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村村通、變成村村痛

又快到年底了,在外打工的很多人都不約而同的開始計劃著回家返鄉的計劃。相互間感嘆道一年這麼快又過去了的同時,有人感嘆,有人吐槽,每個地區每個鄉村的實際情況不同,可我們往往能提到那條通往家的道路。

別讓村村通、變成村村痛

不管是泥巴路,還是已經修好的村村通公路,似乎大家都對它有話要說。

為啥這路人們如此重視呢?村村通,是我國為了幫農民過上好日子而在農村進行的一系列民生工程。1998年開始,國家啟動了廣播電視的村村通工程,到今天,公路、電、水、通訊都實現了戶戶通。

可為啥有好政策,並且已經實現了,農民還會有怨言呢?

原來,這村村通公路之所以被吐槽連連,是因為這連接村村的村村通公路,帶來方便的同時,也帶來了“村村痛”。

別讓村村通、變成村村痛

剛修了兩年的公路,去年剛剛保養過,現在有了裂縫,有開裂,甚至還開始沉陷了。是不是有質量問題?

首先是施工單位的敷衍了事和偷工減料。

村村通公路修建的時候,路基虛鋪過大,有效寬度不夠,填土整平的效果不好,或者根本就沒壓平,導致建造的公路質量差,不出問題那真的叫奇蹟了。

甚至有些施工單位趕工期,用次料。在原有道路上直接鋪墊,而不動地基。甚至直接就進行水泥或者柏油的罩面,路基根本沒有做固化和墊高處理。

這幾年,建築材料漲價,比較貴。一些單位在施工時候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拌和混凝土時候加入一些水泥和便宜的沙石骨料。這樣的公路路面用不了一兩年就會出現裂縫甚至整體沉降。

別讓村村通、變成村村痛

再就是,修路種的貪汙問題。

一般來說,修建公路要求施工單位都是有資質的,他們看重自己的品牌,不會因為一點小利就敗壞自己的信譽。

但是中標的工作人員卻不這麼想,他們會選一些沒有資質的施工單位,把工程包給他們,自己吃回扣或者吃返利。

所以,一條簡簡單單的公路,被年年修,年年壞,年年都在花著農民的錢,所以農民說起這條村村通公路來,真的是一肚子苦水。

別讓村村通、變成村村痛

這個問題也得到了國家層面的重視,國家規定:為了保障農村公路質量耐用,安全可靠,交通運輸部印發了被稱為是史上“最嚴質量管理辦法”的《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辦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5年。

為啥說這是史上最嚴呢?因為其中規定:農村公路建設工程實行質量責任終身制。另外,省級、地市級、縣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對農村公路建設質量管理都負有責任。

並且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對農村公路建設的質量問題有投訴和舉報的權利。當你們村子的公路有質量問題發生時候,你去哪個級別的交通運輸部門都可以舉報和投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