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年報透玄機:“國家隊”證金專戶去年持股浮虧12%

券商年报透玄机:“国家队”证金专户去年持股浮亏12%

3月21日晚,券商龍頭中信證券(600030)披露了其2018年年報,據中信證券年報顯示,2018年公司營收淨利雙雙下滑,仍繼續位居國內證券公司首位。

據中信證券年報披露,2018年公司全年實現營收約372.21億元,同比下滑14.02%;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93.90億元,同比減少17.87%。

2018年中信證券僅自營業務業績實現上漲,公司的經紀業務、資管業務、投行業務三大業務業績紛紛呈下滑趨勢,拖累公司營收淨利增速。

此外,搜狐財經“公司深讀”發現,始終處於行業頭部的中信證券,幾年間業績波動較大,而伴隨中信證券2018年業績下滑的還有去年頻發10餘起股票質押踩雷事件。

2018年營收淨利雙下滑

通過觀察中信證券的歷史業績,搜狐財經“公司深讀”發現,幾年內中信證券營收淨利的波動較大。

年報顯示,2016年,中信證券迎來了營收利潤的雙雙下滑,公司全年營收實現506.13億元,較上年同比下降9.64%,淨利潤下降近5成,僅達103.65億元。

2017年後,中信證券的業績再度小幅上升,營收淨利分別實現432.92億元和114.33億元,分別較上年同比增長13.92%和10.30%。

2018年中信證券的營收淨利再度下降,拖累公司營收淨利增速的是公司的經紀業務、資管業務、投行業務三大主營業務,僅證券投資業務營收上漲18.52%。

針對證券投資業務業績上漲的原因,中信證券年報稱,2018年,公司股票自營業務根據市場環境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審慎配置資金,強化倉位管理,嚴格管理市場風險。

中信證券其他主營業務業績卻不似自營業務一般利好,據中信證券年報顯示,公司經紀業務實現營業收入98.94億元,佔總營收26.68%,較上年同比下降8.52%;資產管理業務實現營業收入64.68億元,佔總營收的17.38%,較上年同比下降14.62%。

2018年,中信證券的證券承銷業務營收下降幅度最大,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7.88億元,同比下降30.33%;其他業務實現營業收入人民幣89.10億元,同比下降32.35%。

券商年报透玄机:“国家队”证金专户去年持股浮亏12%

(圖片來源:2018年中信證券年報截圖)

年內股票質押的訴訟案件10餘起

此外,伴隨中信證券業績下滑的,還有其不斷的風波和踩雷事件。

據年報顯示,因上海金新實業有限公司發生交易違約,公司向公證處申請出具了執行證書,並向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金新實業支付欠付本金人民幣3.95億元,以及相應的利息、違約金、債權實現費用等。

此外,2017年10月,中信證券與興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興源控股集團”)簽訂了《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業務協議》及《交易協議書》,興源控股集團將其所持有的興源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300266)流通股質押給公司,與公司開展股票質押式回購交易。

中信證券因興源控股集團發生交易違約向上海金融法院申請強制執行,要求其償還欠付本金人民幣1.71億元,以及相應的利息、違約金、債權實現費用等。

中信證券披露,2018年中信證券新增與道樂投資,金新實業,興源控股和科瑞天誠等10餘家公司及個人發生關於股票質押的訴訟案件,搜狐財經“公司深讀”測算,中信證券合計應收到的違約金高達53.76億元。

券商年报透玄机:“国家队”证金专户去年持股浮亏12%

(圖片來源:2018年中信證券年報)

根據中信證券年報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融資類業務,含融出資金,買入返售金融資產下約定購回式證券,及股票質押式回購為961.33億元,其減值準備餘額為人民幣 22.83億元。

其中,股票質押式回購及約定購回式業務金額為386.19億元,其減值準備餘額為人民幣19.66億元,較2017年大幅攀升了253%。

“國家隊”持股一年浮虧12%

此外,在年報“公允價值披露”項披露了證金公司專戶投資的數據,數據顯示2018年12月31日中信證券對證金公司專戶投資的公允價值為155.32億元,較上年底下降12%。

券商年报透玄机:“国家队”证金专户去年持股浮亏12%

(圖片來源:2018年中信證券年報)

據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A股出現較大幅度震盪,券商分別於當年7月和9月分兩批將約定的救市資金投入到證金公司設立並管理的專戶上,成立“證金賬戶”。

據媒體報道稱,2015年第一批投入證金公司“救市金”的共有21家券商,以2015年6月底淨資產15%出資,合計1280億元,交予證金公司用於投資藍籌股ETF。

隨後,第二批50家券商(包括首批21家)繼續出資救市,據統計,按截至2015年7月31日,淨資本的20%出資籌集1000億元,繼續交予證金公司進行權益類證券投資。

目前,第二輪注入的資金在2017年半年報前已經收回,只有2015年首批救市資金還在運作。

根據年報顯示,中信證券分別於2015年7月6日和9月1日兩次共出資211.08億元投入證金公司,成為當時9家券商中投入最大的公司。

與中信證券一樣,2018年“證金賬戶”普遍出現下降走勢,前天發佈年報的國泰君安披露,2018年國泰君安對證金公司專戶投資的公允價值為123.93億元,較上年底下降11.97%。

此外,2月28日,申萬宏源披露其年末專戶公允價值為62.42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0.9億元減少11.96%。

“公司深讀”系搜狐財經精心打造的品牌欄目,聚焦公司報道與深度調查報道。若有意接洽搜狐財經轉載、採訪、爆料等事宜,請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一切未經許可的轉載均屬侵權行為,搜狐財經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