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從來不炒股”的吳曉波,野心或許根本就看不上炒股,而是想做上市公司的掌舵人呢?用一個概念概括一個時代,才是一位財經作家的野心。


財經作家吳曉波從不炒股。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他曾經分享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2007年前後,我曾在第一財經的“中國經營者”欄目當過一段時間的主持人,為了探尋上市公司的真相,我特意選擇了五、六家股價表現非常優異的公司做樣本調查。最後得出了一個結論:這些公司的業務波動,與它們的股價波動,幾乎沒有任何的對應關係。在一家公司,我問董事長,“為什麼你們的股價最近震盪很大?”他請攝像師把鏡頭關掉,然後很小聲而體己地對我說,“因為這幾天券商在換手,換手的成本價是12元,吳先生,你可以在這附近進一點貨的。”

而就是這樣“從不炒股”的吳曉波,現在選擇了進入資本市場,還是藉著全通這支“妖股”。

身邊有位當年割肉了全通的老哥,他在覆盤自己買全通的股票時說了這樣一句話:

這家公司就是個迷,從上市,到背景,再到漲停,還有跌的讓親媽都認不出來,全都是迷。

1.

/ 迷之全通 /

從2014年1月上市的第一天起,號稱“背後有五個大佬”的(俞敏洪、江南春、吳鷹、桂松蕾和丁健)、滬深兩市唯一一隻教育股的全通教育,便頂格漲停,收報44.31元,漲幅46%。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此後,全通教育一騎絕塵,一路走出“瘋牛”的行情。

一年後的2015年3月24日,全通教育超越中國船舶此前創造的300元A股史上最高價,成為新晉的A股第一高價股。

本來以為這支妖股也就到此為止了,沒想到兩個月後的2015年5月,全通教育觸及467.57元的歷史最高價,這一價格也成為當年A股史上的第三高價。來感受一下當年的瘋狂。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和股價相對的是,全通上市首年,營收僅為1.72億元,淨利潤0.45億元。股價卻趕超現在的股王茅臺,這讓基本面上的價值投資者們情何以堪。

2015年,主營業務“校訊通”被禁後,全通當年用來調整利潤的手段就是一再併購,你們懂的,三年以後是一地的商譽雷

2015年,全通教育實現營收4.39億元,利潤9360萬元。

不過億的利潤,卻能撐起500多億的市值,電視劇都不敢這麼演,但全通教育做到了

當時還有人計算過,在幾年前以6.2元/股認購過全通教育的北京中澤嘉盟投資中心的幾位股東俞敏洪、江南春、吳鷹、桂松蕾分別在全通教育身上淨賺1.44億元,丁健在全通上淨賺7188萬元,合計6.47億元。

最先站出來否認三聯的是俞敏洪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大意就是,我不是,我沒有,別亂說

不過有消息顯示,中澤嘉盟曾於公司股價剛過百後就進行大筆減持,然後在這些投資大鱷功成身退之後,全通教育的股價開始了斷崖式下跌。

現在再看看中澤嘉盟,又是馬雲又是史玉柱,這個陣勢也很迷啊: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除了全通背後的謎之陣容,還有當年下跌過程中安信的謎之推薦。

2016年4月18日,安信證券發佈研究報告,給予全通教育“買入-A”評級,目標價84.7元,目標漲幅10%。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在安信證券力勸韭菜買入之後3個月,全通教育開始斷崖式下跌,兩年時間最低下探到5.50元。

再來感受一下今年2月28日的全通教育: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割肉全通的老哥說,

當年的市場上就缺像中信邵子欽這樣敢叫板賣出的分析師。如果我按安信的指導進行價值投資,這會兒早都傾家蕩產了。

有機構測算過,如果投資者在安信證券研報發佈當日,以平均成交價買入,持有到現在,差不多相當於吃了10個跌停板!

面對著即將和吳曉波達成了交易,又停了牌的全通教育,還沒解套的股民們表示:心情複雜。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2.

/ 買島、買房、做商人 /

再說說這次交易的另一方吳曉波。

29年前,吳曉波和秦朔同時從復旦大學新聞專業畢業,他們都被保送上研究生。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吳曉波與秦朔

但是兩個人卻都選擇了不讀研,一個奔向新華社浙江分社,開啟商業記者生涯,一個奔向廣州去了《南風窗》。據說是因為,兩個人的女朋友分別生活在這兩個地方。

多年後,吳曉波成了“最會賺錢的財經作家”,秦朔成為了《南風窗》和《第一財經日報》的主編。

曾經看過一個報道,當年吳曉波對自己的人生規劃是:

“三十歲之前從來不考慮錢的問題,專心做記者;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開始進行個人的原始積累,完成個人的寫作計劃;四十歲則準備退休。”

