慣子如殺子!

慣子如殺子!

(一)

開學的前一天,兒子的情緒崩潰了!

起因是我督促他寫作業,督促他把未完成的作業補完,但他就是一副聽不進去的樣子,直愣愣的表情,油鹽不進,這是要誓死和我決戰到底的嗎?

我馬上解釋,作業是你自己的事情,我督促你是出於好心,如果你覺得我在逼你寫作業,那你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我只是提個醒,你千萬別認為這是在給我寫作業。

兒子的情緒瞬間就低落了,眼圈開始發紅,過了一會眼淚吧嗒吧嗒掉下來了,再後來,他直接就趴在床上放聲大哭,有一種哭不驚人不罷休的決橫態度!

我一看這陣勢,得嘞,趕緊閉嘴吧,我拿起笤帚打掃衛生,妮妮要上去勸慰的時候也被我拉到了一邊,這時候應該讓他哭個夠,不能阻塞他發洩情緒的通道。

我覺得,任何人的情緒都需要自我接納,並且,情緒需要自己調節,唯有自己和自己相處的時候才能獲得情緒調節的能力。

而且,這種能力的獲得需要特定的時間——獨處時候、遭遇困難的時候、有解不開的疙瘩的時候,只有孩子自己有意願想去解決的時候才能獲得,任何父母都無法替孩子獲得這種能讓孩子在社會立足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能力,任何父母都無法代替孩子的感受。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如果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為了疼惜孩子,不捨得讓他受苦,想盡辦法避免他受苦,甚至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不受苦而為他打造一個安全的精神宮殿,在宮殿庇佑下,孩子可以特立獨行,為所欲為。我認為這是非常糟糕的,這樣讓孩子失去從困難學習的機會,喪失了與困難面對面的能力,孩子最終會喪失健全的人格,發展成為一個自私,暴戾,懦弱,無能,面對親人卻又百般索取,不知感恩、無情無義的人,試問,這樣的孩子踏進社會,他會適應社會規則嗎?

真正的好的教育是培養他成為一個適應社會的人,這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孩子能否適應社會,有健全的人格,才是檢驗教育的唯一標準。

你孩子的學習成績好出天際,卻不能適應社會,不能適應周圍的環境,老是抱怨著抱怨那,那,基本可以斷定,這就是把孩子養成巨嬰,養成不懂感恩的“狼”。

慣子如殺子!

(二)

我真的在網絡上看到一個把孩子養成“狼”的案例,看完視頻以後,我就暗暗發誓,絕不嬌生慣養自己的孩子,父母對自己子女的嚴格要求就是再對自己的後半生負責任。

視頻裡,兒子在屋裡吆五喝六,指責父親沒有給自己買好的東西,別人家的孩子都穿阿迪,用耐克,自己卻沒有,他不會站在父親職業的角度去考慮——只是一個外賣人員,孩子要的東西自己根本買不起。

而門外的父親的表現則更為驚人,他像奴僕一樣對著自己的兒子唯唯諾諾,完全沒有父親的威嚴和高大,當兒子提出讓他不接電話時,他趕緊掛掉電話,當兒子讓他跪下時,這位可憐的父親真的就跪下了。

看到最後的時候,寒意從心底升起,慢慢的浸入我的每一寸皮膚,每一個毛孔,感覺自己快要被凍僵了,就在那一剎我知道了人性之惡,我知道了孩子原來真的可以養成“狼”。

慣子如殺子!

(三)

所以,當兒子在放聲痛哭的時候,我就當沒聽見,繼續打掃衛生,繼續幹我的活,妮妮也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我們無視他的存在。

兒子一看沒人理他,他哭著來找我,然後一下子癱倒在地,他倒下的時候是慢慢的,這種表演很容易讓人看穿,因為完全摔不著,也根本不用擔心他的安全。

看到他倒地,我不緊不慢的過去把他扶起來,問他這是怎麼了,為什麼會倒了,是哪裡不舒服嗎?

