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國特色基本醫療衛生制度”。福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醫改工作,把醫改工作納入全市重大改革的主要內容著力推進。

最近,本刊記者走訪了省市醫改辦和福州市衛計委負責人,重點就福州市是如何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大重要決策部署的醫改任務,並走出自己的特色醫改之路的。

為了全面具體地反映福建省市醫改的各方面情況,本刊記者從2019年開始,深入全省部分醫院採訪報道有關醫改典範的系列文章,以饗讀者。

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福州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進展情況綜述

海峽品牌雜誌社 武評

近年來,福州市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認真落實“以基層為重點,以改革創新為動力,預防為主,中西醫並重,將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的衛生與健康工作方針,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一、以醫聯體建設為載體,構建新型醫療服務體系

福州市把醫聯體建設作為深化醫改、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和構建新型醫療服務體系重要抓手深入推進。2016年10月制定出臺了《福州市加快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工作實施方案》,2018年8月結合醫聯體工作實際,制定出臺了《福州市進一步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和發展實施方案》,推進以綜合(中醫)醫聯體、專科聯盟、縣域醫共體和城市醫療集團為主要形式的醫聯體建設,著力構建覆蓋全市、輻射周邊的多形式、多類型醫聯體,形成較為完善的醫聯體政策體系。目前,已經形成了以福州市第一醫院醫聯體等為代表的綜合醫聯體模式,以孟超肝膽醫院肝病、感染性疾病聯盟,兒童醫院兒科聯盟等為代表的跨區域專科聯盟模式,以閩清、永泰為代表的縣域緊密型醫共體模式,以晉安、長樂為代表的城市醫療集團模式等4種較為成熟的醫聯體模式。

2013年7月,在福建省率先成立福州市第一醫院醫聯體以來,目前共組建市級醫聯體8個、專科聯盟6個、縣域緊密型醫共體2個、城市醫療集團2個。2017年4月實現了三級醫院、縣級公立醫院和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

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福州市醫聯體作法可以概括為“三暢通、二同質、一提升”。“三暢通”,即以暢通醫技人員交流渠道、暢通患者雙向轉診渠道、暢通遠程醫療服務渠道為基礎,提升就醫便捷性;“二同質”,即以促進醫療管理同質化、促進醫療服務同質化為保障,提高群眾認可度;“一提升”,即以通過加強基層軟硬件建設,提升基層醫療服務能力為核心,增強群眾信任感。目前,福州市的醫聯體建設取得初步成效:一是醫療資源有效下沉。二是患者就醫方便實惠。

從2018年開始,福州市醫聯體工作將在“提標、擴面、增效”上下功夫,到2020年使緊密型醫聯體取得明顯成效。

下一階段,福州市重點將抓大醫院“捨得放”、基層“接得住”、患者“願意去”、政策“要配套”4個關鍵環節,加強督查督辦和宣傳推廣,保障醫聯體建設這項惠民政策落實落地。

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二、以改善醫療服務為目的,不斷提高就醫體驗

福州市始終把醫療服務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2015年起在前期開展“三好一滿意”“三改二推一評議”等工作基礎上,又組織開展為期三年的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專項行動,採取推進預約診療服務,有效分流就診患者等十個方面具體舉措,並設立醫院服務中心,實現患者預約、諮詢導診、投訴、資料複印等非醫療服務項目一站式辦理。

2014至2017年福建省衛計委委託第三方調查結果顯示,福州市公立醫院整體滿意度得分呈逐年遞增的態勢,其中2017年得分為86.62,較2014年提升了8.5個百分點。

另外,2017年福州市還順應移動互聯網發展趨勢,適時推出了“榕醫通”移動服務平臺,為患者帶來便捷的、舒心的就醫體驗。

2018年根據國家及省衛生計生委改善醫療服務有關文件精神,結合實際,福州市研究制定了《福州市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著力建立健全預約診療、遠程醫療、臨床路徑管理、檢查結果互認、醫務社工和志願者等五項制度,從推廣多學科診療模式、創新急診急救服務等十個方面繼續創新醫療服務,更好地滿足就醫群眾日益增長的對優質便捷的醫療服務需要。

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三、以控制醫藥費用不合理增長為抓手,減輕就醫負擔

2014年12月28日和2015年6月30日起,福州全市縣級和城市公立醫院分別實行藥品(不含中藥飲片)和耗材零差率改革,斬斷藥品、耗材利益鏈條,取消以藥補醫。

從2018年10月1日起,執行第一批醫療器械(醫用耗材)陽光采購全省共享結果,全市各級定點公立醫療機構綜合考慮共享價格、企業報價、近期實際採購價格開展自主陽光采購,促進醫療器械(耗材)採購價格趨向合理。

2017年福州市公立醫院醫療費用增長幅度較改革前下降了16.92個百分點;2018年1至9月,全市公立醫院藥品耗材收入佔比較改革前(2014年,下同)下降了19.87個百分點,門診次均藥費和住院次均藥費較改革前下降了8.03%和29.55%。

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四、以夯實基層服務網底為目標,深入推進基層醫療改革

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硬件建設。5年來,福州市縣兩級財政共投入2.87億元用於基層醫療機構業務用房建設和診療設備配置,財政投入比增317.2%。

2018至2020年福州市、縣財政將繼續投入2.6億元左右用於實施中心鄉鎮衛生院支持發展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提升建設“雙工程”,促使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進一步明顯提升。

加強基層衛技人才隊伍建設。一是實施“五個一批(特招、引進、提升、返聘、下派一批)”的基層衛技人才隊伍建設戰略,推行定向委培、特崗醫師計劃、學費代償、崗位津貼等基層人才政策。二是改革基層衛技人員績效激勵機制。三是拓展基層衛技人員職業發展空間。四是解決鄉村醫生養老保障問題。2015年福州市在全國創新出臺鄉村醫生養老保障政策,有效解決了鄉村醫生養老後顧之憂。此政策經驗被寫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深化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的意見》(閩委辦發〔2016〕44號),供全省借鑑。

紮實推進醫改落地見效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

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福州市自2013年始試點開展全科醫生、鄉村醫生簽約服務,2017年出臺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實施方案,以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為重點,優先覆蓋老年人、孕產婦、兒童等重點人群和貧困戶、低保戶、特困戶、殘疾人等弱勢人群。家庭醫生服務團隊針對簽約對象健康狀況需求,制定差別化、個性化的契約式健康管理服務內容。目前,福州市簽約人口197.6萬,簽約率30.8%,重點人群佔比64.2%,取得了2017年度省級項目考核全省第1名、2018年國家級項目考核全國第4名。福州市家庭醫生模式被國家衛計委列為2017年全國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典型案例之一向全國推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