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一早就聽說過東北下崗潮給當地居民生活帶來的重擊,但時至今日,才終於有一部電影把那個時代拍了出來。

這部電影叫《下海》。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下海》選擇了一個極為巧妙的切入口,將鏡頭對準了數以十萬計的下崗居民的一小撮:聽說在法國做保姆掙的錢多,前往法國“淘金”的人。

她們通常報一個廉價旅行團,到了法國就銷聲匿跡黑在了這個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自食其力,並將賺到的錢全部寄給東北的家中補貼。

但所謂的做保姆掙錢,自始至終就是一個美麗的肥皂泡,到了巴黎之後的所有人都立刻遭到生活的重擊,微薄的薪水連在巴黎的生活開銷都沒辦法承擔,就更別說補貼家用。

於是一部分人選擇灰溜溜的返鄉,還有另一部分倔強的,或欠下鉅款才來到法國的,便留在了巴黎,做起了她們唯一能做的事情,那就是站街。

《下海》講述的故事,就是一個名叫麗娜的東北姑娘,拋離丈夫和兒子,懷揣著賺錢夢來到巴黎“下海”賺錢的故事。

《下海》的導演是奧利維耶·梅斯,一個土生土長的比利時人,畢業於比利時 IAD藝術傳播學院電影導演專業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中國通。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他的長片《發高燒》記錄了中國河南艾滋病患者的生存狀況,《去不息》和《猴年》則將鏡頭對準了一個三峽“移民”家庭,到了2008年,紀錄片《前門前》是他一年半在前門附近取材取景之後的作品,北京的城市化改造,永遠留存在了奧利維耶的鏡頭中。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下海》是他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但抹不掉的是其中的紀錄片色彩和風格,偶然間發現身在巴黎的中國站街女這一群體的奧利維耶,進行了長期的取材和走訪,《下海》的劇本才得以完成。

《下海》的好在於,奧利維耶沒有機械化的呈現巴黎站街女群體的眾生相,而是選取了其中幾個生活切片,幾場戲結合至一起,生活現狀一目瞭然。

在麗娜被第一個保姆僱主家庭掃地出門之後,在一家中國餐館又一次為有人看不起東北人而發表歧視言論的時候,她在巴黎的“貴人”李玉梅出現了。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同為東北人的兩人真正的詮釋了一把“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是玉梅幫她解決了住處問題,麗娜搬進了巴黎的合租房,住在那裡的,全部都是來自東北的站街女。

除了玉梅和麗娜,其他5,6名女人的戲份少之又少,但她們的形象在過年那場戲中得以豐滿,有的是為了給兒子攢錢買房,有的是賺錢還債,也有的,是在這邊待了十幾年,想走也走不了。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凝重的氛圍和隨後放上音樂之後的喜慶形成對比,難得臉上露出笑容的她們,可能一年也就只有這麼一次,在無限的思鄉情緒下,暫得一絲輕鬆。

影片中的麗娜,是一個四面受阻的角色,家裡欠下高利貸,夫妻雙雙下崗的狀況讓麗娜決定放手一搏來到巴黎,卻在落地不到24小時就遭遇重擊。

一個月僅僅500歐元的工資和之前聽說的2000歐元相去甚遠,更別說只會欺負自己人的中國房東因為無理的撒潑行為剝削了100歐元。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發覺做保姆不是一條路的她陷入了兩難境地,一方面不可能回國承受更大的債務壓力,另一方面在巴黎語言不通,除了站街,似乎真的無路可走。

或許是每天耳濡目染之後的麻痺,麗娜也選擇走上了站街這條路。

不到走投無路之時,沒有人會選擇出賣自己的身體。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要遠赴巴黎,為什麼到了巴黎還選擇去出賣身體賺錢。你的不理解,也許真的是你沒有經歷過罷了。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個鏡頭,是麗娜和玉梅望向窗外,灰濛濛的街景,遠遠的屹立著的埃菲爾鐵塔依稀可見,一個全景包含了半個巴黎的面貌,遠方的是夢想,而腳下踩著的,才是現實。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有人說在這部電影中沒有看到任何城市景觀的呈現,去遼寧拍也並無什麼兩樣,但在我看來,這也正是正確的拍法。

大眾眼中的巴黎只存在明信片、宣傳片中,而幾百萬居民居住著的巴黎,是一個萬花筒,在麗娜她們的眼中,巴黎不是埃菲爾鐵塔、不是凱旋門、更不是香榭麗舍大街,巴黎是備受歧視的憤恨,是苟且偷生的無奈,也是出賣身體的屈辱。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出演麗娜的演員齊溪,則給這個角色賦予了濃厚的層次,為東北人鳴不平時的潑辣,站街“上工”時面無表情的冷漠,和老公視頻通話時的喜悅和一絲說謊的不安,都被完美演繹。

而出演麗娜弟妹丹丹的曾美慧孜,短短的幾場戲,再一次證明了她是目前中國最會演戲的一個女演員之一。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影片到了最後半個小時,麗娜和丹丹回了國,終究紙包不住火,在巴黎的那些事被老公得知,經歷了男人所能經歷的最大恥辱的他,選擇了離家出走。

影片最後麗娜前去找他的時候,兩人在煙火氣充滿的廚房,一句“有蒜沒”,和解與否並未提及,影片也就戛然而止。


《下海》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就像那句話臺詞說的一樣,“想招唄,在哪兒不能呆啊。”《下海》講的也就是這件事兒,無論多艱難,生活依然還是要繼續。

《下海》選擇了這樣一個歷史背景去進行取材,但沒有泛泛的表現眾生相,而是選擇了一個細膩的切口,通過一個家庭反映了這樣一個時代。

時代性的悲劇落在每一個人的肩上,但即便身負重擔,只要活著,就還是要繼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