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秦瓊,字叔寶,唐朝的開國名將之一,現在在許多年畫上仍能看到他的身影,但是,這樣一位大將在最初也不過只是一個無名小卒,而提拔他,任用他的那個人,一家人最後都沒什麼好下場,但是有兩個兒子卻逃過一劫,而我們今天要講的就是那個“死裡逃生”的人的故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原來,當秦叔寶還是一介無名小卒的的時候,他的上司來護兒,便發現秦叔寶氣度不凡,是一個可造之才,於是處處關照,讓叔寶能一步一步的爬到高位。這個故事我們按下不表,單說來護兒一家,在隋煬帝楊廣遇害後,作為隋朝名將的來護兒,結果也是不得善終,被叛軍殺死了。

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宇文化及何許人也?隋唐名將,論武術僅次於李元霸,文工更是不必說,而就是這等高手,對來護兒尚且年幼的小兒子來濟網開一面,沒有置之死地。而來護兒的兩個兒子並沒有走他老爹的老路,而是棄武從文,選擇潛心學習,在唐太宗登基後,來護兒的兒子來濟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取了功名。

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在隋唐時代,舉薦制已經逐漸沒落,科舉,作為封建王朝最具代表性的選拔人才的方式,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但是,隋唐時代是科舉的開端,許多規章尚未完全清楚明確,有人臨老還沒有考取進士也是常有的事。但劫後餘生的來濟,深知自己揹負著來家的未來,於是發憤苦讀,終於獲得了唐太宗的垂青,金榜題名。為官之後的來濟也是積極進言,頻獻良策,後來官拜宰相。可以說,唐朝的昌盛,來濟功不可沒。

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雖然在之後武則天篡政時期,來濟因竭力反對,而遭到罷黜,但是來濟的兄弟來恆同樣受到重用,官拜侍郎。一個以武功見長的大將,後人竟然是兩個文人,而且最後還官拜宰相,不得不令人唏噓不已。但是,這也恰恰說明,在戰亂之後,文化的水平往往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地位。後人評史書有言,相比那些官宦世家,來濟,來恆兄弟的故事是對封建王朝科舉制度中捐官,壟官的有力回擊。

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畢竟,衡量一個人的社會價值,並不一定要看家裡是否腰纏萬貫,是否權傾朝野,一個人有真才實學,往往才是立於不敗之地的不二法門。諸君怎麼看呢?他是隋朝名將,結果被叛軍殺死,兩個兒子棄武從文,最後官拜宰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