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值多少錢?券商搶鮮給出估值建議

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值多少錢?券商搶鮮給出估值建議

上交所22日公佈了首批受理的科創板的發行人名單,9家企業入圍,分別為晶晨半導體、睿創微納、天奈科技、江蘇北人、利元亨、寧波容百、和艦芯片、安翰科技、科前生物。

從9家企業所屬行業來看,信息技術類數量最多,研發投入佔比普遍較高。“市值+淨利潤/收入”的第一套申請標準暫為主流,有6家企業選擇第一套上市標準,3家選擇第四套,即“市值+收入”。

科創企業屬於典型的成長型企業,企業發展變數大,有些尚未實現盈利。如何對身處不同行業的科創板企業進行估值?有券商研究所已經給出了相關估值建議。

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值多少錢?券商搶鮮給出估值建議

“市值+淨利潤/收入”上市標準暫成主流

細分行業看,9家企業中,3家來自新一代信息技術行業,2家來自高端裝備行業,2家來自生物醫藥行業,新材料、新能源行業則各有1家。

從選擇的上市標準來看,首批9家企業中,6家選擇“市值+淨利潤/收入”的第一套上市標準,包括睿創微納、江蘇北人、利元亨、安翰科技、科前生物、天奈科技。

對上述6家企業的估值方法,申萬宏源證券給出了不同的建議。

針對睿創微納,申萬宏源建議用相對估值法(PE)進行估值。目前A股的可比公司包括高德紅外、大立科技。

針對江蘇北人,申萬宏源認為宜採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江蘇北人的工業機器人集成業務技術與模式已較為成熟,特別是汽車行業焊接自動化滲透率已經非常高,公司處於利用核心技術拓展下游應用的時期,與多數A股上市的工業機器人集成商發展階段接近,因此應採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進行估值。

對於利元亨,申萬宏源建議用可比公司PE估值法與PEG估值法結合的估值方法。公司現有業務仍處於高速滲透期,鋰電設備業務在核心客戶供應體系內收入不斷提升,在其他業務端維持較好的歷史成長性,可以參照可比公司快速發展階段、結合公司未來增長預期應用PEG估值方法對現有業務進行估值。

申萬宏源建議,考慮天奈科技盈利能力穩定,收入、扣非淨利潤持續增長,可選用PE/PEG等方法估值。

“市值+收入”上市標準居於次席

餘下的3家企業,即晶晨股份、容百科技、和艦芯片(和艦芯片為首批9家企業中,唯一一家未盈利的申請企業)則選擇“市值+收入”的第四套上市標準。

針對晶晨股份,申萬宏源證券建議採用PE或pipeline估值。主要原因有二:第一,PE估值,公司盈利性好,財務質量高,可採用PE估值並給予一定溢價。第二,Pipeline折現估值,考慮公司淨利率高,人力擴張和收入增長經常錯配,建議根據未來量產產品產生的毛利折現回當前的估值方法。

針對容百科技,申萬宏源建議利用PE-ROE框架結合現金流模型估值。基於公司2018年度實現營業收入30.41億元,並結合報告期內的外部股權融資情況、可比A股上市公司二級市場估值情況,公司選擇適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股票上市規則》2.1.2條款的第四項上市標準,即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3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人民幣3億元。

申萬宏源建議用PB-ROE框架理解公司在行業景氣週期中的位置,用FCFF絕對估值對公司長期價值進行定量評估。動力電池行業處於產品升級帶來的新一輪成長週期,對單位盈利與高速增長期的增長率預期可適度樂觀。

中金公司策略團隊認為,和艦芯片作為未盈利公司可以申請上市是科創板的重要制度創新之一,體現科創板上市條件的包容性,也為處於萌芽期和擴張期的企業提供了上市平臺,對多元化資本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019年上半年或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

中金公司策略團隊分析,3月18日是擬上科創板企業可以正式提交註冊文件的第一天。按照規定,在企業申報後上交所需要在5個工作日內回覆是否受理,並同時公佈相應的初步招股說明書。昨晚公佈已受理公司信息,從時點來看基本符合市場預期。

首批9家科創板受理企業值多少錢?券商搶鮮給出估值建議

後續來看,在上市流程上,企業還需要經歷3步主要審核上市流程(一輪或多輪問詢、上市委審議、證監會註冊),在啟動發行階段,按目前A股市場的詢價流程預估一般還需要3周左右的時間(考慮科創板將進行市場化詢價以及可能的戰略投資者安排,不排除科創板在詢價階段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綜合來看,雖然時間較為緊迫,但預計首批企業從目前受理開始,至6月底3個月左右的時間裡完成上述流程仍有較大的可能性。繼續維持2019年上半年之前或迎來首批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判斷。

後續仍有三大進展值得關注

中金公司分析,後續需要繼續關注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大方面:

第一,需要注意的是受理企業並不等同於可上市企業,這些公司未來還將經歷上交所問詢、審議和證監會是否同意註冊幾個階段,招股說明書申報稿也不等同於正式稿,不排除目前的一些信息,如預計市值、計劃募資等信息未來存在調整的可能。未來需要繼續密切關注這些擬註冊企業的上市進展情況;

第二,從投資者的角度,網下投資者在市場化詢價放開後,如何在現有信息下對公司進行合理詢價也是在主要財務和主營信息現已公佈情況下需要考量的問題;

第三,除此之外,還需要關注上交所和證券業協會等未來可能陸續發佈的一些制度細則,如再融資、綠鞋機制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