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篇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作为中国最早发展的城市之一,经过40年的发展,经济体量在2018年超过2.2万亿,如此大的经济总量增速仍然高达8%,这是不可想象的。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篇


作为设计之都,创新高地的深圳有着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这是其他城市所不能比拟的。国际知名机构,硬件孵化中心的创始人Cyril Ebersweiler在将总部从硅谷搬到深圳时说:“这里能够让我们在一公里之内找到任何想要的原材料,这是美国,欧洲和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做不到的,因为那里没有深圳的华强北。从来料加工业起步,深圳在通信,汽车电子,计算机及外围借口,消费类电子,光电,仪器仪表等领域,打造了全球独有的完整而高效的制造业产业链。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篇


未来,深圳将开展空间保障行动计划,在严守工业用地红线基础上,统筹工业区资源区整合和改造升级,规划一批功能符合的新型产业空间,建设一批禅城融合示范区,优先发展现金制造业和高附加值产业。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纲要》的出台为深圳的产业转型指明了方向,也带来了助力,前途不可限量。大湾区2018年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远超美国的旧金山湾区,和加拿大全国的GDP总量相当。并且在新的动能下,仍将保持7%左右的增速。比世界上著名的旧金山大湾区,纽约大湾区,东京湾区增速都将高两倍以上,按照这个速度5年后有希望成为全球经济体量最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篇


港澳珠大桥的建设香港为牵头投资方,但深圳也将从中间接受益。湾区规划出台后深圳将交通枢纽建设提上日程,其中虎门二桥将于今年建成通车,全长13公里,西起南沙东涌,东至东莞沙田,终点与广深沿江告诉公路相接。赣深高铁预计2020年建成通车,路过东莞,深圳,深圳外环告诉预计今年通车,全长92公里,与广深,东莞等11条告诉相接。更加巩固了深圳作为湾区中心城市的地位。惠莞城际轨道使得广州到深圳只需要一个小时,深圳地铁线路也在持续建设中。预计到2040年将达到20条。成为与北京相媲美的地铁之城。相信交通的进一步建设和开通将为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插上梦想的翅膀,飞向更加绚丽多姿的明天。

作为中国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文化教育也是不能少的。国内外众多知名大学将在深圳建设校区,首先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然后是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另外还有一批牌国内名校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最后还有本地的深圳技术大学。相信有了这批大学的加入将为深圳带来源源不断的研发和高端服务人才。

作为最顶端的产业——金融,深圳也比国内好多城市遥遥领先,并且一大批金融中心将在2020年前后建成,为深圳实业发展提供充裕的资金。

让我们共同祝愿深圳,祝愿大湾区明天更美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