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歷史:採石補天的地皇女媧

採石補天的地皇女媧

最近電影《流浪地球》在國內大火。我們都在驚歎中國真正意義第一部科幻片居然能達到這種水平: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多年來一直沉浸在好萊塢發達的電影工業中,另一方面也是咱們自己的好多電影只為圈錢而漸漸喪失了老百姓們的信任。

所以這部電影的橫空出世給了我們很多的驚喜。

但其意義不止於“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那麼簡單。在冰冷黑暗的重工業背景下,這部電影傳達出來的獨特的中國精神,才是喚起我們基因裡固有的家國情懷的重要因素。

沒錯,是我們中國人獨特的家國情懷。

如果仔細比較,我們就會發現,面對災難時,我們和西方人有完全不同的思路和應付方式。

東西方的古籍中都有遠古時代大洪水的記載,但是面對滔天巨浪,東西方的處理方式卻是截然不同的,西方人面對或整個人類將不復存在的空難時,採取的方式很簡單——造一艘船,取個名字叫諾亞方舟,然後把能裝的東西都裝,趕緊逃命要緊。

這種思想貫穿著西方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即使到了21世紀,在電影《2012》中,地球即將毀滅時,燥動的人們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尋求著各種逃生工具,爭先恐後地為一個逃生名額不惜大打出手。

而我們中國人的處理方式則完全不同——洪水滔天,同樣面對的是生死存亡,但我們沒有選擇逃避,而是去治理它——無論是大禹的父親鯀,還是大禹自己,站在猛獸一般席捲大地的洪水,都沒有絲毫退讓,即使是熬在野外十幾年,心裡只有一個信念——治水。

甚至是多年後的一個山村老頭,仰臉看著豎立在自家門前的兩座大山,他沒有搬遷躲避,而一選擇一鎬一鍬把大山挖走。“子子孫孫無窮盡也”,即使是自己年老體衰,但百年之後自己的子孫就能完成這件大事。

這才是我們的真正精神,面對困難時,我們選擇正面挑戰,而不是逃避。所謂“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

因為我們的老祖宗在華夏民族的嬰兒時期,就把這種無畏的精神灌輸到了我們的基因當中。這個人叫女媧,三皇五帝中的地皇。

傳說遠古時期水神共工和火神祝融之間發生戰爭,共工一怒之下一頭撞向不周山,導致天傾地裂。天裂了一個大口子,地上也是洪水肆虐。這時候女媧站了出來,採五色石把漏了的天給補了起來。

補完天以後,女媧又在第一天創造了雞,第二天創造了狗,再依次創造了豬、羊、牛、馬,第七天時根據自己的形象,用黃土創造了人。所以民間在正月時,習慣把初一至初七分別叫雞、狗、豬、羊、牛、馬和人日。例如高適的詩中就有“今年人日空相憶,明年人日知何處”的句子。

她不僅補了天,造了萬物,還給我們這個叫華夏的群族賦予了不同於其他種群的一種精神——叫自強不息、家國天下以及永不屈服。

因此,在流浪地球中,面對被毀滅的危險,我們沒有退縮,而是帶著整個地球去尋找新的家園。

女媧是華夏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她和伏羲、神農並列為三皇。滾滾長江東逝水,遠古的傳說或許就是傳說,但即使是傳說,它們留下來的家國精神卻實實在在地影響了我們五千多年。這種富貴的精神財富,才是我們這個國家屹立幾千而也生生不息的主要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