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都說裝飾行業渾水深

需知大浪濤沙終見真金

都說裝飾市場不景氣

誠信老品牌店門排長隊

關於裝修被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事。不單單是業主所不能接受的,因為他們是最直接的受害者;裝飾企業也是不能夠接受的,因為長此以往,損壞的企業的品牌形象,給企業帶來無端的麻煩,使其不能正常運營,甚或關門倒閉。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雙方都不願意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事發生,那這種事為何在裝修行業又實實在在地發生著呢?

原來,問題是出在了裝飾公司的運營模式上,在裝修公司裝修過的大多數人都知道有個項目經理的角色。但項目經理與裝修公司到底是什麼關係?知道的人恐怕不多吧!

那今天,我們就來揭開項目經理的神秘面紗吧:一般地,項目經理與裝飾公司是合作關係,裝飾公司對於項目經理是沒有多大管控力度的。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家裝項目分包轉包給項目經理

據悉:裝飾公司接到裝修項目,拿走自己固有的一部分利潤,而後將裝修項目轉包給項目經理。這樣,可能有的項目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便會在材料上動歪腦筋,選用技術並不怎麼好的低價施工人員進行施工。

當然了,裝飾公司會交待業主,材料進場要細看驗收啊,工藝標準也會貼到施工現場,有什麼不合格的地方一定要向他們提出來,該返工的返工……。但多數業主都是裝修門外漢啊!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就拿材料驗收來舉個例子來講吧:比如你家裝修要用20塊板子,項目經理先拉過來五塊板子並指導給業主驗收,沒問題呀!後面15塊板子呢?可能就在業主不在時進場了,那板子是不是合格,是不是環保,是什麼級別的就很難說了。

再說施工工人,有多少業主能看出哪個施工工人的水平?對施工工藝又能看懂多少?

作為裝修企業,發現了這個問題,要對客戶負責,考慮到長遠的發展問題,應該怎麼解決呢?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建立材料倉庫,統一從一線環保品牌材料廠商那裡採購;

設立配送中心,所有材料統一由公司直接配送到工地;

成立工程部,組建培養自己的施工隊,採用班組責任施工,家裝項目不再轉包,不再分包給項目經理,完全自己施工。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怎麼樣?每一個環節都把控在了自己手裡,這下可以確保家裝項目的材料環保合格,工藝質量高品質了吧?

NO……NO……NO……,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舉個例子來說,有個業主家裝修完沒多長時間,水管漏水了,排查問題所在,最後發現出現問題的地方是用了個非公司統一配送的非國標水管接頭,叫來施工人員問其怎麼回事。工人也委屈,那天剛好水路就要完成,卻發現少了個接頭,要等配送送來一時半會也送不來,我便自掏腰胞從樓下路邊店裡買了個裝上了以不耽誤工期;然後又問監理為什麼驗收的時候沒能看出來?監理也委屈,那麼多接頭,外形顏色都一樣,誰看得出來?公說公道理,婆說婆的委屈……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道理歸道理,委屈歸委屈,企業該怎麼做才能避免類似這樣的事再發生呢?以確保工程質量

經過一番深思與諮詢聯繫,拿出兩個有效措施:

1,直接與生產廠商達成協議:專門定製材料,市面上買不到顏色或其他不同於市場材料外形特徵的材料,或作以明確的特徵標識。

2,對於一些容易缺失的材料配送時多配備3到5個。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就這樣,問題終於得到了有效解決

至此,偷工減料,以次充好的現象,就成了毋須有的存在了。有效保障了家裝項目的施工質量,環保品質。

對業主,省心、放心、省了折騰、也就省了成本。

對裝飾企業,維護了其品牌形象,積澱了紮實的口碑,一路向前,中流砥柱……

裝修偷工減料,以次充好?這樣玩讓它變成不存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