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過年留下一堆沒吃完的食材?

從老家帶回來好多美食不知怎麼放?

一股腦塞進冰箱裡?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不同食物放冰箱有不用“保質期”;

葉菜不要貼近冰箱內壁;

蛋奶最好別放在冰箱門處;

瓶裝飲料不宜冷凍

實用冰箱使用指南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食物儲存安全表

主食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米、麵粉、豆類等生主食:可常溫乾燥處保存,大米最好定期通風散熱,麵粉和豆子要密封。

米飯、饅頭、麵包等熟主食:短時間儲存可放冰箱冷藏室,如存放超過三天,最好放入冷凍室。

湯和燉菜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冷藏3-4天,冷凍23個月。

飲料酒水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4℃左右儲藏,開啟後應儘量喝完。

調味醬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花生醬、芝麻茜等開罐後冷藏90天。

肉類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蛋奶類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蔬果類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注:素菜不宜在冰箱存放,建議現燒現吃。

食物最佳儲存位置


冷藏室


1.冰箱門架處

溫度相對最高,方便拿取,適合放一些在室溫下也能暫存,不易壞或馬上要吃的食品,如開封后的飲料、調味品等。

2.上層靠門處

上層溫度比下層稍高,適合放直接入口的熟食、酸奶、甜點等,這些食品要避免溫度過低。

3.上層後壁處

後壁處的溫度比靠門處低,適合放不怕凍的食物,包括剩飯菜、剩豆漿、剩豆製品、牛奶等。注意:剩菜利飯要用保鮮盒裝好,或保鮮膜封好,避免交叉汙染和串味。

4.下層靠門處

放各種綠葉蔬菜和水果,避免緊貼冰箱內壁存放,以免被凍傷。

5.下層後壁處

未烹調熟,又需低溫保存的食品,如豆腐等,有嚴密包裝不怕交叉汙染的食品也適合放在此處,如袋裝熟肉。

6.保鮮層

買後24小時之內要吃的排酸冷藏肉、冰鮮的魚和其他水產品,放在冷藏室最下面保鮮盒內;

如有專門的可調溫保鮮層,最好把肉類放在-1℃—1℃的保鮮層中;

如保鮮層有兩個抽屜,建議魚類和肉類放在下層,和需冷藏的水果分開。


冷凍室


1.上層

這層一般為速凍格,溫度最低,凍結速度快,適於用來製作速凍餃子、餛飩等。

注意:這些食物凍硬後,放在中間層。

2.中間層

適合存放無需長時間加熱的食物,如饅頭、麵包、包子、冰淇淋等。

3.下層

放凍魚、生肉、海鮮等,要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汙染。


七種食物不宜放冰箱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1.麵包:新鮮麵包冷藏後很易變“老”,等再拿出來會發現它又乾又硬,還易掉渣。

2.洋蔥:洋蔥味道衝,會影響其他食物的味道。建議放在陰暗、乾燥、通風處,避免發芽。

3.大蒜:大蒜在乾燥低溫的地方能放兩週,若在冰箱中,水分和味道會流失,還讓冰箱裡的味道變難聞。

4.土豆:低溫冷藏會導致土豆的質地變硬,口感變差。冷藏土豆會產生沙粒的口感。

5.西紅柿:它經冷藏後,質地和口感會變差,最好在室溫下存放。

6.咖啡:咖啡容易吸收冰箱中其他食物的異味,建議把它放在密閉的容器中。

7.蜂蜜:將蜂密放入冰箱冷藏會加快其中糖分結晶的速度,蜂蜜更快變稠,甚至很難舀出。


冰箱存儲食物小貼士


生熟食物分開放

在生食中普遍存在各種寄生蟲以及細菌,與熟食放在一起會汙染熟食。

食物不宜過滿

冰箱存放食物最好留有一定的空腺,以減輕機組負荷過多食物擠在一起,易導致食物間細菌的交叉感染。

食物先處理後存放

海鮮類、畜禽肉等最好先用塑料袋封裝,再放入冷凍室貯藏;蔬菜、水果則要把外表的水分擦乾,以溫度貯藏為宜。

拒絕過燙食物

過燙的食物放入運轉著的冰箱內,可能會減短冰箱的使用壽命。


冰箱存儲解凍小竅門


1.凍魚凍肉,先放冷藏室

肉類解凍最好有個“接力棒”,把要解凍的食材提前一天從冷凍室中取出,用保鮮盒或保鮮袋裝好後放在冰箱的冷藏室裡,等化凍後再拿來烹調。

2.饅頭包子,用蒸鍋加熱

微波爐加熱,會快速脫幹水分,讓饅頭等食物中間變硬,吃起來嚼不動。建議冷凍過的麵食直接放蒸鍋里加熱。

3.冷凍蔬菜,開水焯一下

冷凍過的蔬菜可用開水快速焯一下,然後直接烹調。

4.速凍蝦仁餃子等,不需解凍

速凍小蝦仁(不帶冰殼的)不需解凍,可直接下鍋,蝦仁能快速升溫,直接加熱還能保證蝦仁的肉質脆嫩;速凍餃子、春捲、火鍋丸子等食物也都可直接下鍋。


你一定用得著

快收藏備用吧~

春節過後,家裡剩下一堆吃的?實用冰箱使用指南趕緊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