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委屈全解讀,讀完或許會豁然開朗

憑什麼我的付出最後都成了別人的功勞?

“我每天加班累成狗,升職加薪的卻是那個不加班的另一個。”生活中不乏這樣的抱怨,加班累成狗的付出,最後都變成了別人的功勞,說這句話的人內心肯定十分的委屈。

對當事人,心疼歸心疼,但有些事還是要明白。

加班未必是功勞。功勞是由公司來定義的,公司定義的功勞才是真的功勞。

不要把自己定義的功勞無限放大。

上層沒覺得你功勞大,是你做得還不夠大,或者說你還沒有找準真正功勞的方向。

當你有了公司認可的功勞時,你的光芒是無法被掩蓋的。

當你因為功勞而獲得晉升或其他表彰時,別覺得你的上司也獲得表彰是在搶你的功勞。

請記住,你的舞臺是他掌控的,你的機會也是他給的。

你有成績,也是他作為領導的成績。

他在獲得晉升時,一定會帶著得力的你一起進步。


職場委屈全解讀,讀完或許會豁然開朗


我覺得自己是對的,為什麼同事都不聽我的?

“我又換工作了,這是我兩年裡換的第五份工作。我不知道怎麼了,命犯小人啊,到哪裡都有人跟我作對。我說東,他偏偏要說西。明明知道他是錯的,就是不聽我的!”

“你感覺這是為什麼呢?”

“他們太固執啊,那些渾蛋,都不好好跟我合作。”

你說別人不聽你的,不願意和你好好合作,那麼好,請你拿出一個讓別人聽你的、信服你的理由。

想讓別人聽你的,前提是自信,而且要對事情有絕對的把握。在你都覺得自己的辦法也許有一些冒險的時候,企圖讓別人照著你的想法去做,就是一場賭博。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風格,如果你的提議不是最好的、最適合現在這個環境和背景的,憑什麼要別人按你說的做呢?

自信是一種很好的品質,它建立在自知的基礎上。

如果你恰好擁有這種能力,那麼就可以提出讓別人聽你的這種要求。

人是需要去說服的。語言上的爭執是無能為力的。

如果你的辦法的確是最適合的,那麼好,有這個信心,去用行動和事實說服別人吧。不用在會議上爭吵,也不用嘴上鬥個不休。

如何化解工作中的尷尬?

要想成為一個在職場中有魅力的人,除了工作能力強以外,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讓周圍的人覺得和你在一起很輕鬆,也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老虎都有打盹兒的時候,人有時做些糗事是難免的。

即使像愛迪生這樣的天才,也說過電視機不過是玩具,不能給人的生活帶來任何改變,而特拉斯的交流電更是兇器,完全不能造福於人。

所以,我們在很多時候,表現出一點兒糗、一點兒囧、一點點“out”,是完全無法避免的事。

有些尷尬可以有,但尷尬發生後,切記別遮掩,別藏著,別要面子,勇敢為自己埋單。

尷尬是相互的,有時主體是你,有時主體是別人,別以為自己沒出糗就沒有麻煩。

我習慣於在知道別人糗事時,也透露些自己的糗事給別人。

每個人都有缺點,這讓他覺得自己不再處於弱勢。

不過謹記一點,千萬別把太糗的事情告訴對方,要掌握好度。不然你可能取代他,成為一個笑話。


職場委屈全解讀,讀完或許會豁然開朗


工作中要不要站隊?感覺好累

公司開討論會,原本贊同同事A方案的C,在聽到同事B的發言後,覺得B君才是對的。

可是C擔心,如果自己轉而支持B的話,會不會被人說成朝三暮四,甚至水性楊花?

