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未来的某一个时间点,太阳迅速衰弱,地球面临被吞噬的危机。因此全球各国达成共识,启动了「流浪地球计划」,通过在地球表面建立推进系统,将地球推向4.2光年的星系以求生存下去,计划将历时两千多年,在这段时间里,离开里太阳系的地球的地表不再适合生物生存,有限的人类转移到了地下生活。而另一批被选拔出来的人,登上飞船,成为地球流浪之旅的导航仪。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这就是被观众誉为国产科幻片的里程碑制作的电影《流浪地球》的主要情节。谁都知道,《流浪地球》是今年的贺岁档电影的大赢家,票房上已经奔着50亿去,很有可能打破《战狼2》创下的中国电影票房纪录;口碑上,那更是一边倒的叫好。别看《流浪地球》现在风光无限,当初开拍前可是差点胎死腹中。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1

当年,中影集团从科幻小说家刘慈欣手上买下《流浪地球》原著版权以后,曾经先后接触了几位国际级的大导演,可是这几位导演对中国的科幻不太有信心,都拒绝执导这部影片。2015年夏天,电影剧本到了郭帆手里。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郭帆是个80年后,在电影圈有点名气,导演过青春片《同桌的你》,票房还不错。2014年的时候,电影局派了5个人去美国学习,参加派拉蒙中美电影人才交流计划,其中就包括郭帆。郭帆学成回国后,接到了《流浪地球》,当时就兴奋得不得了,马上找来一起北漂的音乐人龚格尔,一起研究剧本走向。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看过《流浪地球》原著的粉丝们都知道,小说只有短短133页,内容不算多,要改编成电影,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你不但要熟悉一些科技原理来扩充情节、还要考虑那些科幻大场面能不能拍得出来,所以郭帆和龚格尔也是下足了功夫了,两个人花了5个月的时间,写出两万多字的大纲,得到了作者刘慈欣的肯定。然后在剧本筹备期间,他俩共写了100万字的剧本,每个人都写了至少10遍才定稿。

2

成熟的剧本拿出来了,但郭帆又碰到一个难题,没钱。郭帆当时忙了大半年剧本,《流浪地球》还没立项,两人只能自掏腰包来做前期工作,最多的时候,郭帆垫资一百多万,龚格尔也垫资几十万,可以说,这两个80后是拿着全部身家在赌博这部电影!

为了能让电影有更好的呈现效果,电影导演找到了万达集团作为电影投资方。只是《流浪地球》剧组怎么也没想到万达集团会在中途撤走资金,这让拍摄了一半的电影因为后续资金无法继续供给导致电影拍摄中断,这对剧组来说无疑是非常严重的情况了。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此时吴京正在剧组担任特别出演拍摄他的戏份,有一天导演找到吴京表示他可以不用再来了,因为万达突然撤资他们的电影无法继续拍摄下去。吴京二话不说拿出6千万作为投资资金,让《流浪地球》起死回生。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3

在这部电影里,不少镜头都是靠吊威压完成的。在好莱坞,这种穿着几十上百斤的戏服拍出来的镜头,一般都是用威亚吊着演员完成动作的,演员完成一个动作,自己不需要消耗多少气力。但是在流浪地球剧组,因为经费问题,威亚只能用在一些关键镜头上,平时怎么办呢?演员就只能用身体硬扛着,累了只能哭一哭,吐一吐,然后吸点氧气再跑路。你比如说香港的老戏骨吴孟达,进剧组的时候都66岁了,但是他没有一点特权,穿的衣服和小年轻一样重,高难度动作也得自己来。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我们说,一部成功的科幻电影,一定要尊重科学原理的指导作用,《流浪地球》在这一点上就做得很到位。在电影开拍前,郭帆专门请来了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为《流浪地球》确立世界观。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流浪地球》不但在中国火爆,在国外也引起了比较大反响,你比如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就评论说,《流浪地球》披着好莱坞式特技外衣,讲述的却是中国视角的太空探险故事;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包含着积极的正能量。而美国《纽约时报》的标题更直接,那就是《中国电影工业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科幻电影在文化领域,可以算得上是重工业了,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资金上,都有相当高的要求。《流浪地球》的出现,表明中国电影人开始有信心、有能力挑战被好莱坞垄断多年的科幻片了。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邀您关注

今晚十点 福州一套《聊斋夜话》

更多关于“流浪地球”的内容

我们与您一起讨论

《流浪地球》的背后,你不知道的故事……

福州广播电视台新媒体中心

实习生:汪斯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