兒子問我,媽媽,你為什麼不安慰我,你沒看到我哭的翻白眼,心臟疼的很厲害嗎?你為什麼不來安慰我。

我摟著他,問他,你哭的翻白眼,哭的心臟疼那你為什麼還哭,繼續哭是說明還不難受啊,等你真正覺得很難受了,自己就不會哭了,再說,哭是你自己的行為啊,我又沒讓你哭,這是你自己的決定啊!

每一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小孩也不例外!

兒子說,媽媽,我去跳樓!我讓你和爸爸難過。

他在威脅我,我就淡定的對他說,這也是你自己的決定啊,我個爸爸是很難過,但是你的事情並不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啊,沒有你我們還可以看電影,還可以吃好吃的,還可以去旅遊,可以繼續享受美好的生活,只是你不陪伴我們了而已,我覺得吧,只有傻瓜才拿著自己的生命開玩笑,用自己的生命威脅別人,這都是最最傻的行為,你這麼聰明的孩子可不能當傻瓜,對吧?

兒子沒話了,他還是覺得委屈,還是繼續哭,我就摟著他哭,讓他哭個夠就好了。

慣子如殺子!

(四)

我這麼做,倒沒有狠心不狠心的問題,我就是不想慣著孩子,不想讓他太把自己當回事,太拿自己當根蔥,眼裡沒有別人。

我曾經聽過一個講座,這個講座是專門針對孩子關鍵期教育問題的,核心內容就是——影響學生成績的因素不是學校而是家庭,關鍵年齡是:三歲前後 九歲前後 13歲前後。

我如此如臨大敵,就是因為兒子今年九歲了,九歲是學會承擔責任的關鍵期,這個時候是樹立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規範期,這個時候如果孩子的秩序感,責任感建立不起來,孩子就會懦弱,沒有規則,不會感恩,更不會認真的對待自己的學習和生活。

再後來,他還在哭,可是我有點事要帶他出門了,當我要求他整理好自己的東西出去的時候,他說,媽媽我暈,我站不起來,我的眼睛直往上翻。

沒理他,直接出門了,他則倒在樓梯上,繼續哭喊,繼續軟塌塌的站不起來,我就噔噔噔的快跑下去,躲在角落裡看他能不能跟上。

我還沒站定,就看見他跑出來了,一點也沒有要摔倒的跡象。

跟我出門的時候他跟乖,一點也沒有看出他痛不欲生的樣子,在外人面前他懂得給自己留面子。

慣子如殺子!

(五)

晚上,故技重演,但是是面對著爸爸,他可能覺得我對他太狠了,爸爸也許會縱容他,體諒他,陪伴他。

又放聲痛哭,爸爸看到此情此景,說了一句,讓他哭個夠吧,情緒發洩出來就好了。

結果,一家人都沒有理他的,他就繼續哭自己的。

再再後來,爸爸火了,他發起脾氣來可夠個好人受的,爸爸說,再哭出去哭,不要在家裡哭,讓人煩!

作業做完了嗎?開學的東西收拾了嗎?自己的衣物整理了嗎?

沒整理好有什麼臉哭?

他就乖乖的拿著自己的作業本,安安頓頓的做起自己的作業來了,沒有再哭。

慣子如殺子!

小結:

男孩需要狼性教育,需要嚴厲的懲罰,如果缺少了就會給孩子帶來災難,只有嚴格教育才能讓孩子知道尊嚴需的獲得要付出代價。

成長需要遵循自然法則,有時候,尤其是媽媽,容易在孩子的無理要求面前束手就擒,但是,我奉勸媽媽們,千萬不能縱容孩子,慣子如殺子,尤其是在孩子九歲(左右)這個節骨點上。

據英國科學家洛克研究,九歲是唯一可以改變的年齡,九歲是可以唯一可以接受懲罰的年齡,九歲是家庭教育的關鍵年齡,是人的成長的關鍵年齡,這個年齡的孩子身體還沒有完全發育,完全可以接受全面的塑造。

慣子如殺子,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作者簡介:湯曉鳳,教育碩士,高中音樂老師,家庭教育指導師,雙胞胎孩子的媽媽,還是一個對教育既有心得又有困惑的碼字者,歡迎您來和我一起探討一切教育方面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