到底,他一面继续秘密销毁录音带上对他不利的内容,一面坚持行使总统职权。他交出的录音带经过删改,大量有重要内容的信息不翼而飞。这种敷衍了事的做法,激怒了联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裁决尼克松必须交出完整录音带。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发表辞职演说

迫不得已,尼克松只能交出完整录音带及相关文件,真相终于浮大白于天下。一盘记录水门事件发生6天的录音带内容显示,尼克松曾指示他的助手让中央情报局阻挠联邦调查局调查“水门事件”。

铁证如山!一直标榜自己清白无辜的总统,从一开始就掩盖真相,欺骗国会,欺骗公众。上至国会议员、政府高官,下至普通选民,每一个人都有上当受骗的感觉,最后甚至连共和党参议员也建议尼克松辞职。尼克松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如果不辞职,将面临国会的弹劾罢免。

1974年8月8日,尼克松宣布辞职,他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被迫辞职的总统。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尼克松与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关系不和

“水门事件”暂告一段落,但是这个告密者“深喉”到底是谁?《华盛顿邮报》一直守口如瓶。“深喉”成了美国现代史的重大谜团,也成为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无数文章、书籍和影视作品都乐此不疲地寻找这个神秘人物。“深喉”这个词甚至被收入韦氏大词典。

直到“水门事件”发生33年、尼克松去世11年之后,2005年5月30日,一个自称是“深喉”的人突然现身于大众视野之中,他就是时任美国联邦调查局副局长马克.费尔特。费尔特在“水门事件”中扮演了双重角色,他作为联邦调查局的主要官员负责“水门事件”的调查,同时作为秘密线人,将事实真相暗地里传给媒体报道。

费尔特为什么要这样做?根据费尔特的说法,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联邦调查局与白宫的积怨甚深,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与尼克松意见不和,关系紧张。联邦调查局局长胡佛去世后,本应接任局长的费尔特未能如愿,尼克松安插了自己的亲信格雷担任联邦调查局局长,这更使费尔特恼怒成仇。

45年前“水门事件”,导致尼克松总统辞职下台,谁是幕后主谋?

退休多年的“深喉”、前联邦调查局副局长费尔特

在对水门事件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费尔特与尼克松成了老冤家,他不但遭到白宫的层层阻挠,同时尼克松提拔的联邦调查局局长格雷,也是费尔特不可逾越的障碍。同时经过尼克松的授权同意,费尔特成为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监视目标。在这种情况下,费尔特决心抗争到底,他以“深喉”的名义,通过在《华盛顿邮报》当记者的大学同学伍德沃德,不断透露调查案情和白宫内幕,最后使案情真相大白。

尽管费尔特的宣告姗姗来迟,还是引起媒体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和争议。有些人认为费尔特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作为掌握政府机密的公务人员,不应该被弃誓言,将内部机密泄露给媒体。但美国主流媒体则肯定费尔特的做法,认为个人举报和媒体监督可以更好的制约政府官员滥用职权。

当然,还有很多怀疑者,他们认为不可能仅仅是联邦调查局和尼克松总统有矛盾这么简单,在费尔特身后有着民主党的影子,利用“水门事件”,逼迫尼克松辞职下台,实际上是民主党与共和党激烈博弈的结果,费尔特背后很可能另有“大佬”,费尔特只不过是一枚棋子而已。

2008年12月18日,这位对美国现代史造成重大影响的神秘人物因心脏衰竭去世,享年95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