他的前半段人生如他所說的一樣,30歲之前是一名本本分分的商業作者,打磨文字,拓展人脈。

1998年,吳曉波正好30歲,按照人生規劃,他如約開始寫書生涯。隨著《大敗局》、《激盪三十年》等暢銷書籍的出版,吳曉波開始被譽為中國最出色的商業作家。

但不為人所知的是1998年,千島湖有一批島嶼,開放了對外出租50年的租賃權。

時年30歲的浙江人吳曉波租下其中的一個小島,一次性付款,當初花了50萬元,成了島主。後來,島嶼的出租價格開始暴漲,不少島嶼的估價已在數千萬元。

在島上,他還請了一對老夫婦種楊梅,種了4000多顆楊梅樹,每年銷售楊梅40萬~50萬元。

2016年6月,他還把楊梅做成楊梅酒,放在“吳曉波頻道”銷售,取名“吳酒”,單價199元的5000瓶吳酒在33小時之內售罄。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這僅僅是吳曉波在土地上的投資之一,吳曉波財富來源的另一部分,還來自於他長期進行的樓市投資。

“吳曉波從來不炒股,他的理財方式主要是買房。”這是大家所津津樂道的。

從1998年國家推行“房改”開始,他以每年一套的速度買房。

2008年他在接受採訪時說,“我買了10套房並不算多,應該再多買一些,畢竟早些年買套房子還比較輕鬆。”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除了買島買房以外,吳曉波已經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商人。

例如本次重組標的杭州巴九靈,定位為泛財經領域的知識產品與服務的提供商。

而吳曉波頻道的運營主體為巴九靈全資子公司上海巴九靈,除吳曉波頻道外,上海巴九靈旗下的自媒體公眾號矩陣還包括:

馮侖風馬牛、秦朔朋友圈、文茜大姐大、十點讀書、酒業家、德科地產等等,擁有超過千萬用戶

可以說是把老同學、老哥哥都組進了自己的商業矩陣。

除此以外,吳曉波還通過頭頭是道基金進行投資。目前頭頭是道投資基金合計投資項目超過90個。

其中,投資的知名自媒體包括:虎嗅、一條、正和島、十點讀書、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喜馬拉雅等等。

但是再回頭看吳曉波對自己的人生規劃,他原本計劃四十歲退休。但如今已經五十歲的吳曉波,一直還在賺錢的路上孜孜不倦。

3.

/交易的“真相”是什麼?/

最後說回到這次重組交易。

由於只有一紙停牌公告,外界並不能獲取核心信息,所以吳曉波的商業意圖顯得撲朔迷離。

為什麼吳曉波選擇的的對象,是全通教育這家飽受爭議的公司呢?

一方面,全通教育主業也是教育信息化,和知識付費協同性很低;另一方面,目前知識付費明顯降溫,變現難度加大,這是否又是一場炒作?

而且兩家公司表面看沒什麼關係,只能從上海黃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勉強搭上線。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在百思不得其解時,終於在全通教育的董事裡找到了一個熟悉的名字——樊登,也就是《樊登讀書會》的掌門人,而上圖中上海黃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正是樊登讀書會的運營方。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樊登,這個在央視《實話實說》接了崔永元班的主持人,號稱用一個月7000塊內容成本,30名員工,做到了400萬付費會員、和過億的營收。

不可否認的是這個成績,在知識付費領域確實是一匹黑馬。

看似沒有關聯,但是加上樊登這層“知識付費”的關係,吳曉波和全通的聯手就能說得通了。而從下圖來看,吳曉波和樊登的聯手其實是“早有預謀”。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目前,羅振宇、吳曉波、樊登、王凱可以說是知識付費領域的四大天王,當然你也可以稱他們為“知識商人”。

妖股之下,是吳曉波30億和樊登50億的付費江湖


有人說,這四大天王目前在業內處於“平分秋色”的態勢,樊登讀書會的最新估值在40-50億人民幣,吳曉波頻道值為20-30億人民幣。

如果,他們聯手對標有百億估值的羅振宇的話,知識付費的江湖將會出現“三國殺”的局勢,或許他們已經跑在了羅胖和凱叔的前面。

畢竟現在全通教育主業逐漸走低,曾經的兩個實控人都被證監會罰得找不著北,此時正是“趁虛而入”的好時機。

4.

/寫在最後/

2008年,在《激盪三十年》風靡一時後,吳曉波打算延續給時代下定義的野心。

2018年,他又提出了《激盪十年,水大魚大》。

所謂水大,是說中國這汪大湖過去十年大水猛漲,包括經濟總量、貨幣總量、外匯儲備總量、零售銷售總量等等…

所謂魚大,是說中國公司的體量隨之膨脹,世界五百強中的中企數量空前,阿里、騰訊闖入全球前十市值公司之列。

用一個概念概括一個時代,是財經作家的野心。

然而作為商人的吳曉波野心還不止這些,曾經“從來不炒股”的他,野心或許根本就看不上炒股,而是想做上市公司的掌舵人呢?

對了,寫到這裡,我還想知道,當年買過全通教育誰還沒解套?麻煩在留言板舉個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