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臺上》之王鏘:這座聲色各異的城市裡,折起上海青年的靈魂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本週五上映的《陽臺上》是一部現實青春電影,它的片名給人一種模糊不清的訴說,似乎夾雜著情感上的慾望又遙不可及。

電影講訴了:”上海弄堂的青春張英雄因為父親過世,他和母親經歷了拆建的動亂,發生的一系列事”。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與以往這類題材相比,《陽臺上》將整片的精神意義懸置起來,它不是講大道理,而是講了一個生活狀態。

在觀看張英雄的復仇過程中,一直在想象這個青年會不會禁不住誘惑墮落,結局卻出乎意料。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陽臺上》開篇以精準的鏡頭展現了上海的弄堂城市文化,比如:母親做好菜,特別說了一句這是“清蒸鴿子”,父親滿意的點點頭;接著母親又開始表達對父親的依賴,絮絮叨叨提起父親拉車送她生產的故事。這處開頭看似於故事本身無關,但是無意間流露出了張英雄一家是非常注重生活細節,衣食住行的精緻。

說實話,上海弄堂的父母總人一種微隔膜的感覺,你覺得離的近,他們似乎很遠。你覺得離的遠了,他們似乎又很近。比如:在英雄過生日時,父親狠狠的敲了一記他的頭,對他呵斥了一翻,這處鏡頭感覺他父親是一個粗暴的人,對孩子頗為嚴厲;在遇到拆遷問題時,父親又愛憐的和母親商量要給孩子買一處地鐵附近的房子,體現了他愛子蠻深。

這也鋪墊了這個看起來了乾淨清爽的男孩為什麼要執意給父親“報仇”的主題。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張英雄父親出場時長並不長,但每處細節對張英雄的影響是深刻的。比如,他從弄堂澡堂無意間聽說了“加人口有好處”的小道消息,連忙讓張英雄陪著一起去了派出所戶籍科,他軟軟的說著好話,並不熟絡的在公共場所送禮品,顯然是不擅長社交的打點,所以難免荒誕可笑,被人家懟回來也是意料之中,但這沒有改變他為這個家的本質。

在父親的呵護下,張英雄是一個家常性,極具韌性的男孩子。他雖然沒有固定工作,學歷不高,但一身柔軟純白的T恤搭配上乾淨耐看的臉龐,顯示出他是一個家教出身良好的人,是多少女生標準青春初戀的臉。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然而,這一切在父親發生意外改變了。王鏘的形象幾近本色摺疊了感情的兩處極端:充盈與貧瘠。

他被生活所迫,拆遷悲劇過後,一向在父親後面唯唯諾諾的母親忽然站出來,卻是截然不同的作用。舅媽的刻薄、舅舅的虛偽、打工仔的教唆,在張英雄周圍的人物是千變萬化的。這個時候就體現出了片名《陽臺上》的真正意義。

上海的貧民群體從棚戶雜弄悄然轉移到了住宅居民樓裡。居民的陽臺建築是千變萬化的,有鐵絲鴿子籠的,有殘磚堆疊敞開式的。

灰濛濛的對面看到陽臺對人的作用也是不一樣的,有人在抻懶腰,有人在抽菸。然而,無論你是高處往下看,還是平行著看彼此,永遠是那麼錯落又緊密,有時候倍感孤獨,甚至精神上是疏離的。比如,張英雄在陽臺上邊抽菸邊聽著舅舅一家不落痕跡的嫌棄母親的飯,這時他是軟弱的、精明的;而在打工的快餐店看“仇人女兒”笨笨的又可愛的,他是又是上帝視角,掌握他們的情感和他們不知道的事情,這時他的自尊變得十分滿足。這個過程有憂傷、欣喜,還有無奈 。

可以說,王鏘的形象並不是千變萬化的,他在細微之處做文章。他塑造的這個人內心是微弱的、脆弱的,又時不時閃爍一下近乎消失的個性,是一個平凡但有特色的角色。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我想我是在電影快結束時,有點喜歡上王鏘塑造的張英雄,張英雄經歷了這場動亂,性格上就算特別精明世故,我都能理解。

畢竟,上海青年在上海文化下有著屬於自己的標準,在服從父親、老闆背後有著自己的審美。

久別後,張英雄輕輕問周冬雨:“你最近好嗎?”眼神流露出的堅定,徹底區分了路人臉和高級臉。

《阳台上》之王锵:这座声色各异的城市里,折起上海青年的灵魂

一直以為這是一場對社會的反思,到頭來是一個人的兵荒馬亂,這樣似乎更好。

《陽臺上》雖是聲色各異的上海靈魂,但變換的始終是模樣,張英雄關照了社會角色的位置,在自我掙扎中體驗了外部環境,是一個印象深刻的上海青年形象,給人留下了一段難以忘記的青春經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