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後一個習慣,相當於在“捅胃”!建議趕緊改掉

胃病是目前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很多人都曾遭受胃病的折磨,因此對養胃也特別上心。然而,很多人吃了各種養胃食物後,胃病卻不見好轉,這可能得歸因於平時的一些“傷胃行為”。

飯後一個習慣,相當於在“捅胃”!建議趕緊改掉

常見的傷胃行為

一、吃得太飽

吃完飯,覺得肚子鼓鼓的,那說明吃得太飽了。若胃裡的食物過多,一來不易消化,二來胃需要花更長的時間來工作,得不到休息,長期如此,容易增加胃部負擔,損傷胃黏膜,導致各種胃部毛病。

所以,建議平時不要吃太飽,每餐八分飽即可,若擔心會餓,可以飯後1小時吃些小點心或水果。

飯後一個習慣,相當於在“捅胃”!建議趕緊改掉

二、飯後趴著

有些人喜歡飯後趴在床上追劇,或玩遊戲,殊不知,這其實是胃病的大幫兇。若飯後立即趴著,胃部的食物還未來得及消化,便被壓著動彈不得,會阻礙胃部消化,嚴重者還會損傷胃黏膜。

另外,當人體趴著時,胃腸血管受壓迫,血液循環受阻,會進一步影響胃的消化能力。

三、常吃夜宵

很多人都有吃夜宵的習慣,但從護胃角度出發,建議要少吃夜宵。一般來說,夜宵後不久就是睡覺時間,若吃進去的食物尚未完全消化,胃就得佔用人體休息的時間來工作。這樣一來,不僅影響胃部消化進度,也會影響胃的休息。長期下來,容易引發胃部不適。

飯後一個習慣,相當於在“捅胃”!建議趕緊改掉

四、過於疲勞

若人體經常處於疲勞狀態,容易導致胃部供血不足,影響消化。另外,若壓力過大,各種較為負面的情緒也會影響胃功能的正常運行。

因此,建議平時要積極調整自己的情緒,適當放鬆自我,避免過於疲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