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豐生化“最坑股東”內幕交易被罰沒700萬

蓝丰生化“最坑股东”内幕交易被罚没700万

又是佔用資金,又是內幕交易,藍豐生化的股東再度接到罰單。

3月20日晚間,藍豐生化發佈公告稱,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王宇因涉嫌違反證券法律法規,此前被證監會立案調查。近日,證監會對王宇作出行政處罰,沒收王宇因內幕交易產生的違法所得362.44萬元,並處以362.44萬元的罰款,合計達到724.88萬元。

藍豐生化股東王宇不僅內幕交易,還曾佔用公司非經營性資金,此事如今已波及公司總經理劉宇。藍豐生化近日公告稱,公司認為劉宇作為公司時任總經理,未能恪盡職守,認真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上述問題負有相應的責任,決定免去劉宇總經理職務。

而為了解決資金被佔用問題,降低上市公司財務成本,緩解公司資金流動性壓力,藍豐生化的實控人也將產生變更。

深陷困局的藍豐生化2018年業績慘淡。根據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9.93%,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1287.89%、1706.28%、2535.80%。

蓝丰生化“最坑股东”内幕交易被罚没700万

內幕交易成交金額3413.51萬 獲利合計362.44萬

行政處罰決定書指出,王宇在持有藍豐生化已發行股份累計達到10%時,未履行報告和信息披露義務,且在限制期內繼續增持股票,王宇作為持有藍豐生化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東,其實際控制的“華寶信託-天高資本12號”和“興業期貨-智選1號”對應的證券賬戶在6個月內買入又賣出“*ST藍豐”;王宇作為內幕信息知情人,在內幕信息公開前,放任其控制的“興業期貨-智選1號”和“華寶信託-天高資本12號”證券賬戶買入“*ST藍豐”,構成內幕交易行為。

證監會稱,根據過罰相當、客觀公正、標準統一的原則,對處罰做出綜合調整。未履行報告和信息披露義務、限制期內買賣證券的行為是王宇進行內幕交易的手段行為,短線交易是王宇進行內幕交易的結果行為,上述行為之間具有牽連關係,按照從一重違法行為處斷,對王宇的內幕交易行為進行處罰。

記者在證監會網站公佈的《行政處罰決定書(2019)1號》中看到,藍豐生化收購平光製藥籌劃重大重組事項構成《證券法》第六十七條第二款第二項所列重大事件,屬於內幕信息,內幕信息的敏感期為2016年6月20日至2016年8月1日。藍豐生化副董事長王宇為內幕信息知情人。

2016年6月20日,時某文將平光製藥的資料發給熊某,熊某收到後將資料發到內部項目的評估群-“方舟製藥董事工作擴大群”(微信群,成員包括王宇、薛某、熊某)。王宇、薛某、熊某筆錄能夠證實熊某將平光製藥的資料發到了該評估群。因此,王宇知曉內幕信息的時間不晚於6月20日。

在2016年6月20日內幕信息形成之後,王宇放任“興業期貨-智選1號”證券賬戶開始入“*ST藍豐”。2016年6月15日,“興業期貨-智選1號”成立,6月22日,其對應證券賬戶開立於東吳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徐州北京北路證券營業部。2016年6月28日至7月28日,該賬戶累計買入“*ST藍豐”95.50萬股,金額1398.23萬元,涉案股票已賣出,實際獲利165.89萬元。

在2016年6月20日內幕信息形成之後,王宇放任“華寶信託-天高資本12號”證券賬戶繼續買入“*ST藍豐”。2016年6月29日至7月27日,該證券賬戶累計買入“*ST藍豐”136.57萬股、金額2015.28萬元。涉案股票已賣出,實際獲利196.55萬元。

上述兩證券賬戶在內幕信息敏感期內,合計買入“*ST藍豐”232.07萬股,成交金額3413.51萬元,實際獲利合計362.44萬元。

總經理與實控人或雙雙變更

作為公司的副總經理,王宇除了進行內幕交易,還曾佔用公司非經營性資金。

藍豐生化2018年11月12日公告顯示,藍豐生化持股5%以上股東、全資子公司方舟製藥原董事長兼法定代表人王宇,違規將方舟製藥銀行資金劃轉至與王宇相關的單位或自然人賬戶,形成對公司資金的違規佔用。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該項違規佔用資金餘額3.5億元。2018年5月28日,公司收到了王宇向公司出具的《關於佔用公司資金還款承諾》,王宇承諾分期償還違規佔用的公司資金及利息。6月8日,王宇償還公司資金2000萬元,該項違規佔用資金餘額3.3億元。8月4日,方舟製藥向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遞交了《民事起訴狀》,起訴陝西禾博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等共八名被告。11月22日,深交所給予王宇公開譴責處分。

此事如今也波及到了公司總經理。

2月27日,藍豐生化發佈公告稱,決定免去劉宇公司總經理職務,免去熊軍公司財務總監職務;聘任耿斌為公司總經理,聘任郟擁軍為公司財務總監。3月11日,公司回覆深交所問詢函時表示,之所以免去劉宇的公司總經理職務與王宇行為有關。

