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這幾天被“王鳳雅小朋友之死”刷屏,

一個年收入不到兩萬的農村家庭,

母親練雜技、父親有智力缺陷,

家裡有五個孩子,小兒子出生是兔唇,

女兒不幸罹患眼癌……

家徒四壁情急之下,開啟了網絡籌款,

於是網絡上呈現了這樣的版本: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01

真 相

著名的丁香醫生團隊,走訪了鄭州市和太康縣,還原了事件的真相:

1、 王鳳雅的母親叫楊美芹,和網絡上傳播的“惡魔母親”大相徑庭。她只是一個非常普通,過著艱苦日子的農村母親;

2、 懷著王鳳雅時,楊美芹為了生計,四個月還在走鋼絲。直到肚子凸起穿不了戲服時,才離開雜技團。家庭環境非常困難,和所有農村母親一樣,她一切為了孩子。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圖為王鳳雅的家

3、 王鳳雅第一次診斷時,神志清醒、外觀也沒有異常。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是因為沒有醫保。

楊美芹第一次帶女兒王鳳雅就診時,用了“楊富豪”的名字,楊富豪是她哥哥的女兒。沒用王鳳雅自己的名字,是因為楊美芹全家都沒有買新農合醫保(180元一年),而用哥哥女兒的名字可以報銷。醫生懷疑腫瘤建議轉院治療時,楊美芹填寫了女兒實際身份,沒有醫保的王鳳雅最終沒有轉院。

4、 王鳳雅確診癌症之後沒有繼續治療,一是因為貧窮、二是因為觀念。

王鳳雅持續發燒,楊美琴帶王鳳雅在鄭州確診“雙側眼球內母細胞瘤”,醫生建議住院、化療。王鳳雅的家人沒有選擇繼續治療。

一是化療費、兩萬塊押金,以及後續無法想象的治療費,直接讓王鳳雅退縮;

二是在農村,大家認為癌症是治不好的病,因為周邊患癌的鄰居,沒有一個人活下來。

5、 水滴籌、直播雜技求打賞,不過是杯水車薪。志願者是否誇大事實目前存疑。

楊美芹的水滴籌,官方最終公佈籌款3.8萬並非傳說中的15萬,志願者不斷催促楊美芹帶孩子到北京治療,但籌到的費用確實是負擔不起孩子的後續醫療。期間志願者並拍下了許多王鳳雅的照片,成為了後期謾罵、質疑楊美芹的“證據”。

6、 輿論壓力巨大,面對口誅筆伐楊美芹想到自殺。

楊美芹一家最後不得不公佈了3.8萬元籌款的去向,醫療費一萬多、車費5000、住院時的陪護、吃喝3500,喪葬費1200、孩子的零食、玩具、奶粉一萬多(楊美芹說是因為治不好病但希望孩子最後過的更好)。而治療弟弟兔唇的費用,是由嫣然天使基金會捐贈與水滴籌無關。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流淚的楊美芹

楊美芹不算偉大的母親,但也不是惡魔。但我想她一定後悔打開了輕鬆籌與直播。不同的生存環境造成了認知的偏差,無法評論她的對與錯,只能是一聲嘆息。

至於志願者是否為了“話題、流量”別有用心?

鍵盤俠“何不食肉糜”是否過是網絡暴力,目前也無法下定論。

02反 思

接下來,我們不討論階級、不討論貧富差距。

我們來討論一下,身處各方面社會保障還不完善的中國,作為個體,我們如何保護自己。

事情的最後,王鳳雅去世,媽媽楊美芹給自己和每個孩子都買上了新農合醫療保險。

但很不幸的是,在中國,越是貧困的人,越沒有保障意識,越不會買保險。

一個當過村官的朋友告訴我,現在農民醫療保險認知偏低,他們村收保險錢,他鄭重的說,寧可買了用不著,不能不買醫療險。但等到交錢快結束,很多人都還在觀望,要麼說誰誰家都沒買,咱也不買了吧?私下裡還有人吐槽是騙錢的。

“寧可輕鬆籌,不願買保險,甚至是最基礎的社會保險。”

可是輕鬆籌、或是任何一個互助平臺,都會彈出建議購買保險的頁面。

因為慈善是臨時的保險,保險才是永遠的慈善!

出事了,找親戚借、找善款,不少人將他人的救助、當做了挽救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熟不知稻草終究是稻草,並不牢靠。從小鳳雅的故事中,我們發現網友的善款是無法預估,網絡的輿論更是無法預料。

小鳳雅之死,不僅僅因為貧窮

小鳳雅的父母如果花180元給孩子買了社保,第一次就不會冒用“楊富貴”的名字,放棄了轉院;

如果再給孩子買200的商保,接下去也不會因為幾萬塊的化療費、醫療費選擇放棄治療;

他們更不會因為孩子被輿論的枷鎖綁架,可惜,人生沒有如果。

馬雲曾經說過:保險是後路,在春風得意時布好局,才能四面楚歌時有條路。

用最低的成本,撬動最大的杆槓來抵禦風險,就是保險的真諦。

本來今天想寫黃金投資(明天更新)。回想起前幾天看輿論的憤怒,再看到真相的反轉,忍不住下筆。

希望大家未來在看到任何消息時,多一些理智,不要做讓一個傷痕累累的家庭受到二次傷害的鍵盤俠。

更希望大家理解——保險,是金融最大的善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