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这是与你相伴的:第82篇稿件

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亲爱的朋友,久等

最近,一部名为《斗破苍穹》的电视剧引发了大家的热议

这一部起点白金作家天蚕土豆的原著小说,万达影视传媒、新丽传媒联合出品改编的古装武侠剧

这部剧,在上映之初号称投资过10亿,演技精湛,道具精良,连原著作者都再三推荐的改编作品

但一经上映后,实在惨不忍睹......

比如原著中对斗气化翼的介绍:

斗气化翼是强者的象征,只有突破了阶别屏障的强者才可以领悟斗气化翼秘诀,从而凝结出自己的羽翼。每一次凝聚斗气羽翼需要消耗大量的斗气,

影视中:

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

其实,不仅是《斗破苍穹》如此

其他原著改编的电视剧同样如此

为什么原著改编电视剧差异会这么大?我在查阅了相关资料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1. 环境限制

当一部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上映时,是必然要通过广电局审核的。而广电局的审核就犹如一个大的环境背景——背景什么样,生产出来的作品就是什么样!

举个例子吧:

国内很早就有建国以后动物不准成精的说法。这个说法一直延续到我国的恐怖片身上

不管恐怖片前期做得再恐怖,再脱离逻辑思维,到最后依然要告诉你——都是人演的,都是假的

这种感觉就像——剧组:想不到我会这样拍吧?我也想不到......

再举个例子:

像大家熟知的86版《西游记》,就是六小龄童那一版。孙悟空凸显出的是正义,猪八戒凸显出的是懒惰,沙悟净凸显出的憨厚。

但《西游记》原著中,孙悟空在花果山吃人,猪八戒则是一头野猪精,沙悟净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骨

讲真的,这样的原著形象可能放到电视上去播吗?

再再举个例子:

曾经热播过一段时间的大剧《人民的名义》,这部剧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是一部弘扬检察精神,反贪污腐败的年度大剧

但这部剧过于真实,虽然带了正能量的社会净化,却也使得不少人跟风模仿剧中反派角色

比如:

居剧中的悲情角色,在挑战人们的人生观

剧中的权利只手遮天,在挑战人们的世界观

剧中的官员贪污受贿,在挑战人们的价值观

......

人生本来就没有对和错的分别,只是因为站的立场不同才出现了对错之分。但很多人根本把握不住的自己的立场,再好的东西都能看出坏的引导

简单来说:

目前广电对于影视的态度基本处于一种宁可错杀,不可错放的态度

越有想象,越有深度的影视,遭遇的审核越严。因为影射的面太广

到最后,在处处枷锁的情况下,改编作品怎么可能做到原汁原味?

2. 资本限制

这一点,简单来说就是钱。改编影视是需要钱的,而钱则来源于投资人。这会形成什么关系呢?

举例:

投资人A:要我投钱可以啊!《斗破苍穹》的翅膀一定要那种天鹅翅膀,不然不给钱!

投资人B:要我投钱可以啊!《斗破苍穹》必须在一个星期内拍好,不然不给钱!

投资人C:要我投钱可以啊!《斗破苍穹》必须用容嬷嬷来演女主角,不然不给钱!

投资人D:要我投钱可以啊!《斗破苍穹》里的主角必须用我们的燃气灶做饭,不然不给钱!

简单来说:

熬过了广电的枷锁,还有资本给影视作品套上的枷锁

参与的资本方越多,改动的内容就越多

到最后,到底改成个什么玩意,已经没有人在乎了。反正有些影视一开始就不是拍给观众看的......

3. 改编限制

文字作品和影视作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相似的地方。但说到底,体裁终究是不同的。

举些例子吧:

例1:炼丹炉旁,张三练出了一炉稀世丹药。这些丹药仙气氤氲,神虹满天。红色丹壳里透着一丝白光。而白光深处的丹眼仿佛吞天噬地的黑洞,无时无刻不在吸纳着天地灵气

改编:请问,如何拍出五彩斑斓的黑色?

例2:聚会上,迎面走来了李四的昔日同学。李四一面热情的拥抱着同学,言语中尽是嘘寒问暖之意。但心中却不止一次怒骂了妈卖批三个字

改编:请问,如何在同一时间段拍摄热情的嘘寒问暖和怒骂妈卖批?

例3:闭关洞穴中,王二正在修炼上古秘法飞仙诀。功至大成时,可抬手毁山岳,举手摘星辰。踏破虚空,遨游亿万宇宙,至此天地难覆,万祖共尊。

改编:请问,这么一小段我们要拍几个月?后面戏的经费谁给充......

简单来说:

文字和影视的体裁是不同的,文字作品的画面感是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而在影视作品的画面感是呈现在视觉上

文字作品,通过文字给予读者想象空间,千人千面

影视作品,通过视觉给予观众固定形象,千篇一律

两者从根本体裁、表现手法上就是不同的。如果非要文字改编成影视,造成作品的删减是必然的

而原汁原味还原更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尽量还原,或小范围还原

4. 受众限制

读书的受众叫读者,影视的受众叫观众。因为受众不同,当文字作品想要迈向影视作品的时候,则必须满足影视受众

举个例子:

原著:从前,乌龟和兔子比赛赛跑。兔子由于瞧不起对手,所以在中途睡了一觉,醒来后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

顺应偶像受众:从前,乌龟和兔子比赛赛跑。兔子跑到一半时,由于兔子的英俊帅气吸引了大量的女性粉丝。最终,兔子在赛跑中以明星出道,从此走上了一条星途闪亮的康庄大道......

顺应武侠受众:从前,乌龟和兔子比赛赛跑。兔子跑到一半时,乌龟突然使出了武林中失传已久的王八拳,兔子身受重伤。临死前,兔子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刻在一座山洞之内,留待江湖有缘人替自己报仇......

顺应婆媳受众:从前,乌龟和兔子比赛赛跑。兔子跑到一半时,媳妇突然打电话来要和兔子离婚,兔子连忙赶回家询问妻子具体情况。一番询问后,才知道兔子的媳妇和婆婆积怨已深。至此,兔子调节婆媳关系的日子就此开始......

顺应伦理受众:从前,乌龟和兔子比赛赛跑。兔子跑到一半时,突然发现自己爱上了乌龟。于是,兔子在诸多观众的瞩目下向乌龟发起了求婚。正在乌龟准备答应时,人群中跳出了兔子的父亲。兔子父亲告诉兔子,你们不能结婚,乌龟是你的妹妹......

......

简单来说:

当文字作品迈向影视作品的时候,已经不再是满足读者这部分受众了,而是需要顺应满足影视观众

即,市场需要什么类型的片子,观众希望看到什么样的桥段,影视就往什么方向发展

也许,你是一个颇有想法的观众。但大众都认为这个片该这么改的时候,你就无形中被绑架了......

4.

文末,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成语:叶公好龙

叶公只是喜欢纸上画的龙,而不是真的、活着的龙......

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你,也许只是喜欢想象中的龙

而,并非眼中可以看到的龙

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只在夜晚21点~5点写作

成文不易,敬请转发

我的朋友,下期再见

为什么文字原著和影视改编天差地别?丨《斗破苍穹》可改倚天屠龙

图片资料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