C的困惑是很多人都會有的,很有代表性。

其實,逆轉自己的個人想法是很正常的事。

生活中有無數種可能,隨時都會讓你對世界或某件事的看法發生改變。這是一個人成熟和積累的過程,而不是什麼背叛。

當然,這只是讓人糾結的最小的一個原因。

更難做的是,當你支持的或者說關係良好的人和別人的觀點有了碰撞,你之前告訴過他,會站在他這邊,為他搖旗吶喊,做最鐵桿的擁躉。

結果你卻發現,和他相對的想法、做法對工作反而更有利,出問題的概率更小。於是,你開始迷惑、彷徨、不安。

謹記一點,當你在辦公室裡遇到任何問題的時候,放在第一位的不是自己,也不是朋友,更不是合作伙伴,上司在這裡也要乖乖地站在隊中而不是隊尾。

你永遠要先考慮到業績、工作,以及公司的利益。身在辦公室,你要明白誰是規則的制定者,什麼是最應該維護的。

毫無疑問,答案只有一個:在不違背道德、法律、內心原則前提下,公司的利益是辦公室的絕對No.1。

最重要的是,在你決定改變時,千萬要給出改變的理由,不要簡單的一句“我支持××的看法”,那樣會讓人對你產生誤會,真正影響到你們以後的交往和合作。

怎樣跟老闆談加薪?

怎樣做才能加薪?什麼時候加薪?是自己提加薪,還是領導提加薪?

這是一門學問。

如果你在原有的公司升職,真正的原因無非是——公司領導覺得你有潛力,你能勝任,可以給你這個機會。

但是請注意,在領導心目中,升職僅僅且只代表給你一個可以加薪的機會而已!不等於你就可以加薪了。

你升職之後,不要想著為什麼薪水還不增加之類的問題,你真正要做的是,把以前從未接觸過的工作好好規劃、好好研究。

你只有在新的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各方面都上手了,各方面的成績都證明你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好了,我想加薪的日子才剛剛到來。

在新的崗位上工作了一段時間,各方面都上手了,各方面的成績都證明你能在這個崗位上做好了,那麼加薪的日子才剛剛到來。

只是你要掂量清楚,自己是否真的到了能加薪的水平。

當然,即使你再牛,也不能漫天要價,而是在心裡要有一個對自己的預期。

比如說,專員在市場上的工資就是五千元一萬元,你非讓領導給你漲到兩萬六千元,那就非常離譜了。

工作已經這麼忙了,每天還能有多少時間留給自己?

很多人說,一個人的人生不能全在工作。

乍一聽,是對的,所以我們除了工作還要有更多精彩的生活,一點兒都沒錯。

但是仔細想想,這種說法其實是把工作與生活完全對立了起來。

工作應該是生活的一部分,讓生活變得更精彩的一部分,只有相互幫襯,工作能更好,人生也勢必會更輕鬆才對。

人生如果要變得更好的話,就必須解決自己人生中多的難題(這真像句廢話);而要解決更多的人生難題,最重要的是要有更多一整段的時間來思考。

重點不是一整段時間,而是一整段可以用來思考的時間。每天花越多的時間思考問題,之後就會花越少的時間去修補問題,而做好一件事的效率也會高出很多倍。

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找到更多的時間,用來向自己提問,向自己解答,自己與自己探索,整個人就不會顯得那麼渾渾噩噩,凡事心裡都會有點兒數,人也會看起來更自信一點兒。


職場委屈全解讀,讀完或許會豁然開朗


每天面對吐槽和抱怨,我怎麼才能強大起來?

我寧願和一個每天老辦傻事但特樂呵的人合作,也不願和一個辦事效率高但特愛抱怨的人在一起。

原因只有一個:工作已經夠辛苦了,每天還要看你一張喪氣臉,簡直裡自找苦吃。

只對有辦法解決問題的人抱怨是最重要的原則。

向毫無裁定權的人抱怨,只有一個理由——為了發洩情緒,而這隻能使你得到更多人的厭煩。

選對抱怨的方式,儘可能以讚美的話語作為抱怨的開端,最大限度地降低對方的敵意。

控制你的情緒。即使感到不公、不滿、委屈,也應當儘量先使自己心平氣和下來再說。

就事論事地談問題。過於情緒化將無法清晰、透徹地說明你的理由,而且還使得領導誤以為你是對他本人而不是對他的安排不滿。

當你抱怨完了,一定要能夠提出相應的建設性意見,來弱化對方可能產生的不愉快。

如果你不能提供一個即刻奏效的辦法,至少應該提出一些對解決問題有參考價值的看法。

這樣,領導會真切地感受到你是在為他著想。

最後,不管你如何抱怨,千萬不能耽誤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