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七月的湖南岳阳,高温。在火车站外,我们第一次见到了黄亚飞老师:黝黑的皮肤,穿着一件发黄的白衬衫,一条洗褪色的蓝色裤子,平凡、朴素。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图为黄亚飞老师

他走上前来用双手和我们握手时,我们被深深震撼了:他的左手五指全无、右手只剩三根不足常人指头一半长的残指。在湘北连绵起伏的大峰山下的偏远小学,他耕耘了43年,为大峰山下的数千名孩子点亮了智慧之灯,书写了一位山区教师的传奇。

43年培养出3000多名学生

1975年,黄亚飞高中毕业,老支书见他虽然身体残疾,但有才华有志向,力排众议安排他到村里代课。怀着斗志、憧憬、感恩,他开始了乡村教育生涯。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谈起刚开始从教的事,黄亚飞缓缓地说道:“要夹住一支粉笔谈何容易,稍不小心就掉了。用力夹紧,时间一长手指就肿了起来,连皮也被磨破,粉笔上沾满了鲜血,连心的痛。但是,为了做一个合格的教师,练好基本功,我咬牙坚持下来,手指肿了又消,消了又肿,慢慢地磨起了老茧。几年下来,我多种字体都能挥洒自如了。人有勇气、有毅力、肯吃苦,就不怕。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他着了魔一般义无反顾地在大峰山区的村小默默耕耘。”黄亚飞的同事张兰说,“他当了43年班主任,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其中有49人考上了重点大学,7人考上了研究生,4人取得了博士学位。

43年来,在黄亚飞的考勤档案里找不到一次事假、病假记录,也找不到一次迟到、旷工的记录。居公小学主管教务主任张朱称他是“守时巨人”。

踏遍大峰山下每一寸土地

工作的前十多年里,山区贫穷落后,一些家长不愿意送适龄儿童入学。每逢开学初,黄亚飞便起早贪黑,沿着陡峭的盘山小道,踏进家家户户,动员家长送子女上学。

他踏遍大峰山下的每一寸土地,家访1700余人次,行走山路3万多公里,劝回学生90余人,累计垫付学费约3680元,还掏钱给学生买笔、本等学习用品。

他的同事黄道林告诉我们:“

黄老师生活十分朴素,一年难得买两三斤肉吃,一件棉袄穿了20年。

居公小学校长朱正才说:“虽然黄老师工资不高,但他连续9年资助村里一个贫困家庭的两个孩子上完初中。”

2007年,黄亚飞把市、县两级发的1000元奖金资助了两名贫困生。2009年,他拿出500元钱奖励了5名品学兼优的学生。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黄亚飞老师家中旧照

黄亚飞不仅是孩子学习路上的导师,更是他们人生路上的守护者。黄亚飞调入居公完小任教后,还兼任双石村路队的护学岗教师。双石村每个学期有30多名学生在居公完小就读,而通往学校的是一条田间小路,其间往返路程约6公里。

为了确保每个孩子上学的安全,黄亚飞连续20年把他们领来带回。在这风雨兼程的护学路上,他穿坏了20多双鞋,撑破了18把雨伞。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43年没有一刻松懈

此后,黄亚飞任居公完小副校长、德育办主任,教五年级语文、社会、科技,还兼班主任(当时全校仅6位教师,其中一人上午上课,下午去食堂帮厨)。

繁重的行政事务和教学工作的压力下,他却给自己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每天必须完成一篇教学心得,必须学到深夜12点入睡。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多年来,他阅读了900万字的书籍,做了300万字的卡片,写了20万字的教学总结。

虽然收入微薄,但他坚持拿出一周的工资,自费订阅《人民教育》《小学教学研究》《小学教学参考》《中小学教材教学》等10多种教育教学杂志。在他的住处,墙上挂的、桌上摆的、箱子里装的全是教学资料卡,这些成了他做教学研究的资源宝库。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迄今为止,黄亚飞已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教研论文81篇,获得各类教研成果奖121个。他指导学生绘画、书法,有136人次获市、县优秀奖。

43年耕耘与坚守,双手只有三根手指,却撑起3000名学生的一片天!

一个山旮旯里的普通小学教师,在教学研究中能有此业绩,实为不易,师生们给他取了一个绰号“勤奋笔侠”。

四十多年来,

他始终舍不得那粉笔传情的乐趣,

也舍不得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

对他来说,当老师是个良心活。

对他来说,坚守讲台是毕生的信念。

他不仅为我们诉说着教师团队的精神面貌,

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诠释了自己的责任,书写着自己的传奇。

他的事迹,

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