公司稱,2018年先後發現,公司原銀行出納在2011年至2017年期間挪用公司資金合計1848.76萬元,截至2018年半年報披露之日已全部歸還;股東王宇(持股9.88%)在2016年-2017年期間發生多筆對公司全資子公司方舟製藥的非經營性資金佔用,其中2016年度發生期間佔用4.41億元,期末已全部歸還;2017年度發生佔用3.84億元,期末餘額3.57億元;截至2018年末尚有餘額3.37億元未歸還。

藍豐生化認為,上述事項的發生,暴露了公司在內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重大缺陷,損害了公司及股東利益,給公司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劉宇作為公司時任總經理,未能恪盡職守,認真履行勤勉盡責義務,對上述問題負有相應的責任,經審慎研究,公司董事會決定免去劉宇總經理職務。

藍豐生化2017年報顯示,被免職的劉宇在2013年7月任蘇化集團副總經理,也是方舟製藥董事長。

根據公告披露,新任董事長耿斌是現任江蘇蘇化集團張家港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江蘇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黨委委員,江蘇蘇化集團蘇州長青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江蘇蘇化集團信達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現任公司總經理。

耿斌直接持有本公司1.78萬股股份;蘇化集團持有公司6833.41萬股股份,格林投資持有蘇化集團61%的股權,格林投資持有公司3312.32萬股股份,耿斌通過持有格林投資5%的股權間接持有公司股份。耿斌現任公司控股股東江蘇蘇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

不僅總經理人選發生變動,藍豐生化的實控人或許也即將變更。

2018年12月25日早間,藍豐生化公告稱,公司的控股股東蘇化集團及一致行動人格林投資與中陝核集團及金核投資共同簽訂了《股份轉讓協議》、《表決權委託協議》。

蘇化集團和格林投資同意向金核投資轉讓其所持有的藍豐生化股份總計6800萬股,佔藍豐生化總股本的20%,其中蘇化集團轉讓股份5100萬股,佔藍豐生化總股本的15%;格林投資轉讓股份1700萬股,佔藍豐生化總股本的5%。

上述股份轉讓的前提為金核投資代蘇化集團、格林投資償還應付藍豐生化的2.5億元資金,其中代蘇化集團償還1.87億元,代格林投資償還6250萬元。為確保本次股份轉讓無法實現時蘇化集團、格林投資的連帶返還義務,格林投資以持有蘇化集團61%的股權作為償還債務的擔保。

同時,公司計劃將全資子公司陝西方舟製藥有限公司因公司第三大股東王宇及其關聯方違規佔用公司資金產生3.36億元及由此衍生的孳息的債權,轉讓給蘇化集團和格林投資。

經各方協商一致,在金核投資代蘇化集團和格林投資向公司償付2.5億元的前提下,標的股份的轉讓價款總額為4.4億元。若據此約定的股權轉讓、表決權委託事項完成後,藍豐生化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將發生變更。

對於上述債權轉讓,公司獨立董事認為,此舉有利於公司解決資金被佔用問題,降低上市公司財務成本,緩解公司資金流動性壓力。

子公司虧損致2018年公司淨利大幅下跌2535.80%

2018年對藍豐生化來說仿若“多事之秋”。

2018年8月22日,藍豐生化收到監管函稱,2018年1月31日,公司披露《2017年度業績預告修正公告》,預計2017年歸母淨利潤為8574萬元至1.07億元。2月28日,公司披露《2017年度業績快報》,預計2017年度的淨利潤為8601萬元。4月24日,公司修正後2017年度的淨利潤為3516萬元。4月28日,公司披露2017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3545萬元。

監管函稱,藍豐生化公司在業績預告修正公告、業績快報中預計的2017年淨利潤與2017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存在較大差異,公司未能及時、準確地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公司董事長楊振華、總經理劉宇、財務總監熊軍未能恪盡職守,對公司上述違規行為負有重要責任。

不僅如此,藍豐生化新沂本部(即母公司)還根據上級環保監管部門的現場檢查和要求,自2018年6月12日起,除部分環保處理裝置外,其餘化工生產車間實施停產整治,對存在的環保突出問題及隱患和風險進行整改。截至2018年8月14日,公司仍在與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溝通,爭取早日恢復生產。

2月28日,藍豐生化發佈2018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8年營業收入同比減少19.93%,營業利潤、利潤總額、歸母淨利潤同比大幅下降1287.89%、1706.28%、2535.80%。在歸母淨利潤方面,2017年藍豐生化實現淨利潤3544.67萬元,但2018年錄得淨虧損8.63億元。

公司解釋稱,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較去年同期下降19.93%,主要原因為公司本部受環保整改停產影響,產銷量下降;公司全資子公司方舟製藥所處醫藥行業整體營商環境、醫藥政策和市場競爭格局變化較大;各地價格聯動、二次議價、國家藥品談判、進口抗癌藥零關稅的落地以及各地的醫保招標政策的出臺等,導致主要產品中標價格下降和銷量減少。

公司歸母淨利潤大幅下降,主要原因為公司計提商譽、固定資產、其他應收款等資產減值損失;公司本部因環保停產整改,產生停產損失,環保治理費用投入增加,經營業績虧損;方舟製藥受醫藥政策和市場環境變化等不利因素影響,經營業績下滑。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及淨資產較去年同期下降12.57%及34.13%,主要原因為公司本期業績虧損所致。 記者 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